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8月18日早盘相关信息汇总


  ●拓宽人民币资金回流渠道 境外机构获准投资银行间债市

   为了配合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拓宽人民币资金回流渠道,8月16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了《关于境外人民币清算行等三类机构运用人民币投资银行间债券市场试点有关事宜的通知》,允许相关境外机构进入银行间债券市场投资试点,并对试点期间境外机构的范围、准入方式、投资运作模式等事项进行了明确和规范。

  通知所称境外人民币清算行等三类机构是指境外中央银行或货币当局,香港、澳门地区人民币业务清算行,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境外参加银行。参加跨境服务贸易试点的其他境外金融机构运用人民币投资银行间债券市场,适用通知有关规定。境外机构投资银行间债券市场的人民币资金应当为其依照有关规定开展央行货币合作、跨境贸易和投资人民币业务获得的人民币资金。

  试点期间,香港、澳门地区人民币业务清算行、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境外参加银行和境外中央银行或货币当局均可申请进入银行间债券市场进行投资。经中国人民银行同意后,境外机构可在核准的额度内,以其开展央行货币合作、跨境贸易和投资人民币业务获得的人民币资金投资银行间债券市场。另外,《通知》还从运作模式、关联交易、市场监测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以防范风险,促进市场平稳运行。

  目前,在银行间债券市场上交易流通的债券品种包括国债、政策性银行债券、金融债券等10多个品种,是人民币机构投资者进行流动性管理和资产负债管理的重要平台。允许相关境外机构投资银行间债券市场,可为境外机构依法获得的人民币资金提供一定的保值渠道,是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工作的必要配套举措,将有利于促进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的开展。

  分析人士认为,此举也可视为助推人民币国际化的又一重要动作。“人民币的国际化不仅仅要求人民币承担贸易货币角色,还要求人民币逐步承担投资和储备货币的角色。允许境外机构投资人民币债券市场,是人民币向后两种角色转换的前提。”中国社科院世经所国际金融室副主任张斌说。

  香港金融管理局总裁陈德霖昨日表示,新安排的出台为香港的人民币资金和金融机构开通了一条在内地投资的出路。这可以促进香港人民币贸易结算业务进一步发展,并增加香港的人民币离岸业务的吸引力。他指出,金管局欢迎这个新安排,并会了解进一步情况并及时跟进。

  ●本周公开市场将有千亿资金净投放

  本周公开市场或暂别延续四周的净回笼态势,并实现千亿元左右的资金净投放。分析人士指出,目前宏观经济运行态势尚未明朗,货币政策近期应维持平稳基调,加之本周公开市场到期资金较上周大增八成,因此央行有望向市场投放一定的流动性。

  央行统计数据显示,本周公开市场到期资金为1660亿,较上周的920亿元大幅增加。昨日央行仅发行了440亿元的1年期央票,并连续第16周未实施28天期正回购。按发行计划,本周四尚有一期3个月品种,而即使不延续上周的停发态势,受制于一二级市场溢价,其发行数量预计也不会太高。因此,多数业内人士预计,本周将有望实现千亿元左右的资金净投放。

  ●半年报曝光:社保基金看上机械医药化工

  上市公司半年报曝光社保基金二季度投资路径。数据显示,社保基金增持机械设备、生物医药以及化工行业个股。

  WIND资讯统计显示,截至8月17日,788家上市公司发布半年报,社保基金现身其中110家上市公司前10大流通股东。社保基金在二季度新进入49家公司前10大流通股东,其中8家公司属于机械设备制造行业,5家公司属于生物医药行业,4家公司属于化工行业。

  在社保基金现身的110只个股中,排在前三位的是机械设备、生物医药和化工行业。在机械设备行业中,社保基金持股较多的股票为科达机电、太原重工、陕鼓动力;在生物医药行业中,社保基金持股较多的股票为万东医疗、新华医疗、白云山A;在化工行业中,社保基金持股较多的股票为巨化股份、华鲁恒升、鲁润股份。

  具体来看,全国社保101组合二季度进驻科达机电前10大流通股东,持股700.96万股,为第10大流通股东;全国社保106组合与110组合二季度进驻万东医疗前10大流通股东,分别持股359.91万股和351.98万股,成为第6大和第7大流通股东;全国社保602组合与603组合现身巨化股份二季度前十大流通股东,分别持股233.2万股、153.99万股,分列第3大与第8大流通股东。

