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十堰市委书记 陈天会
温家宝总理有言:“事不避难,勇于担当”。省长李鸿忠在省政府第二次全体(扩大)会议上指出:“领导干部必须有担当精神”。今年是项目年、投资年、拼命年,也是十堰发展压力空前、困难空前、挑战空前的一年。在非常时期、特殊时期大力倡导领导干部要有勇于担当的精神,意义十分重大。
一、什么是担当?
担当,简单地说,就是承担并负起责任,是人们在职责和角色需要的时候,毫不犹豫,责无旁贷地挺身而出,全力履行自己的义务,并在承担义务当中激发自己的全部能量。我们要把这种能量充分激发出来,去创造、去拼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角色,每个角色都有自己的担当。这种担当或从情感出发,或从责任感出发;或为亲友、或为家人、或为社会。担当是一种境界。在这个社会中,肯定有逃避担当、不敢担当的人。但是,对于我们各级领导干部来说,必须把这份担当变为内心深处的价值追求。担当是一种责任。不担当行不行?肯定不行!你是什么人,就要干什么事。对家庭负责,这是老百姓的担当。对于领导干部来说,除了对家庭负责,更还要对事业负责。担当更是一种自觉。没有自觉,就谈不上担当。满足于“推一推动一动,不推不动”、“抽一鞭子才动,不抽不动”,这就不是担当。就像农民挑担子、工人扛麻袋,左肩累了换右肩,这就是一种自觉的担当。担当说起来是一个很大的话题,需要很高的境界。其实,担当也很具体。就是扛起来!也许,担当就是兢兢业业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也许,担当就是回家后认认真真辅导好孩子的功课,尽到父母之责;也许,担当就是心存感恩给父母做上顿可口的饭菜,尽到儿女之责。对十堰的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来说,“工作上去,干部上去;工作下来,干部下来”,这就是我们对事业的担当。我们今天的作为,要经得起历史的评说,经得起群众的评说,经得起实践的检验,这是我们对历史的担当。做好吃苦、奉献、长期奋斗的准备,为十堰人民实实在在办一些事情,这是我们对人民的担当。让成功的人不骄傲,感恩于他获得的一切;让失败的人不气馁,还有从头再来的机会,这是我们对民众的担当。担当还是“一切立足于干成”、“勇于奉献、勤于工作、善于落实”,担当就是无论个性强弱,都有施展才华的空间,努力在十堰形成争先出发、各司其职,无私无畏、敢闯敢干,各尽其能、敢作敢为的全新局面。
二、为什么要在领导干部中大力倡导担当精神?
国际国内形势要求我们领导干部必须要有勇于担当的精神。我们应清醒地看到,国际金融危机继续扩散和蔓延,不仅本身尚未见底,而且对实体经济影响还在加深,其严重后果还会进一步显现。就国内而言,今年经济工作难度空前,可能是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确保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的落实,特别是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任务光荣而又艰巨。
十堰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诸多困难要求我们领导干部必须要有勇于担当的精神。第一是受汽车排放标准提高和金融危机的双重影响,以汽车工业为主导的全市工业增幅明显回落(汽车产业在我市工业中占据百分之六七十),企业订单减少、库存增加、资金链条吃紧,工业企业发展困难增多。第二是农业农村形势严峻,农业基础仍然脆弱,最需要加强;农村发展仍然滞后,最需要扶持;农民增收仍然困难,最需要加快。今年不仅有3.6万人要移民搬迁,而且有7万人待脱贫。第三是就业再就业压力较大,部分群众生活困难,社会保障任务依然很重。据统计,十堰2008年待就业大学生还有1384人,下岗失业待就业职工15750人,返乡待安置农民工14.5万人,生活困难群体,城市91266人、农村125326人。面对这些困难,作为各级领导干部,我们不去担当,还让谁去担当?!
