且不说堵城北京,东北长春南端有一条路,叫卫星路,名字看就知道,这是一条比较偏远的路,不过,这是过去时了。如今这条路建起了轻轨,与之相交的亚泰大街高速化了,临河街也建了轻轨……但是,就是这样一条路也开始堵了。
在二三级城市湖南永州,去长沙机场,两条路都出现了堵的现象,问当地人多少时间能到?回答:没准儿!看来,汽车时代来了,紧随其后,堵时代未打招呼,不经意间也马上跟了过来。解铃还是系铃人,汽车企业应想着做点儿什么了。
车企首先要做的应是动力改进,据了解,最近,通用和上汽已经就新的发动机和传动技术进行深入的合作;上周,丰田汽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加藤雅大也表示出希望与中国合作伙伴一起开发新技术的意愿。他说:“中国市场有其特有的需求与喜好,我们会与合作伙伴一起探讨,具体什么样的技术是中国消费者喜欢的。”看来,车企确实“动”了起来。
堵时代,就动力来说,混合动力是不错的选择。目前国外最热门、销量最大的新能源车就是混合动力汽车。1997年,第一款量产混合动力车普锐斯推向日本市场,当年售出18000辆。1999年,本田混合动力双门小车insight在美国推出,受到好评。2007年,美国市场销售混合动力车型超过30万辆。当年5月17日,丰田混合动力车全球累计销售突破100万辆……业内,普遍认为采用氢动力是汽车发展的理想目标,而混合动力是最好的过渡产品,丰田、本田在这个领域大有所获。
是早有准备还是歪打正着,对日系车企来讲,“堵”带来了一次新的机会,毕竟,过渡产品还是比“传统”产品有一定的优势。
第二说配置,堵的情况下,车主最想了解的是路况,哪条路会松快一点……因此,能及时反映道路状况的GPS系统是必要的。堵时,人需要休闲,对影音系统的要求会更高;人需要工作,车载电话应成为标配,而后排座椅的电脑桌也是必要的;人还要学习,专为车主设计的各种“语音书”将成为汽车产品的一大卖点,当然了,书的内容最好轻松一些,别让人太费神,否则影响行车安全。
当人们的将关注点集中在新能源汽车时,别忘了轻量化也是节能的一个方向,在堵时代同样会有大用场。实验证明,汽车质量降低一半,燃料消耗也会降低近一半。由于环保和节能的需要,汽车的轻量化已经成为世界汽车发展的潮流。轻量化的主要途径:一、缩小汽车的尺寸,二、采用轻质材料,三、采用计算机进行结构设计,四、采用承载式车身,减薄车身板料厚度……
堵时代,车的外形也该因时而变,加宽加长不再时尚,“小为美”可能会大行其道,车企有本事就做出“外观尺寸小内部空间大”的车型来,一定受欢迎。因此,单排座的车会继两厢之后由冷变热,类似“高尔”这样的车会卷土重来。
最后要说的是:堵时代让成千上万车主包括乘客大量时间呆在路上,对于车企,做好“声传营销”是不错的选择。
(蓝畔)(独家供稿新浪,新浪汽车博客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