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没有纠错机制,丑闻、灾难频发,这给中国的企业制造了非常好的生存土壤,例如你可以安然地度过公关危机。霸王的CEO哭哭啼啼地哀叹“中国做企业真难”与事实违背。假如,“致癌”事件发生在美国,霸王估计倒闭了。圣元的“早熟宝宝”危机和霸王的“致癌”事件没什么区别,如果圣元发挥正常的话。
痛惜的是,圣元的发挥失常了。这不是个错误,而是一个灾难,圣元自己将自己拖入了沼泽。
8月9日14:34,圣元的公关稿件《专家呼吁科学对待奶粉与性早熟》在腾讯网上刊出。这是在处理公关危机中最普通的一个技术手段。错误往往诞生在普通中。这个文章竟然不是终稿:文章的第三段用括弧括着修改意见“请穆总再增加点可署名的专家观点,也请黄总加些可署名的文献内容,证明奶粉安全性。” 这样的文章被公众读到,那只有一个结论:圣元的奶粉的确有问题。圣元再怎么辩解都是无用的。——事实胜于雄辩。
根据虫子公共关系工作室的调查,这样的错误在公关的实际工作中很正常,也是经常犯的错误之一。公关部把稿件发给网站的记者或编辑,记者或编辑一般是直接就发布,不会看一眼的。偶然修改个标题以符合本网站的风格已是了不得了。这就是为什么不同网站出现相同标题、相同内容的稿件的原因。一个稿件的形成的流程是这样的:撰稿人员写出初稿——公关总监修改——公司高层审核。稿件会来回修改多次,有多个不同的版本。遇到粗心的公关人,会经常搞错版本。虫子公共关系工作室就看到过不少不是最终版本的稿子在网站出现。
但对圣元来说,此次的错误虽然可以理解,但不可以原谅。
祸不单行。8月11日,卫生部对此事发表的意见因为媒体有歧义的标题的而使圣元在沼泽中陷得更深。多家媒体的标题是《卫生部:奶粉不允许检出雌激素》。这个标题有多个理解,一卫生部认为奶粉中不能含有雌激素;二奶粉中有雌激素但检测机构不能说。公众多为第二种理解,而且认为圣元和政府机构合伙蒙骗,自然增添了对圣元的不信任。
公关危机的处理目前还是比较简单的,但深陷危机中的企业还是处理得如此凌乱,犯各种低级、幼稚、愚蠢的错误,可见企业对公关的重视并不够,理解的层次低,公关手段也很原始。所谓,训练不流汗,上阵就流血。欢迎转载,请标明出处虫子公共关系工作室http://www.przero.cn/post/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