十堰潜在的重大的发展机遇要求我们领导干部必须要有勇于担当的精神。在看到困难和挑战的同时,也要看到我市仍然处在加快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潜在的重大机遇和有利条件前所未有:国家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一系列扩大内需、刺激经济增长的措施陆续出台,有利于我们争取项目和资金,有利于商用车市场回暖(3年要建成15个民生工程,工业产值将突破1000亿);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新一轮农村改革发展的总体思路,加大了强农惠农力度,有利于我们破解“三农”难题,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丹江口库区及上游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即将出台、《丹江口库区及上游水污染防治和水土保持规划》正在修编、丹江口库区生态补偿工作已经启动,有利于我们争取更多优惠政策,加快水源区发展;境外和沿海产业加快转型升级、加速向内地转移,有利于我们招商引资,承接产业转移;省委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战略的实施,有利于我市突破性发展生态文化旅游业,打造旅游经济强市;“一个机场、两个码头、三条铁路、四条高速公路、五个电站”等一批重大项目的启动和建设,将使我市进入新一轮投资高峰期,经济增长的动力更加强劲。
十堰干部自身存在的亟待解决的问题要求我们领导干部必须要有勇于担当的精神。省长李鸿忠在省政府第二次全体(扩大)会议上关于精神状态问题、抓落实的问题、解放思想的问题、能力建设问题的论述,砭中十堰存在的突出问题。目前在我们十堰公务员队伍中,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中,确有少数领导干部安心不尽心,在岗不履职;有的缩手缩脚、畏首畏尾、瞻前顾后、思“迁”想“后”,在思想、工作和事业上不经心、不用心;有的心气浮躁,不必要的应酬多,分散了精力;有的能力素质不高,自己也知道有差距,但不思进取,得过且过;有的享受思想重,遇到重大事、疑难事、棘手事,要么绕道走,要么推诿塞责,不敢迎难而上,想舒服一点、安稳一点的多,敢担当的少。突出表现有四种:第一种是“盯着干”。就是盯着位子干,有的是职务有盼头,工作有劲头,反之,职务到了头,就觉得再没有奔头;有的是看到有个“位置”,就觉得是自己的,甚至还有的是吃着碗里看着锅里,如果没有得到这个“位置”,就埋怨领导不公、埋怨组织培养不够,工作起来泄气。第二种是“等着干”。就是按部就班,不推不动,上级怎么安排就怎么干,上级不安排不部署就不干;再就是消极等调整、提升,熬年头、混日子,安心不尽心,在职不尽责。第三种是“比着干”。就是在职务上盲目攀比,跟省、市机关厅、处级干部比,跟要害部门、实惠部门干部比,跟进步快的干部比,跟年纪轻的干部比,跟能力差的干部比,比高不比低,比快不比慢,比差不比好,比玩不比干。工作落实敷衍塞责,工作标准将就凑合。第四种是“就不干”。就是认为职务到顶、年龄到杠,感到是“船到码头车到站,占着位子慢慢干”。更有甚者是:“占着茅坑不拉屎”,当着“和尚”不撞钟。沉迷于吃吃喝喝、抹牌赌博、洗头泡脚、唱歌娱乐。有的同志就公开说,不用我,提不起来就吃一点、喝一点、玩一下算了。难怪有群众总结形容我们少数领导干部是:打麻将三天五天不累,喝茅台三瓶五瓶不醉,进歌厅三夜五夜不睡,干正事三年五年不会。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发聋振聩。
古人说:大事难事看担当,顺境逆境看襟怀。“狭路相逢勇者胜”。在机遇与挑战并存、风险与发展同在的关口,在非常时期尽非常之责,用超常之功作非凡之为,唯有勇于担当!
三、领导干部怎样才能做到勇于担当?
勇于担当来自坚定的信心。青年毛泽东曾经写下这样的话:“河出潼关,因有太华抵抗而水力溢增其奔猛;风回三峡,因有巫山为隔而风力益增其怒号。”面对当前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我们就应该有“因为有阻力所以更有动力”的激流勇进、奋力争先的意志和信心。去年9月24日,温总理在纽约与美国经济金融界人士举行座谈会时,曾斩钉截铁的说:“在经济困难面前,信心比黄金和货币更重要。”3月13日,温总理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答中外记者问再次指出:“首要的还是要坚定信心。只有信心才能产生勇气和力量,只有勇气和力量才能战胜困难。莫道今年春将尽,明年春色倍还人”。今年,我们把经济的发展目标仍然确定保持增长10%,就反映了十堰人民不屈不挠的信心。信心来自我们去年的实践。2008年难不难?大事多、难事多、灾害多,但十堰经济硬是在应对危机中保持了较快增长,社会事业在统筹协调中全面进步,城乡面貌大为改观,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全年实现生产总值480亿元,同比增长10%;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9.89亿元,增长27.