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西区副区长许迪春:无线城市 让政务零距离


  移动信息化意味着使用者可以利用手机、PDA等移动通信终端来实现今天PC在互联网平台上进行的无线化管理、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管理者可以在任何地方、任何时间实时准确地获得各种信息,而不再受固定线缆的束缚和限制。移动信息化通过为企业提供量身定做的信息化解决方案和“一点接入,全网服务,一点结算,全天待命”的服务,正在彻底改变我们每个人的生存方式,也将革命性地改变各级机关单位组织运营的方式。

  对话天津市河西区政府副区长:许迪春

  3G时代已经到来,手机数据传输的速度将大大提高,这更让移动终端在无线城市领域可以大展拳脚。无线城市将在电子政务互动和办事等方面发挥“轻骑兵”的作用,其“多点互动、随时接触、随时传播、随时反馈”等特点,将解决以往电子政务受囿于固定PC所面临的“互动不便、渠道不畅、更新不快、办事不利”等老大难问题,更大体现出“小手机大用途”的优势。

  所谓无线城市,就是应对移动性诉求,利用手机、PDA、Wi-Fi终端、蓝牙、无线网络及其他移动和无线设备,更好地为政府工作人员、企业单位和社会公众提供信息查询和数据服务。


  全面搭建数字河西

  记者:通过两年的搭建,河西区无疑已经成为天津市信息化建设的“龙头”,那么作为主管部门,我们是如何为数字河西保驾护航呢?

  许迪春:自2008年天津河西区政府启动了“数字河西”建设至今,以“数字城市管理”为核心的一期项目的建设已经完成,以“协同工作平台及执法通”为核心的二期建设也正在稳步推进。短短的两年时间,“数字河西”建设项目得到了全市有关领导和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全力配合。河西区政府将继续联合各大通信运营商通过营造电子政务、电子社区、电子商务的应用环境,实现互联互通、资源共享和业务协同处理的目标,努力推动政府工作中的信息化应用,将“数字河西”建设成为国家信息化格局中大都市数字化城区的典范。

  无线城市业务的充分展开,在政务管理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路灯控制、草坪浇灌、气象站数据采集等也同样可以利用无线城市的网络进行,有效节约时间和人力成本。将巡查、处理、监督三位一体,可以实现对城市管理信息采集员、执法队员、执法车辆的即时定位,并可以对历史轨迹进行回放,实现对工作全过程的监控。通过有效利用视频,实现对重点区域、事发现场的掌控。执法人员还可以通过手持终端设备查阅法律法规和审批事项,现场处置记录、打印执法文书,并即时上报到城市监督指挥中心,由后续的工作流程完成对执法工作的审核、处理。

  以“平台上移、服务下延、资源整合、业务协同”为原则,河西政府积极与各大电信运营商合作,开展基于无线城市的无线信息化应用,突出移动条件下的高速接入及便利的网络覆盖,通过满足政府在应急管理、城市管理、市政交通、治安管理、医疗教育、煤水电气等方面对无线通信的需求,将行政办公、执法监控等政务信息化应用从传统2G向3G应用演进,提升城市管理服务水平。

  河西区是重要的中心城区和中心商务区,区领导高度重视信息化建设工作,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已经建设了政务内网、政务外网、政务专网三大基础网络,河西区政务网站、内部办公网站两大门户以及视频监控、真图影像、政民互动、政府热线综合服务平台等应用系统。相继和联通、移动、电信三大运营商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聚焦政务管理、企业服务、百姓生活等方面,打造了“应急指挥、城市管理、便民服务”三位一体、平战结合的统一的信息化平台,不断提高政府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

  无线城市无处不在

  记者:无线城市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多个方面,能不能具体介绍一下无线城市给百姓生活带来了什么便利,又从哪些方面大幅提高了政务办公效率呢?

  许迪春:无线城市确实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多个方面,城管监督、移动执法、应急通信、百姓服务、政务办公可以说无线城市随处可见,下面我就介绍几个实际应用。

  城管监督随处见

  2008年,我区完成数字化城市管理监督系统,经过近两年的应用推广,目前我区有城管员近40人,他们每天都在自己所管辖的区域进行巡逻,发现问题。当城管员发现有井盖丢失,他会马上使用城管通手机对现场进行拍照定位,并将照片和定位信息一起发送到城管中心。城管中心的管理员接到问题报告信息,对事件进行立案,并通过数字城管综合服务平台分发到责任部门处理,处理完成后,管理员马上以短信形式通知了城管员核查,城管员收到通知后马上到指定地点进行核查,将核查信息反馈回城管中心。只用不到1小时时间,隐患就被消除,城管通所带来的高效信息化被人们津津乐道。

