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如棋:郭德纲无德,北京台无聊



当事件还只停留在郭德纲的弟子与《每日文娱播报》记者的层面上的时候,我觉得那是一场闹剧;当事件变成郭德纲利用博客与相声演出会场,宣扬自己的弟子是英雄,说北京台龌龊的时候,我仍觉得那是一场闹剧;当事件上升到北京台与郭德纲的博弈时,我于是觉得那场闹剧已经有点上火升级;当北京台开始封杀郭德纲的时候,我发现郭德纲已经玩过火了,北京自然也是在玩火,不过,离火高一点,不太容易烧着,而郭德纲已经被这场闹剧之火烧着了,而火上浇油者正是郭德纲本人。
我研究过历史与史书,集低调与无赖而大成者,非汉高祖莫属,在那场长久的与项羽的博弈中,刘邦本无任何资本,却能战胜不可一世的项羽,原因我觉得有两个字:低调。
当他无名时,有限低调,适度高调;当他有点小成就时,开始低调地宠络人心,招兵买马;当他有了自己一定势力范围后仍礼贤下士,这仍是一种低调;当他的羽翼丰满到使项羽的谋士警觉,并与项羽要密谋要杀掉他时,刘邦用他的低调躲过了那一劫,骗过了项羽,也就是流传后世的“鸿门宴”,从此刘邦与项羽彻底翻脸,拉开了楚汉相争的序曲,最终功成名就,建立汉朝。
而在臣子中多能善终的人中,以卫青为代表,这个人为人低调谦逊,在汉高祖,汉文帝,汉武帝时代能得以善终的高官大臣可以说没几个,但这个卫青却是最具有代表性一个,在其功名显赫的时候仍能低调为人,不骄横跋扈,实在难能可贵,更难能可贵的是,他还是皇帝的小舅子,还能如此为人。汉武帝刘彻可不是什么善主,在其一生中不知杀过多少人,却能让驱达奴,功高震主的卫青善终,与卫青平时的为人是分不开的,而汉景帝时代同样功高震主的周亚夫就没有那么幸运了,这也绝不是偶然,与其行事不够低调也不无关系,起因看似只他搜集兵器所至,其实与他不理皇家禁忌有关。
之所以搬出这段历史,是因为我一直认为,历史上枉死的王公大臣多与他们功成名就后行事高调,飞扬跋扈有关。
那么,郭德纲,一个靠大嘴成名的人,最后却也败在了大嘴上面,真可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北京台是公权机构的一种,我暂且先不论其是如何无聊了,但我来说说,郭德纲的无德与高调了,不论,北京台的记者如何“私闯民宅”,却都是为了工作,且从这个记者当过兵的经历来说,其道德败坏的可能性不大,为了工作,服从上级调遣去偷拍郭德纲虽不是无可厚非,却也不是大逆不道的事,从这一点上,郭德纲称其弟子为正义英雄的根据在哪里?况且,这个兵曾是特种兵,如果真动其手来,其弟子何是记者的对手,那只有一种可能,这个记者一直忍让,我也想有没有假摔可能,至重伤,我觉得这种可能性基本上没有,因为那时,郭德纲与北京台的关系并未恶化,且是“哥们”,成天一起吃饭,喝酒,记者如此做的可能只能是丢饭碗。
而且从郭德纲后来的诸多言行判断,打人之事,是实质上的事。不论,记者如何私入民宅,郭德纲弟子也是没有权利打人的,他能做的就是报警,等候民警处理,但郭德纲弟子不仅没有这么做,还动手打了人,动手打了人不说,还高调称是正义之举。
理由只有一个:郭德纲不知道自己是谁了。
这是成名后的一种自己膨胀也好,是一种一贯行为也好,郭德纲在这场闹剧中起了火上浇油的作用,如此行事不仅无德且表现得不智慧,以后郭德纲大嘴所说的多是没有直接关系的人,而这次郭德纲却是长期合作的伙伴。郭德纲的大嘴与智力没有直接关联,头脑也缺乏清醒。
而北京台一方,起先力推郭德纲,因为其大嘴以及大嘴后的名气能带来收视率,现在尝到了其大嘴带来的恶果了,有点因果报应的味道。
郭德纲是俗,北京台迎其俗,岂不更俗?
郭德纲无德,北京台纵其无德,现在火烧到自己头上,又不可纵其无德,封杀之,岂不无聊?

2010-8-10贾如棋于汉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