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80亿元,增长2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0亿元,增长23%;利用外资4800万美元,增长16.7%;外贸出口1.8亿美元,增长118.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370元,增长10%;农民人均纯收入2841元,增长14.1%;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下降4.4%;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3%;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以内;市三届人大四次会议确定的主要目标全面完成。信心来自我们对形势的科学分析。今年,虽然挑战巨大,在保增长、保就业、保稳定等方面面临近年来最严峻的考验,但也机遇空前,无论是政策机遇还是市场机遇都前所未有。我们从加大投入中找到了希望,从拉动内需中增强了信心,从结构调整中发现了机会,从“一统三分”战略中看到了农业农村前景。宏观经济走向,看似逆水行舟,其实是顺风顺水,因为从上到下、从内到外,全世界全中国从来没有如此一致。信心来自我们信奉的哲学。老子说:“祸兮福之所倚”。列宁说:危险令人振奋,令人产生爆发的力。使我们精神焕发、力量倍增的原因,就在于对危险的认识。“危”中有“机”,“危”可转“机”。“危”是挑战,也是机遇。在汉语里,危机本身就由“危险”和“机会”两个词组成。这曾让美国前总统肯尼迪拍案叫绝,感叹中华文化真伟大,能把两个对立的东西统一起来。信心来自我们对十堰未来发展的科学定位。这就是市第三次党代表大会确立的“三大历史任务”、“六个战略重点”和“五城”发展目标。这是认识的新飞跃,实践的新探索,理念的新创新。也是顺应时代潮流,切合十堰实际,符合全市广大党员和全市人民意志的科学抉择。
勇于担当来自新一轮思想的大解放。解放思想是谋事、干事的逻辑起点,是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第一动力。只有开启思想的闸门,才能拓宽发展的天地。任何一个时期经济社会的改革发展,都离不开解放思想这条主线。越是发展困难大、矛盾多、任务重,越是要解放思想;越是发展成绩大、形势好、水平高,越不能放松解放思想,必须把解放思想置于万事之先。在一定程度上,思想解放的程度,决定了发展的速度!作为一名领导干部,能不能带头解放思想,思想解放到什么程度,直接影响到一个地方、一个单位的发展走向和发展速度。一提到十堰发展不够的原因,大家都在讲思想不够解放,但事实上不愿、不敢、不会解放思想的问题更加突出。表现在过多强调历史自然等客观原因,缺乏穷则变、后来居上的信心;过多依赖“等、靠、要”,缺乏励精图治、自力更生的斗志;过多习惯“一慢二看三通过”的工作方式,缺乏“敢于探脚试水”、“敢于第一个吃螃蟹”的胆量,甚至连外地已经在做的也缺乏“拿来”的勇气。在这样的心态下,何谈解放思想,何谈科学发展?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在新一轮的思想大解放中,担当和引领十堰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跨越。在这一过程中,要突出一个“闯”字。不说少说“不能办”,多思多想怎么办,不论发展条件多困难,都要置身担当思奋进;不论创业征程多曲折,都要冲锋陷阵往前冲。认准了的事,就要毫不犹豫地去做,义无反顾地去干。要高点定位,自我加压,以一种脱胎换骨、披胆沥胆的气度,以一种抢前进位、争创一流的雄心壮志,勇于探索,积极实践,干前人没有干过的事,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反之十堰的发展就辟不出一片新天地。要突出一个“敢”字。敢于向自己叫板,敢于向自我挑战,敢于打破条条框框,敢于干大事成大业。作为一名领导干部,只有无私无畏、敢闯敢干、胆识兼备,才能视野开阔、才能不惧风险、才能不断超越自我,创造新的辉煌。要突出一个“赶”字。解放思想不仅要见事早,更要行动快。只有这样,才能先人一步,胜人一筹,赢得先机,占得主动,不断开创科学发展的新局面。要突出一个“容”字。要允许失误,宽容失败,营造鼓励探索、支持创新的环境和氛围,坚定不移地支持和保护改革开放的先行者。只要是为了十堰的发展,只要是为了“兴利除弊”,就应当予以支持和包容。面对新一轮解放思想的大潮,我们更要放下包袱,轻装前进,坚信只要是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尽心尽力,最终会得到党和人民的肯定。
勇于担当来自良好的精神状态。勇于担当,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必须保持旺盛的精力、蓬勃的朝气、无限的活力和干事业的激情。精神萎靡不振,整天浑浑噩噩的人是不会做到勇于担当的,也是不可能勇于担当的。良好的精神状态,是开拓事业、成就事业的重要保证。同等条件下,工作效果如何,比的是精神状态;在客观条件有差距的情况下,能够取得相同的结果,靠的也是精神状态。良好的精神状态,是干事创业的“内动力”,是博弈较量的“软实力”。在客观物质条件已经具备的前提下,能不能推进事业发展,取得成功,精神状态往往起着决定性作用。各级领导干部良好的精神状态,又是社会的导向和风向标。“村看村,户看户,党员看干部”,各级领导干部要充分发挥“主心骨”的作用,敢于打硬仗,积极带领广大人民群众于困难中找到出路、于困难中找到办法、于无望中创造可能、于可能中办成事情。