  虽然整个任务流程是通过计算机系统和无线通信分配的,但是精确度很高。可随时监控城管员的位置,并确定问题发生位置。城管人员间、城管人员与监督指挥中心等相关单位间还可以进行定向语音呼叫。监督中心、指挥中心和专业部门之间是通过城管平台实现工作的电子化安排和协调的,所以十分准确及时,待城管员完成任务后,您还可以对监督员、监督中心、指挥中心和专业部门的工作情况、效率和效果进行综合的评估,实现了任务的及时反馈。

  求助困难随时帮

  早在2006年我区自主研发了区长信箱系统,并在河西政务网上发布。百姓上网后可通过此系统对各类问题进行咨询、投诉、建议。政府设立了专门部门为百姓解决、处理问题。2009年与市政府“政民零距离”栏目对接,实现多渠道受理,一站式处理,受到百姓的赞扬。挂甲寺街一位居民因楼外排污井多年得不到彻底清淤,发生污水反灌,最终强行关闭上水,致使楼内居民16天无生活用水,眼看又要过春节,这无人问津、无人来管的局面,让他们既气愤又无奈,心急如焚。此时,他们在政务网上发出了求助信息。

  收到信息后,我区积极调查处理,市政局领导到现场核查,区排水所长亲自指挥进行疏通。1天之后就通过网络给予了回复。目前,我区受理百姓问题3258个,处理完成3236个,结案率达到99%。

  在无线城市的建设中,通过搭建高速可靠的无线网络环境,优先实现了市民通过无线宽带浏览政府公开信息网站、政府网站,向市民展示政务信息、民生信息等方方面面的内容。与此同时,加强了政民互动之间的便捷性。这一系列的举措既方便了市民有情况可以及时向政府反映,又对政务信息进行公开为促进“监督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的转变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政务部门内网随心用

  河西工商局与河西区消费者协会等河西执法监督部门进行内网互通,并采用了业界最领先的手机适配和页面适配技术,将现有的内部办公、跨部门投诉、巡检、12315等系统进行了完整移动延伸和应用整合,具有接入简单、快速部署、改造成本低、安全性较高等特点,改变了从前老百姓办事需要跑遍许多部门的情况。办公人员可以通过手机查看工商局内部通知、公告、报表信息;可以通过手机实现案件线索录入、处理等流程操作;可以通过手机实现个体工商局监管、企业综合监管、无照经营查询等相关处理工作;可以接受河西工商局自身投诉系统和河西消协自动系统受理的企业、群众的投诉建议。

  政务内网系统的部署和实施,有效帮助了河西工商局、河西消协等执法监督部门实现了资源共享、平台化协作,从而降低运营成本,简化了百姓办事的流程,提升了管理效率,在辅助执法办公地同时,大大提升了工商局和消协的公众服务满意度。
  

  延展服务更贴心

  记者:那么,今后我们的无线城市还会有哪些延伸服务推出,前景又如何呢?

  许迪春:河西政府在大力建设“数字河西”、拓展“无线城市”的过程中还开发了许多高效政务管理、加快发展步伐的项目。今年,我区确定的光纤城区、云计算物联网、应急集群通信网和智能社区四个重点项目,都是无线城市的延伸服务。未来的河西,将变得更加物联化、互联化和智能化,城市生活的质量将进一步改善。人们可以随身、随时、随处地了解城市的变化,控制家中的电器,掌握各种信息,获得相应的服务。类似这样的“无线城市”项目还有很多很多,可以说是包罗万象、面面俱到。

  一个个生动的实例让我们看到了无线城市那诱人的发展前景和广阔的提升空间。当然,我们“数字河西”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我们要在继续完善、优化信息化应用基础环境的同时,进一步探索无线城市运营模式,丰富无线技术在政府和社会各领域的实效性应用,让科学技术真正的为我们的工作生活创造便利,形成更为成熟的“政企联动、共同合作”的建设运营模板。

  看到成绩让我们增加了对无线城市发展的信息,总结成绩则是为了更好更快的进步。随着信息社会的来临,畅通无阻的沟通将成为必然。随着移动通信信息化应用的发展,政务办公将摆脱空间的限制,而民众也可以在各种场合利用移动通信终端随时办理各种事务,节省时间与精力成本。从这个角度说,无线城市的未来发展有很广阔前景。一个高效、透明、信息化程度高的河西正在诞生,一个快速、便捷、政府服务性强的无线天津正在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