  进入三季度以来,三大行业中社保组合二季度末持股量前10位的个股在二级市场上表现抢眼,平均涨幅为19.85%,沪深300同期涨幅14.8%,其中7只个股涨幅超过沪深300。常林股份涨幅最多,达41.66%;华鲁恒升、太原重工、新华医疗、巨化股份涨幅均超过25%。

  ●新三板扩园拟同步引入"做市商" 或年内成行

  场外市场的建设路径愈发清晰。记者从消息人士处获悉,新三板扩园、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非上市公司股份转让试点启动拟同时引入做市商交易制度,这有望在年内成行,首批试点做市商将优先考虑已有代办系统主办资格且至少推荐一家公司挂牌的证券公司。

  按照目前初定的场外市场引入做市商制度实施方案,我国以新三板为基础的场外市场将引入传统做市商模式,即由做市商向市场提供双向报价,投资者根据报价选择是否与做市商成交,投资者委托不直接配对成交。

  同时,拟规定新挂牌公司须经至少2家做市商(一主一辅)做市才能挂牌,已有挂牌公司则有自主选择权,可暂时保留协议交易方式,逐步向做市商模式过渡。做市商做市过程中,须遵守设定的持股上、下限。

  据了解,做市商业务指引等部分实施细则目前已有初稿,正在修改当中。消息人士透露,监管部门考虑对券商做市实行资格管理,符合条件的券商可自愿申请做市商资格,而首批试点做市商拟以“有代办系统主办资格且至少已推荐一家公司挂牌”为基本门槛。

  值得注意的是,按照前述实施方案的安排,个人投资者将重新被允许进入新三板市场,代办系统原有最低交易单位为三万股一手的规定拟取消,做市商可将挂牌公司的最小报价单位拆分为一手1000股。

  ●工行转债今日"上会" 250亿新券难解机构之"渴"

  继400亿转债“航母”——中行转债上市之后,今年转债市场即将迎来一艘新“巨轮”,不超过250亿元的工行转债今日“上会”。在业内人士看来,工行转债“过会”已无多少悬念,并且与中行转债相比,机构对工行转债筹码的“争夺”将会更加激烈。

  巨额需求等待释放

  机构“抢筹”悄然备战

  记者从多方渠道获悉,等待工行转债的机构早已“厉兵秣马”。上海一家基金公司的一位债券基金投资人士向记者表示,“我们基本上要参与这次工行转债的申购。”

  今年以来,以债券基金为代表的转债潜在需求机构不断扩容。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下半年以来,7只债基所募集的资金就已接近270亿。此外,目前尚在发行和正在证监会“排队”待审的债券基金还有10余只,其中不乏以“转债”命名的基金品种。考虑到今年各类理财产品、企业年金等的扩容,转债品种的潜在需求群体更为庞大。

  事实上,从今年下半年起,机构对转债的关注热情逐渐高涨。而上月发行的20亿铜陵转债更是吸引375家机构的争相追捧,其中包括70余只基金,一度冻结资金高达1100余亿元。与之相比,同期参与4家创业板“打新”的机构只有183家,转债的申购风头明显盖过了同期新股。除了基金,业内人士分析,由于估值的上涨,保险机构对这次工行转债的参与力度也将加大。

  而对于可转债逐渐成为市场热点的原因,中金报告指出,由于股票头寸受制于一级市场的发行节奏和网下申购锁定期的限制,对机构投资者博弈中短期行情并不合适。而随着前期股市的回暖,包括债券基金、保险、券商、年金等大量债券投资者纷纷对权益类品种进行“再库存”,可转债正是不错的投资标的之一。

  转债市场长期看好

  工行转债或“入市无声”

  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作为继中行转债之后的第二只银行转债,工行转债今日“过会”已无悬念,其对市场的影响也远不及中行转债大。

  早在中行转债发行之际,转债市场的承接能力一度受到市场的怀疑,中行转债上市后也曾一度破发,申购回报一度并不够理想。而从发行到上市期间,中行正股也出现了明显的下跌,从而降低了转债上市定位。

  第一创业证券指出,与中行转债当时所处股市下行的发行环境不同,工行转债的发行环境或许略胜一筹。第一创业证券转债分析师对记者表示,“从基本面上看,工行的盈利能力比中行强,盘子比中行小,对工行转债的估值也会有促进作用。”

  “转债的长期配置价值肯定很好,但短期内回报预期也不会太高。”前述基金公司债券分析师对记者表示。中金也在报告中指出,无论是个券还是整体估值来看,目前转债二级市场整体估值与2009年3月份前后非常相似,一些个券如新钢转债,目前的平价水平与当时已非常相近。不过,即使目前市场的转债估值已经反映了相当乐观的预期,但与2009 年下半年牛市期间还稍有差距。而随着未来转债的供给加速,转债供给将再次超过需求增速,如果没有股市超预期的强势表现,估值维持在高位存在难度。

