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配制度创新永远是经济力量源泉—绝对论经济学的创立(3)


 

笔者经研究发现:一个人的穷与富与他们是否爱劳动、爱动脑筋有一定的联系,但肯定没有必然联系;一个企业的穷与富与企业家的是否勤奋、是否爱动脑筋有一定的联系,但肯定没有必然联系;一个国家的穷与富与这个国家的领导人勤俭程度、聪明程度有联系,但同样没有必然联系。那么,与什么有必然联系?笔者以为,与他们是否能够选择一种先进的分配制度有必然的联系,而又主要表现在创新上。分配制度的创新为什么这么重要?就因为社会制度、经济制度均是由其所采取的分配制度决定,就因为分配制度决定劳动者和财富生产者的投入积极性和劳动积极性。而从这个意义上说,分配制度不是别的,正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力量源泉。而再从这个意义上说,创新分配制度乃是建国之本,也是立国之本。

 

 

马克思主义凯恩斯主义和机制设计理论的无奈

 

诚然,关于分配制度的讨论非今天也非由笔者开始,马克思主义、凯恩斯主义都有过十分精道的论述,也有过具有方法论性质的理论问世。马克思主义的论断无疑是通过“武装夺取政权”来改变资本主义所有制,实行“按需分配”。现在看来这种论点不成立,因为无产阶级可以通过“武装夺取政权”,但不能“夺取”一个发达的、进步的、比资本主义还要强大得多的经济基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是马克思经济学的精华,而社会主义政治不能建在资本主义经济基础上。

更重要的是,事实证明已通过“武装”夺取了“政权”的社会主义国家,并没能在其统治的土地上实行起所谓的“按需分配”——也就不要说“按需分配”的前提或者说基础是物质财富的极大丰富。如今,通过60年的努力,中国的社会财富可以说已经达到了“极大丰富”的程度,因为出现了一定层次与意义上的生产过剩、资本过剩。那么,如此是否就可以说在当代中国就能实行起所谓的“按需分配”呢?诚然,回答是否定的,因为共产主义不能建立在资本主义的海洋里。

关于后一种分配制度究竟到底是什么,凯恩斯主义也曾经有过探讨,但他们的结论是“消费有理”,并因此而提出了著名的“蜜蜂原理”。何谓“消费有理”和“蜜蜂原理”?简单地说就是鼓励人们高消费,通过高消费来达到可以不断提高“投入”的目的,再通过扩大“投入”来实现所谓“价值倍增计划”。于是,在上述理论的主导下,浪费不是“有罪”而变成了“有功”了。这是因为,只有把生产出来的商品“消费”或“浪费”掉的时候,新一轮的“投入”才能够开始。

在凯恩斯主义之后又产生出来的一种比较有影响力的理论要算是所谓“机制设计理论”了。现在看来,这种理论还不如凯恩斯主义更有价值,因为这种理论企图人为地给经济“设计”出一种“机制”出来,而不管的人们手里是否真的具有购买力。于是,人类经济金融史上的一个怪胎即“金融衍生品”便在资本主义世界的美国首先诞生了出来,而其直接后果便是“次贷危机”的爆发,并引起全球性的金融海啸。以上说明,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种主义、理论能解当前经济困境者。

 

 

中国革命的胜利始终都是分配制度变革的胜利

 

谁能说中国革命的胜利与中国共产党实行的土地政策没有必然联系?大家知道,淮海战役的胜利无不体现着、沐浴在中国共产党人在当时所颁布、实行的土地政策的光辉里!为此,陈毅先生曾感慨道:“淮海战役的胜利,是靠老百姓用独轮车给推出来的”。请问,如果没有先于淮海战役就已颁布、实行的土地改革政策,淮海战役能在那么短的时间里取得胜利吗?回答当然是否定的。

反之,当然也就说明,解放后即在改革开放之前,中国的经济建设之所以没能搞上去,且出现了滞后于西方的现象,可以肯定,谁也不能说与中国一直采用所谓“按劳分配”的制度缺乏科学性、发展性没有必然联系。

请问,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目的是什么?当然是为了让人民都能够过上好日子了。可是,如果人们通过努力和奋斗不能过上好日子,那么人们也就自然会失去劳动积极性。读者不妨设想一下,在一个“干多干少都一样”的分配制度下,人们的劳动积极性能够焕发出来吗?也就不要说所谓“按劳分配”的本质,体现的是一种“按劳动者人头分配”的性质了。

大家知道,“按劳动者人头分配”是诞生于“原始共产主义”社会制度下的一种分配形式,其作用只能保证每一位家庭成员能够维持最简单的生活必须,而它又怎么能够成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分配制度呢?实行这样的一种分配制度,又怎么能使社会主义立于不败之地?这恐怕是包括中国在内的“前社会主义”国家均没能把其经济搞上去的一个根本的原因吧!

