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续政策或将更严 房价之底无人可测


    4月17日,被业界称为“新国十条”的房地产调控新政正式发布以来,至今已百日,但大众期待的“巨变”并未如期而至,在住建部明确表态调控依然持续的坚决回应中,中国楼市仍迷雾重重。

    在新政后100天这一时间节点,受搜房网之邀,与世联李岩总、泰禾沈力男总、北大纵横闵昱总、我爱我家胡景晖总等同行一道参加了搜房博客"新政百日业内看市"主题论坛,以下是当天对新政百日的楼市百态的些许解读。
    从宏观目标层面看,这次房地产调控可以说是中国经济发展中“调结构”的其中一部分。现在大家都在讲国家经济促发展、调结构、保稳定。房地产市场最能体现结构和稳定,调的目的就是为了房地产市场健康平稳的发展。就力度而言,为何这次新政被认为是有史以来最严厉的调整?因为2009年到今年上半年,是有史以来房价增长最疯狂的时期,所以,对症下药,这一时期出台的政策也必定是有史以来最严厉的。至于房价暴涨的原因,诚然,房价暴涨源于供需发展不平衡的声音在业内也是不绝于耳,然而我认为推高房价的不平衡其实有很多,比如收入分配不平衡,这也是导致当前房价无法被群众接受、老百姓怨声载道的重要原因之一;还有资源配置不均衡、大中小城市发展的不均衡等等。
    尽管这次新政在一个精准的时间点上强力震市,但就效果而言,大面积普降并未出现。从开发商角度讲,不降价的原因一是价格波动牵涉前期业主利益,可能引发退房等诸多矛盾,操作可能性较弱,因此,除非是新开的楼盘,否则开发商很难有降价的勇气。
    第二个原因在于民生与经济的关系,众所周知房地产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重要性,这样的重要地位导致了它影响到很多的民生问题。国家既要考虑经济发展,又要考虑民生怎么解决,这一矛盾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房价下降。
    第三,是发展与结构的问题。生产制造型企业的利润率至多5%,企业的本质是逐利,房地产的高利润率,令诸多包括服装、电子等在内的企业也参与到房地产的开发中,众推之下房价自然走高。
    第四在于政策落实过程中,中央政府跟地方政府的矛盾问题,很多地方政府缺乏支柱型产业,长期依赖土地财政,政绩考核机制让地方政府无法轻易放下房地产。
    简而言之,新政起到了一定的效果,但并非立竿见影。根据对目前政策的理解与解读,我认为下一步政策可能会更加严厉。第一,从前段时间政策执行密集程度可见政府的决心之大。后续房地产市场只要稍一抬头政策也必然随之追加,虽然我们现在预想不到是什么政策,或者某一个政策细则的细化,但一系列系统的政策还是会出台。
    事实上,这也预示了未来楼市的走势,如果说上一个季度的市场行情是大家都在观望,或者各种利益体僵持的话,第二个阶段,价格上一定会有些松动,其实某些楼盘现在已经显现出一些迹象,当下,开发商一定要顺势有所调整,否则政策不会松动,而地方政府后续对于政策也会加强落实。
    此外,近期从各种数据了解到各个地方都在增加供给,供给结构可能将发生很大的变化。另一方面,从量价关系看,我觉得看房地产走势,首先是看量的发展变化,现在量没有了,下一步可能价格要松动,这是非常重要的指标,当价格降到一定程度,量可能马上跟着起来。
    而量价的变化也会牵动购房者的心理,大多数购房者都想抄底,对于自住型需求的购房者来说,建议大家不要想着抄底,底是抄不到的,房地产市场楼盘比较多,地段比较多,不像股市哪个跌得最低,看的很明了,这部分购房者应多关注项目信息,多了解一些搜房等媒体发布的指标,根据自己的能力或者自己的基本需求对楼盘多做了解,遇到适合的就可以出手,不一定非等价格触底,这个底是任何人都估摸不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