  ●套现热门股 转而低吸滞涨股

  昨日两市大盘高开高走,全天呈现高位震荡态势,深市相对较强,最终沪指以小幅上涨报收,深成指则以大幅上涨报收,两市共成交2419.6亿元,量能相比周一略有萎缩,资金也由周一的净流入而转为周二的净流出,且净流出额达到10.82亿元。

  大智慧统计数据则显示出医药、运输物流、酿酒食品、农林牧渔、计算机板块资金净流出居前,其中医药板块居资金净流出首位,净流出4.05亿元,净流出最大个股为海王生物、达安基因、爱尔眼科,分别净流出1.36亿元、0.33亿元、0.28亿元;运输物流板块居资金净流出第二位,净流出3.39亿元,净流出最大个股为南方航空、东方航空、中国国航,分别净流出0.53亿元、0.50亿元、0.42亿元;酿酒食品板块净流出2.51亿元,净流出最大个股为酒鬼酒、*ST南方、金枫酒业,分别净流出0.60亿元、0.30亿元、0.28亿元。

  而此类个股的共性就是它们均是近期市场的热门股,尤其是医药股在近几个交易日受到超级病菌题材的刺激而反复涌现出强势股、黑马股,故短线的获利盘也最为丰厚,因此,在大盘震荡之际,这些获利盘的套现欲望也是相对强烈的。不过,由于大盘目前缺乏持续调整的氛围,所以,资金在套现热门股的同时,也迅速布局那些业绩、题材兼具的滞涨股,从而使得此类个股出现了资金净流入的态势。

  体现在盘面中,主要是房地产、交通工具、电器、机械、教育传媒板块资金净流入居前,房地产板块居资金净流入首位,资金净流入2.88亿元,净流入最大个股为万科A、新黄浦、正和股份,分别净流入1.05亿元、0.66亿元、0.65亿元。交通工具板块居资金净流入第二位,净流入2.46亿元,净流入最大个股为江淮动力、潍柴动力、长安汽车,分别净流入0.82亿元、0.42亿元、0.34亿元。电器板块净流入1.11亿元,净流入最大个股为德赛电池、美的电器、格力电器,分别净流入0.43亿元、0.39亿元、0.28亿元。

  此类个股获得资金净流入,既是因为它们的滞涨,也由于在近期有望获得新的题材刺激。比如说汽车股中的部分个股有资金净流入现象,主要是因为媒体刊登信息称,我国新能源补贴试点城市增加至5个,说明新能源动力汽车的前景渐趋明朗,故得到了资金青睐,看来,股价蓄势+新题材有望成为牵引着资金流入的核心力量。而上海本地股则有着这样的优势,故昨日新上海板块表现突出,资金净流入2.21亿元,净流入最大个股为东方明珠、新黄浦、华域汽车,分别净流入1.22亿元、0.66亿元、0.19亿元。而创业板的新大新材、康芝药业、立思辰等个股也是资金净流入迹象较为明显,短线的机会也较为乐观。

  ●央行昨投放710亿资金

  由于到期资金集中释放,尽管央行昨日发行了440亿元一年央票,但当天公开市场仍向市场净投放了710亿元流动性。

  虽然近期新股发行不断,但是由于公开市场回笼力度适度温和,银行间回购市场资金供应充足,昨天机构依然踊跃融出资金,令隔夜资金价格稳定,且成交活跃。同时,充足的流动性令短期债券收益率继续下行,一年央票二级市场成交收益率再降2个基点,至2.04%。

  ●马弘:张江高新区可望近期试水新三板

  上海市金融服务办公室副主任马弘昨日表示,上海张江高新技术园区代办股份转让系统近期有望推出,目前已有36家企业递交了进入该系统的申请,7家企业与券商签订了相关协议。

  代办股份转让系统,亦即“三板市场”,作为国内证券交易所主板、中小板及创业板市场的补充,主要功能是为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提供股份转让服务,目前仅有北京中关村在试点。除上海外,武汉东湖高新技术区、西安高新技术开发区等多家高新园区也在积极争取进入试点范围。