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的经济为什么就能够迅速地搞上去?毫无疑问,同样与分配制度的改革有关,而且也是从分配制度的改革开始的。什么叫“先让一部分人富裕起来”和“先让一部分沿海城市开放起来”?毫无疑问,这里面都牵涉到分配制度的改革和如何改革的问题。至于说“包产到户”和“连产责任制”,以及后来发生于城市企业里的“经营承包责任制”等,与分配制度的改革与创新无不产生联系。再至于说“改制与变型”和国有企业实行股份制等,与分配制度的改革与创新的关系就更大了。如此,笔者又想得到一个什么结论?笔者想得到的结论是,中国革命的胜利其实都是分配制度变革的胜利!

 

世界又当必须得改革固有分配制度的关键时刻

 

诚然,在上述改革中我们向资本主义学了不少东西,而又主要体现在了“按资分配”上。亦然,我们获得了成功,因为“按资分配”能够极大地调动资本所有者和生产经营者的劳动与生产积极性。但笔者不能不说,其作用有效,亦有限也。

首先要说的是,“按资分配”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这种分配形式比资本主义之前的任何一种分配制度都要先进得多、科学得多。关于这一点,当然是毫无疑问和毋庸置疑的,否则我们将无法解释中国的改革开放之后其经济为什么能够迅速地发展起来,壮大起来。但是,这并不等于说这种分配制度就是一种人类社会的终极分配形式,一点缺陷也没有,我们就没有对其进行变革的必要。而频繁爆发于资本主义世界的各种经济危机,无疑是对笔者上述观点的证明。

如果说到现阶段“按资分配”还有一点先进性、科学性的话,那么我们将无法解释频繁爆发与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为什么难以有效控制的问题,美国经济自然、当然也就不会存在“第二次探底”的危险了。而事实上是,美国经济不仅存在“二次探底”的风险,而且还存在着将从此一蹶不振的可能。这是因为:(1)美国拥有50%的世界资本。(2)美国已无令其资本可持续增殖的消费。(3)再发动侵略战争不得人心,而且得不偿失。(4)其非军工产品成本高,缺乏比较优势。

其实,存在上述问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美国所实行的所谓民主政治、自由贸易制度,使美国的经济社会无法摆脱上述问题的束缚。这是因为,在美国国会起主导作用的不是某一个政党,而是支持这些政党的财团或托拉斯,大家知道玩美国的政治是需要花大把钱的。于是,在上述前提下,美国的民主政治就变成了金钱政治,就变成了只能代表少数资本家利益的金钱政治。也正是由于如此,笔者才在曾经发表过的文章中预言——美国将在30年内在地球上消失。不信,等着瞧。

当然,笔者的上述预言不是说美国这个国家、土地将在地球上消失,而是说美国的金钱政治和现行的这种所谓民主政治、自由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将在地球上消失,因为这种制度存在着无法“自我修复”的致命缺陷也。那么,欧洲的情况又将如何?可以肯定,从整体上来说,不会比美国的下场好到哪去。如果要问为什么?当然是由于他们不仅存在着美国的问题,还存在着社会福利待遇高的问题。社会福利待遇高难道是一件坏事?是的,因为他们怕高福利待遇被“改革”了去。

 

 

关于新的分配制度须解决那些问题的理论探讨

 

笔者之所以要讨论上述问题,决不是一味地要否定资本主义,而是为了向人们表明,人类社会又当须改变其分配制度的关键时刻,再不改的话,不仅中国经济没有出路,世界经济同样也没有出路。换言之也就是说,不是我们想改,非要改不成,而是因为如果不改,经济社会就无法可持续发展下去。这种非改不成的例子在历史上不是没有过。比如当奴隶主发现将土地租赁给奴隶比把他们桎梏起来所创造的财富、价值更大时,作为奴隶主阶级都会选择将土地租赁给奴隶的方式。

难道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的领导人还不如奴隶主?回答当然是否定的。回答如果是否定的,那我们是否就能够很顺利地就能将分配制度的改革进行下去?否,回答同样是否的。这是因为,不是资本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国家的领导人不愿意改,而是到目前为止人们还没有发现一种比“按资分配”更先进的分配制度。什么意思?就是说如果确实有一种更先进的分配制度存在,我相信,无论是资本主义国家的领导人还是社会主义国家的领导人,肯定都愿意实行这种改革。

世界上真的有无论是资本主义国家的领导人还是社会主义国家的领导人都愿意实行的分配制度吗?应该有,假如它确实有的话。这是因为,没有一个不愿意使本国、世界经济可持续发展下去的国家领导人,也就不要说包括中国在内的各国政府均已面临若不改革与创新分配制度,其经济社会已难以可持续发展起来的困境。那么,该用什么样的分配制度才能改变目前的这种极不合理的分配制度呢?在最终指出之前,我们不妨先讨论一下,下一种分配制度应该具有什么样的特征:

1)它应该是一种人类历史上从来采用过的分配制度。(2)它应该与固有的、资本主义的或社会主义的业已实行过的分配制度既有区别,又有本质、内在、必然联系。(3)用这种分配制度必须能够解决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国家所面临的问题或矛盾。(4)它应该是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都能够接受的分配制度。否则即便它就是一种先进的、科学的分配制度,由于大家不能接受或拒绝接受也无法实行起来,也就不要说在全世界实行。那么,它究竟是一种什么分配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