勇于担当来自求实务实抓落实。邓小平同志说过,“世界上的事情都是干出来的,不干,半点马克思主义都没有”。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对于每一个领导干部来说,要实现预定的目标,兑现对人民群众的承诺,最基本的品质和标准是求实务实抓落实,最高的思想和境界也是求实务实抓落实。只有求实务实抓落实,才能推动我们的事业跨越发展。敢于负责是抓落实的前提。在抓落实中领导干部要敢于负责,否则就是失职。必须负的责,迎着风险也要担。不愿担责任,就不该当干部;不敢担责任,就不配当干部;不会担责任,就不能当干部。这就要求做领导干部的,凡重大工作,要靠前指挥、亲自上阵、带头冲锋、以身作则。不要在层层表态上做文章,不要在层层开会上兜圈子,不要在层层造势上动脑筋,而要在层层抓落实上见成效。确保每个步骤、每个部分、每个细节都到位。确定了任务、规划了目标、制定了措施不叫落实;开了会、发了文件、做了宣传不叫落实;许愿了、承诺了、甚至签订责任状了也不算落实;只有行动了、见成效了、达到预期目的了,才叫负责了,才叫落实了。锲而不舍是抓落实的条件。抓落实就要抓全过程,不能容易的就抓,难抓的就放,“硬骨头”就绕,搞半截子工程;抓落实就要抓全面,典型引路是抓落实的有效方法,但有的人往往只抓点、不抓面,以点代面、以点掩面,这是抓落实的大忌,应该以点带面,切实把主要精力放在全面落实上;抓落实要防止“灯下黑”,要对照上级的决策部署,自觉认领任务,确保上级决策的每一件事都有人问、有人管、有人抓,要把关注的热点、社会生活的难点、实际工作的薄弱点作为抓落实的重点,不留死角;抓落实还要抓到底,只有抓到底,把简单的事情一次又一次地重复做好,才能克服工作中遇到的各种困难,把复杂的事情办好,把难办的事情办成。无私无畏是抓落实的关键。如果一个领导干部前怕狼后怕虎,这也怕,那也怕,畏首畏尾,是抓不好落实的。要敢于碰硬,领导干部必须认真理解领会上级的意图,摸清具体实际,迎难而上,知难而进,因地制宜,创新发展,才能有所突破。要敢于牺牲,不斤斤计较个人得失。怕麻烦者,不抓事,最终误了事,领导批评,群众不满,结果更麻烦;怕碰钉子者,不揽事,结果是事事干不成,事事碰钉子;怕吃亏者,不干事,结果是一事无成吃大亏;怕得罪人者,讨好少数,结果是得罪了多数人;怕丢选票者,不敢得罪少数人,结果工作没有成绩,还要丢位子。孰重孰轻,值得每个领导干部三思。
勇于担当来自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当前,我们十堰经济社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在经济连续多年保持增长的同时,也凸现了一些矛盾和问题,环境压力增加,城乡、区域发展和居民收入差距拉大,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特别是持续蔓延的金融危机给我们带来新的挑战。在这种情况下,迫切需要我们的领导者切实增强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有的地方、有的部门、有的单位遇到问题,思路不清,办法不多,破解不了改革发展的难题,有的领导干部,遇到具体问题就无所适从,遇到突发事件更是束手无策。究其原因,就是能力和职务脱节,缺乏应对问题、处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省长李鸿忠指出,各级领导干部要突出抓好“八种能力”建设,即推动科学发展、应急和谋远、创造性工作、统筹协调、团结和谐、廉洁从政、化常为专和服务基层、服务企业的能力。在下大力提高李省长强调的“八种能力”的基础上,结合十堰实际,我们各级领导干部还要着力提高应付复杂局面的能力,牢牢把握工作主动权;着力提升破解发展难题的能力,在实干中特别是在勇于担当中增强本领;着力提高开拓创新能力,坚持用创新的思维、改革的办法、市场的手段去适应新变化、解决新问题、求得新发展;着力提高抓落实的能力,确保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重大战略部署和决策落到实处。领导岗位是能力席位。既然是能力席位,就要能者上,庸者下。谁最能胜任就选谁,谁最能干好就用谁。以低能而居要职,以平庸而获厚任,有悖能力席位的要求,绝不让人民的事业、十堰的发展耽误在庸官、太平官、懒官、玩官、贪官手中。“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化“危”为“机”,变压力为动力,在困难中找办法,在消极气氛中找到积极因素,在被动中找到主动,都需要担当精神。只有敢于担当,才能提高我们的能力。只要我们各级干部都敢于担当,勇于负责,就一定能够克服困难,开辟出十堰发展的新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