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云科技CEO韦轶群:云计算领域没有大牌


腾讯科技讯(李松伟)8月18日消息,天云科技CEO韦轶群在2010年中国互联网大会“云计算产业高峰论坛”上表示,现在的云计算市场,并没有传统意义上的大牌厂商。

韦轶群认为,很多公司都有很好的技术,但缺少进入市场的品牌,天云科技也从美国找到一些技术很好,并做到一定规模的企业作为自身研究云计算的的合作伙伴。

他同时指出,虽然市场没有大牌,但云计算离网民的普通生活并不远,譬如大家较早接触的雅虎Mail服务,就是较早应用云计算技术的一个案例。

2010互联网大会会于8月17日至19日在北京召开,腾讯科技作为本届互联网大会的官方战略合作门户和官方指定独家合作新闻中心,在现场进行全方位的视频和图文直播。并特设立3个现场专访间,力邀业界专家与企业代表共同探讨产业现状,指点未来趋势。

作为本届互联网大会最大的亮点之一,微博互动大规模地引入大会全程。作为大会官方独家微博合作伙伴,腾讯微博(http://t.qq.com/)上发起了向CEO提问的活动,所有网友都可以提前向您关注的互联网行业CEO提问。其中部分问题将被选中,在互联网大会现场提出,并得到嘉宾的正面解答。

以下是天云科技CEO韦轶群演讲实录:

韦轶群:感谢主持人。

08年的春晚,有一个非常精彩的小品,是宋丹丹和赵本山一起演,宋丹丹里面有一个台词,我天生就是一个火炬手。我们天云也可以这样说,我们天生就是做云计算的。

我们这个企业成立之初的目标,就是云计算在IT进入云计算时代,提供解决方案。我们在看一些企业的时候,确实在国内定了一个方向,再组合一个团队,再做一个公司。这个和一般的公司有点不一样。

在我们整个云计算产业价值链里面,我们也做了一些布局。第一个,我们成立了一个云计算的服务器,我们也有一个合资公司,叫做天云趋势,主要是围绕着云计算的操作系统和云安全方面做一些软件的研发,同时也有应用系统,我们也在做一些云的深层次的开发。同时,我们对云的未来云数据中心那种模块式的数据中心以及CONTAIN,我们有一个云立方的企业。同时我们有一个基于云应用在应用层面的开发。所有这些公司都是由我们天云科技作为一个客户层面的接轨以及一个服务窗口,来提供全方位云的解决方案。

当然,在这个方面,我们也有一些合作伙伴。这里面大家可以注意到,没有传统意义上的大牌,有些新的公司。因为我们感觉到在云计算来的这个时代,这些公司里面有很好的技术,但是缺少市场进入的一个品牌,所以我们也是在美国找了一些本身技术方面不错,另一方面,已经做到一定规模的企业,作为我们在云计算时代的合作伙伴,通过我们多方位的结合,来提供给很多企业一个更好的解决方案。

当然,我们的优势主要是体现在几个方面。第一个,我们的企业还是根植在中国的市场,立足于中国的国内市场,这样我们所有的客户都在中国,而且也可以进行客户的需求提供定制化的服务。所以无论是我们的软件还是我们的服务器,都会立足于我们这个知识产权的这么一个方面的优先考虑。同时,我们也知道,靠一家公司来做成这么一个大业根本是不可能的,所以我们也非常希望进行资源和优化的组合。

所以,通过这一系列的举措,我们希望能够自下而上提供跟云相关的解决方案。

云计算,其实根据我们的说法,它已经存在若干一段时间,但是这个概念热议的非常热的话,也是最近一段时间。什么是云计算?有各种各样的说法,站在我们的角度,这些说法都没有错,就像我们摸一个大象一样,你从不同的角度切入会得出不同的结论。但是我们认为,云计算可以从两个方面看出来,一个是技术层面。技术层面我们的理解是,云计算的相关技术,其实早就存在了,所以就技术而言,云计算本身并不是一个革命性的跟互联网通讯,跟计算、虚拟化技术、交换机等等相关技术通过互联网这么一个网络的连接,在概念上的一个升华。所以说,各种技术的积累构成了云计算这么一个基石。同时,我们这个大会是互联网大会,我想特别提一下,互联网的普及让云成为了现实。

其实在以往大家可能知道,在早期的大型机的年代,因为到处还没有配上电脑,大家可能通过一个大型机,通过一个有限的局域网,通过一个终端来获得存储资源。但是如果你还想远程实现这个服务的话,是非常不可及的,因为代价太高了。但是现在互联网,无论是手机终端,还是在家上网,还是通过你企业的内部资源,使你这个接入资源普及了以后,才叫做云计算。

但是,另一方面我们也看到,云计算的产生,也促进了互联网向更高的方向发展。我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如果说我们比较多地上传一个T的数据的话,如果基于现有互联网的链接的话,我还不如找一个快递,把光盘寄过去。通过这样的方式,把这个数据弄到我的存储池里面去。所以未来,云计算要发展的话,充足的带宽保证,稳定的通讯链路,按需的资源调度,这是很重要的。云计算可以调动你的资源的话,但是同时,你的网络资源不能做到同等调度的话,云计算的优势还是不能体现出来。

另外,我想讲一讲从活动的形式方面来看,其实云计算也早就存在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大家最早接触的雅虎MAIL,它就是云计算的一部分,你只要通过雅虎的终端,就可以享受雅虎的MAIL的服务。在去年,我们也跟我们的投资人做了一个交流,当时为什么雅虎为什么做了这么一个架构,他说当时非常简单,他说雅虎当时刚刚创立的时候,盈利模式是非常不确定的,同时又要服务于这么多客户,基于传统当时主流的IT解决方案,如果我去买服务器,比如思科推出的服务器的IT架构,我根本不可能,也付不起这个钱来提供雅虎MAIL,雅虎搜索这样的服务。所以,他们从那个时候就开始说,怎么样用便宜的硬件把它堆叠起来高可靠的这么一个服务平台,这个我想是奠定了云计算的一些方向。