  ●公募私募齐齐屯兵钢铁股 8只公募基金空降

  钢铁板块风向标鞍钢、武钢、宝钢日前提价,市场对此反应不一。半年报显示,多只公募基金二季度大举增持钢铁股,另有6只私募基金进驻钢铁行业中的重组概念股。

  8只公募基金空降

  据统计,截至8月17日,在已经发布半年报的14家钢企中,共有41只基金现身前10大流通股东。对比一季报可以发现,有33只基金在二季度坚守钢铁股,其中16只大幅增持,13只减持,4只持股数未变;另有8只基金为二季度新进入上述14家钢企的前10大流通股东,8只基金平均持股数达600万股。其中银华富裕主题持股占莱钢股份流通股比例达1.37%,华宝兴业多策略增长持股占凌钢股份流通股比例达0.90%,广发中证500指数基金持股占西宁特钢流通股比例达0.19%,方大特钢前10大流通股中2只基金持股占流通股比例分别为0.58%、0.44%,安阳钢铁前10大流通股中2只基金持股所占流通股比例分别为1.05%、0.27%。

  6私募赌钢铁重组

  4只私募基金坚守*ST钒钛。这4只私募基金在一季度已进驻*ST钒钛前10大流通股东,截至二季度末持股比例未变,4只私募平均持股高达17318.73万股。

  莱钢股份二季报显示,2只私募基金在二季度进驻该股前10大流通股东。其中中山证券-交行-中山证券蓝筹成长灵活配置集合资产管理计划持股289.80万股,占流通股比例为1.24%;华润深国投信托优先公司-林园证券投资集合信托持有157.64万股,占流通股比例为0.67%。

  业内人士认为,钢价面临产量和库存的“双高”压力,中长期来看钢价将回落。北京某基金研究员认为,两大原因导致基金依然“留恋”钢铁股:下半年钢材消费进入正常状态,钢铁板块存在系统性上涨机会;淘汰落后产能过程中存在投资机会。

  ●逢低加仓 美投资大佬抢购能源黄金

   由知名投资人执掌的美国数家大型投资机构8月16日向美国证交会提交了二季度股票持仓报告。报告显示,在市场大幅下调的第二季度,投资人纷纷选择加仓,对能源、黄金类股票颇为钟爱。医药类股也受到青睐,“股神”巴菲特第二季度大手笔加仓强生股票和其他医药类股,大卫·艾因霍恩和约翰·保尔森等知名投资人也都持有大量的辉瑞公司股权。

  根据美国监管要求,管理资产规模超过1亿美元的投资人必须在每个季度结束后的45天内提交报告,披露当季的美国股票持有情况,内容涵盖其持有的所有在美国市场交易的股票、期权和可转债,但在特殊情况下,投资人可申请省略部分投资细节或以保密文件形式提交给监管部门。

  加仓成共识

  美国股市在第二季度大幅下调,标普500指数当季下跌12%,道琼斯工业指数下跌10%,纳斯达克指数下跌12%。对此,多位美国知名投资人在第二季度选择了加仓。

  据美国证交会披露的文件,截至第二季度末,巴菲特的投资旗舰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新买入总值16.4亿美元的股票,同时出售4.27亿美元的股票。截至6月30日,其持有的美国股票投资组合市值达464亿美元。

  ●港澳资讯·大盘分析:逢低参与热点板块个股

  两市昨日呈现震荡整理的格局,尾市双双收红,沪指成交金额1300亿元,基本与昨日持平,量能保持活跃态势,板块上看,地产板块延续了支撑大盘的任务,军工、机械、商业连锁等板块今天表现较好,个股方面锂电概念个股、重组概念个股表现活跃,对后续继续走高有积极意义。

  整体上看,量能的持续活跃增加了盘面走高的信心,但2700点是上方重要压力位,需用时间换空间,后市在该处的争夺仍有反复,操作上需注重波段,逢低参与热点板块个股。

  ●港澳资讯·B股综述:缩量整理 下档需进一步夯实

  昨日,沪深两市B指惯性高开后,沪市指数窄幅震荡走势,而深市全天呈现震荡下挫。最终沪市报收于248.08点,上涨0.35点,涨幅0.14%,成交3.64亿;深市报收于663.58点,下跌5.18点,跌幅0.77%,成交2.88亿。量能相较上个交易日都有所收窄。

  个股方面,沪市有36家个股上涨,9家个股下跌;深市有19家个股上涨,18家个股下跌。涨幅榜排在前三位分别是三毛B股(900922)涨3.79%,ST东海B(200613)涨3.49%,外高B股(900912)涨2.98%;跌幅榜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万科B(200002)跌2.36%,张裕B(200869)跌2.33%,中集B(200039)跌2.05%。

  整体来看,昨日深市虽以阴线报收,但仍创出新高,并且下挫量能较小,后市仍可适当逢低关注活跃个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