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在校园,遇上一个大四学生,她满面欣喜地说,她已拿内定。所谓“内定”,就是公司录用通知。她补充说,她拿到的那份“内定”是家观光酒店。我问酒店录用她的理由,据她说,酒店认为她学的国际关系,对接触、理解来自亚洲的游客有所帮助。
其实,扩大外国游客访日,已成日本国家最大战略之一。最近,菅内阁公布了一个未来十年日本经济发展战略,四大战略中就有两项与亚洲有关,其中一项就是“观光”。在不久的将来,观光产业将成为日本经济的支柱。近来,日本各地大学,纷纷开设旅游观光专业,据说,这些专业招生奇好。
经济高速增长时代,日本考虑的是,怎样向世界推销自己的半导体、电冰箱、汽车、电脑,今天,制造业中心已经发生转移,日本发现,以前发展中国家热心搞的旅游观光,其实十分赚钱,也十分环保。这才出现整个国家战略的转移。
这一两年,日本舆论已开始逐渐增加这方面报道,先是报道中国等新兴国家地区“富裕层”游客来日本消息,然后进一步报道,各个地方开展独自的国外游客招揽战略。这些报道,虽然有些过于渲染中国游客的消费能力,不过,比起前些年媒体充斥中国人“不法滞留”“游客潜逃”等消息,有些让人欣慰。
近日,NHK报道了日本某个地方制定独特招揽中国游客的节目。这个地方开设了通往上海的航空专线,并已成功组成第一个访日团。这个地方拿出的特色项目是糖尿病体检。据这个节目说,经济增长后,中国人糖尿病患者增加,这个地方观光当局与医疗当局配合,利用该地方剩余的医疗资源,拓展对中国沿海地区的医疗观光项目。据该地方政府首脑说,将来,不光是糖尿病,该地方可以开展癌症以及所有体检方面的旅游项目。
此外,最近国内中小学赴日“修学旅行”项目大幅增加,这也与中国独生子女政策有关。很多中年父母,可能并没有时间、经济余力到国外观光,但他们希望自己的孩子快乐,逛逛迪斯尼乐园,看些喜欢的日本动漫。这是教育类型观光发展顺利的原因。
从亚洲经济的角度看,这种赴日观光旅游,实际是亚洲新兴国家以及日本经济转型的结果。前两年,贺岁片《非诚勿扰》在国内热播,片中北海道绿色盎然的大地、清新的空气、壮美的自然吸引了众多中国游客。这种观光,对亚洲经济、文化交流与相互理解,意义很大。
但是,面对巨大的亚洲旅游观光市场,日本似乎还未做好充分准备。笔者以为,在意识、心理方面,日本应从以往仅仅是面对欧美的开放观,向全面的开放观转变。这就涉及一个日本人的亚洲观问题。
其次,对外宣传、信息传递不足。迄今为止,日本国内观光旅游,已经建立了完善的体系以及信息系统,但是,如何面对亚洲进行宣传,日本似乎还没有做好充分准备,也缺乏统一的信息传递窗口。
还有,开发亚洲观光市场的人才不足。例如前面说的那个日本地方,现在就面临各种资源如设施、人员重新组合问题。同时,日本方面,是否应该建立一定的旅游产品质量管理体系、价格体系等,也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对中国方面来说,也要认真对待日益增多的赴日观光旅游问题。以前国内曾有出国前各种礼仪问题培训,现在中国日益开放发展,似乎这方面已经省略。但是,另外一个方面,中国访日人员,虽然属于因私访日,也仍然牵涉日本国民对中国印象的问题。例如,不久前的一个夜晚,笔者在自己住处不远的街上遇到一个同胞。他以极其洪亮的声音打一个国际电话。当时我至少距离他有3、40米距离,却仍可清晰听到他的谈话内容,其中无非是一个商业细节,既没有争执,更不是吵架,但在不懂中文的日本人看来,这位同胞十分激动,似乎在骂架。
我们应该看到,今天日本吸引中国游客的魅力,往往是中国在经济高速发展中忽视了的领域。我们创造了世界最大的汽车产量却丧失了绿色屏障,我们刚刚步入小康却失去健康,我们把孩子脑子里塞满了各种知识却忘了满足他们的童心。
现在,尽管日本政府十分热心,但日本国内对中国观光者大量访日,也不是没有担忧乃至反对。同时,媒体如何报道亚洲邻国,也影响日本国民对这些观光者的态度。此外,如果要每年接受3000万外国观光者,日本还需要彻底改造目前的制度,促进产业结构转型。
要成为观光大国,日本还需要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