另外一个,类似于像GOOGLE的一些应用,包括大家现在谈的比较多的亚马逊的这样服务,包括基于SARS的服务,这些都是大家说的比较多的云计算的服务。

同时我想谈谈,不论是易于IPHONE、IPAD,其实都是体现了云计算这么一个理念,因为采用了云计算这么一个架构,所以我的终端不需要整体很复杂。我的很多服务可以实现,大家有没有看一下中国联通的广告,现在可能IPHONE上有基于10万名,基于IPAD现在也有几万名。所有的架构都是云计算的技术服务,技术的产值使我们有这样的应用。总有一天,以书本的价格这么一个终端,但是我们可以获取超级计算机的处理能力,这一天,我想总归会来到的。

下面我我想谈一下云计算的关键技术,下面有很多的专家,我就不一一阐述了。但是最底层的还是要有高效可靠的数据传输。在上面怎么做到大平台的操作性,怎么做到我资源的一个动态的调度,怎么样能够在一个分布式的系统里面,能够做到高效的处理,最后能够让机器来管理机器,做到这么一个高效的管理和部署,最后加上安全,这个就是云计算设计的一些很关键的技术。

同时,我们也感觉到,如果在云技术来临的时代,我们的企业只要你有IT部门,你在IT方面有一些困难的话,其实你或多或少利用一些云计算的技术都能够帮助你提高IT方面的生产力。其实我们也欣喜地看到,很多年以前,包括我们自己,我们的客户很多年就在机房里面运用云计算,来提高它的服务器的综合使用率,来综合提高它的IT使用效率,同时建立一个统一的平台,让它的平台更加可靠。所以,我认为IT企业面临的挑战,你资源没有办法充分的利用,好像有一个数字说,一般的企业的服务器的CPU的使用率不会超过10%,这个都意味着资源的浪费,一个额外的金钱的付出。

面临这些挑战,我想我们可以从某一方面都可以来得以提升。我们现在天云科技主要着重在,如果一个企业需要建立一个IT公共服务的话,我们可以做这样的工作。如果一个企业是需要建一个私有云,来提高它某一部分办公或者OA这样的业务的话,我们也可以帮助它来实现这样一个目标。但是你没有私有云,有没有公有云这样的计划,只是为了提高IT的效率的话,我们也可以通过某些云计算的技术,来帮你实现这样一个目的。

我们总的感觉,通过云计算,我们刚刚做了一个CASE,就提供了足够的虚拟终端。终端的虚拟化,加上虚拟服务器这样的架构,对你的能耗的下降是非常显而易见的,这个也非常符合我们节能减排这么一个方向。同时,云计算也提供了一个让你随时提供一个IT的架构。

最后我跟大家介绍一下目前已经解决的案例,这个是虚拟化的应用交付,这个研发机构是我们的呼叫中心、营业厅都可以做。我们初步的统计,这个体系如果用在我们的呼叫中心或者营业厅里,PC机的能耗差不多可以降低80%到90%左右。另外,我们也非常关注数据存储云,同时来支持结构化和非结构化的数据,在这些方面我们也有一些成功的案例。目前感觉,以前只在关系性数据方面做的比较好,云使用的比较小。但是我们也发现,在关系性数据库多点方面,确实需要云计算的使用。

同时,在分布式云计算里面,怎么样一个计算可以分解开展,而且数据的关联性不是特别多的话,通过云计算也可以很好地来实现这些功能。

在云安全方面,下面趋势科技的张研发张可以做更进一步的介绍,我们也是为了确保云方面的安全,另外方面是确保整个数据链的安全。数据链的安全张研发长可以做很好的解释。

下面是新一代的节能数据中心,在这个方面,我们体会是做好这么几个工作。第一个是运行状态的可视化,未来的数据中心,如果要做到高效节能的话,你每时每刻都要对里面所有的机器,包括你的服务器,包括你的交换机,包括你在某一个区域的空调,要充分感知。在这个感知的基础上,你知道怎么样来调整这个空调的温度或者风力的调节,我怎么通过服务器把我的TAS牵引到另外一个服务器去,让它来降低能耗。

另外一个,在静态优化方面,我们也大有可为。外面有一个我们天云的展区,从节能方面,我们要采取高效的设备。我们在北京合资生产一款服务器,在里面有四个节点,换句话说,如果你在七位里面就能做到14个节点,这个密度已经比一般意义上普通的刀片服务器性能要高,但是它在部署的灵活性,平滑升级包括咨询服务方面有很大的优势。同时,在静态优化方面,你怎么样采取一些模块性的数据来降低它的PE。因为大家都知道,数据中心的运营维护是比较重要的,怎么样把这块加强,也是我们需要做的工作。

动态优化我们的数据中心。这是一个案例。如果说,我们的服务器可以分成备用和主用。备用的时候,基本上就是家用,它也节省电力,如果数据出来的话,现有的服务器不够的话,自动生成服务器的工作,通过这些工作,我想也可以为下一代的数据中心奠定一个很好的基础。

所以说,在这些方面我们目前都有很好的解决方案。今天,我们也是非常感谢组委会给我们这样一个机会,来做大会的第一个发言,感觉压力很大,也是抛砖引玉,期待下面的专家给更好的演讲,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