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车企为何来自中国的利润暴增


 

一、今年欧洲车企业源自的中国利润丰厚

今年上半年是欧洲车企利润暴增的美好时光。由于以中国为主的亚洲市场汽车销量增加,德国大众、法国雪铁龙、法国雷诺、德国戴姆勒4家公司的销售额均较前年同期相比上涨20%以上。意大利菲亚特与德国BMW的增幅同为13.5%,业绩整体呈现出明显的回转态势。

除德国大众公司以外的5家公司的净利润由前年同期的亏损转为盈余。其中,戴姆勒公司以19亿1500欧元(约2200亿日元)的数字大幅度确保了盈余状态。而德国大众上半年大众集团销量同比增长了16%,净利润则为16亿7400万欧元,其中,有8亿欧元来自中国市场。

二、欧洲车企在中国获取利润的市场原因

1、国产高端车型的高增长

今年的国产车市场呈现高端高增长的态势,其中SUV 市场销量呈现翻倍增长,受到Q5、途观等高价车型的推动,高端的销售额增长更是远高于销量的增长。而豪华轿车市场的奔驰 E级新品进入,宝马3系国产改进口一段时间,这都对销量的增长贡献巨大。同时奔驰MPV 的威霆、威亚诺也以国产车身份高端进入。这都是德系企业的全面布局高端国产车市场的重点步骤。

2、进口车的暴增

今年的最大车市亮点就是进口豪华车的暴增。高端豪华车主要是欧洲车2010年上半年汽车整车进口38.8万台,同比增长166%,进口报关金额146亿美元,同比增长172%,这样的1千亿的报关进口相当于15%的国产狭义乘用车销售额,加上关税、进口总经销商的利润等,估计将是2000亿元的销售额,国产狭义乘用车的销售额的30%左右。

上半年,我们根据海关资料统计的110个进口国家和地区中,进口金额位居前十位的国家依次是:德国、日本、美国、韩国、英国、斯洛伐克、匈牙利、法国、墨西哥和比利时;进口金额分别达到88.48亿美元、85.07亿美元、23.27亿美元、21.51亿美元、10.03亿美元、7.15亿美元、5.63亿美元、4.33亿美元、3.82亿美元和3.74亿美元。除了日韩和美国等以外的6个主要进口国全是欧洲国家。与上年同期相比,德国首次超过日本位居第一,表现较为突出。

三、欧洲车企在中国获取利润的环境变化原因

1、欧元汇率变动

由于上半年的欧洲希腊等国的债务危机,欧元大幅贬值近20%,这是以美元结算必然要进口额大幅下降的,但由于进口数量增长太大,进口额的增长也是极为惊人。由于进口整车的总代理商的价格垄断控制,进口车的国内销售价格并没有同步下调,甚至还有比较明显的加价现象。

2、新车加速引进带来各项隐含利润

近期的德系车型国产化速度较快,新品辈出,这也带来技术转让费、新品零部件进口等大量的利润转移,这对欧洲车企的利润贡献也不小。

 

四、进口车的超国民待遇值得关注

1、进口车的同车不同命

作为国际车企生产的同型号车型,发生同样故障隐患的国外产品享受召回维修政策,而国内召回却相当迟缓,这样与中国的豪华车第一大市场的地位完全不相符。

2、进口车的豪华高油耗有恃无恐

但记得当年中国收购悍马品牌时遇到的问题就是国内不能生产油耗不达标车型,也就是悍马不符合节能减排的要求就不能国产化,而进口车的大排量车型很多都是不达标的高油耗车型,但可以冠冕堂皇的进口。我们的国内争车企业也很倒霉,钱只能让跨国集团赚走。

 

五、中国的汽车行业政策仍需有效提高

我们不反对欧洲车企赚钱,但也要考虑这样的赚钱变化因何而来?我们的企业利润如何更有效的保留?

当年的整车特征等政策导致进口车的国产化难度较大,而随着欧盟向世贸组织投诉中国的整车特征属于贸易壁垒,并获胜。中国政策改变带来的跨国集团在中国的新车投放的各种利益已经体现。中国对外贸易政策仍需更加策略性的坚持,否则利润损失巨大。

同时我们还要考虑国内的税收政策要考虑不同的技术线路差异化问题,目前的排量政策有利于欧洲车企的技术导入和借助政策占领市场,我们的政策也应更加细化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