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100逆市再提上市 前景不甚乐观
提要:在国家的调控之下,全国的楼市陷入一片胶着之际,多次上市失败的阳光100再次逆市提出上市计划。这在给市场惊喜的同时,也让人不得不对其上市前景多一份忧虑。易小迪能不能在年内实现其资本梦,市场届时将给出答案。
自从2007年就传出要上市消息的阳光100,在错失了2007年和2009年两个最佳上市时间窗口过后,却在国家严厉调控的2010年再次表示争取将在年内实现上市。
然而,在目前市场一片惨淡之时,楼市正表现出量价齐跌之际,阳光100集团总裁易小迪却表示,公司正在准备赴港上市,力争年内完成IPO。
阳光100的这一举动在给市场制造惊喜的同时,也多少让人有点看不懂。那么阳光100为什么在上市折戟沉沙多次之后会选择今年冲击IPO?它的上市前景又将如何呢?
重启上市
5月中旬,易小迪再一次在媒体前坦承,今年将考虑赴港IPO的问题,而他在今年3月的时候也对外说过同样的话。而这也是阳光100在其公司发展历程上的第三次启动上市计划。
对于2007年就传出上市消息的阳光100,至今都还未IPO,易小迪也显得颇为无奈。
阳光100在2007年年底前完成了上市的评估准备工作,距离成功上市似乎只有一步之遥。然而2008年房地产市场形势的急转直下,令阳光100不得不在低迷的资本市场信心面前放弃IPO,等待下一个窗口重开的机会。而这一等就将近两年。
2009年下半年之后,内地房地产市场正处于迅速回暖阶段,包括恒大、龙湖等企业都积极备战赴港IPO。当年7月,易小迪也公开表示,阳光100“已经具备上市条件”,并会“综合考虑H股和A股市场”。这是易小迪第一次卷土重来。
然而资本市场似乎喜欢和易小迪开玩笑,阳光100在错过了2007年上市最佳时间窗口过后,又错过了2009年的机会。而且2009年房地产市场以及资本市场的繁荣让一大批民营企业成功登陆资本市场,却落下了上市心切的阳光100。
在经历了两次失败之后,阳光100变得谨慎得多了。在今年3月易小迪透露上市计划以后却无更多的消息发布。阳光100集团副总裁范小冲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只是表示,目前阳光100还只是在做前期的准备,正式的计划仍未启动。
阳光100集团品牌总监丁工在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也表示,目前关于上市没有更多的消息对外发布,公司只是在按部就班地准备上市工作。
“必须完成上市准备工作”
根据相关人士透露,在一次内部讲话里,易小迪指出,不管外面市场有多少不可预测的变数,今年(2010年)阳光100必须完成全部上市准备工作,“机会只会让给有准备的人抓住”。
早前,易小迪就曾经在多个场合公开表示上市不上市,必须要很从容地根据自己的发展需要,而不是仅仅为了融资去上市。而且易小迪最关心的是,不能为了增长而增长,上市不上市要根据公司的发展需要。“我们与股东的合作是要创造价值,而不是简简单单地融资。有增长的计划才会上市,而不是碰到困难才上市。”易小迪说。
为何在2010年阳光100如此坚定地计划完成上市准备工作?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分析人士认为,阳光100的上市计划既是迫于外部竞争环境,也有自身因素。
易小迪分析说,从企业来看,呈现以下几个趋势:市场份额加速向少数大品牌企业集中,企业盈利能力差距扩大,销售热点向二、三线城市转移,房价上涨过快,地王频出,地价上涨比房价更快。
2009年前20名地产企业实现收入达5231亿元,占到了全部市场总额的11.6%。易小迪认为,这一趋势还有可能继续拉大。虽然2009年盈利面很好,但就在上市企业之间的销售利润率差距也在迅速拉大,过去差距在一、二线城市之间,现在是企业之间拉开差距,住宅与非住宅之间毛利率拉开差距。
后发优势
易小迪认为,虽然近三年多来,阳光100的增速有所放缓,并落后于竞争对手的业绩,但这几年阳光100通过苦练内功积蓄了爆发的力量。“我们在市场上具有足够的竞争力去超越同行,而且由于房地产市场热点不断转移(向二三线城市),我们可以充分把握好‘后发优势’的机遇。”
阳光100是较早进入二、三线城市的企业。易小迪也曾表示,二三线城市是房地产市场下一个十年的热点。
重庆阳光100国际新城相关负责人也对记者表示,从目前全国房地产发展的趋势来看,二三线城市正是发力的时候。而且因为重庆的地位以及重庆阳光100国际新城在集团内的重要性,公司在2008时候就把合作方的股份全国买了过来,现在这个项目是阳光100的全资控股项目。
而且他还透露,该项目的两江一号在1月份开出来销售完之后,目前是无房可卖。等到下一期项目开出来大概是在明年一月份了。“所以这一轮国家调控对重庆阳光100来说可说是有利无害。”他并开玩笑式地说道,“如果不是调控那些购买高端房源的人可能就买其他房子了”。
根据阳光100上述负责人的介绍,重庆阳光100国际新城未来打造的产品和现在的相比有本质的差别,“几乎是彻头彻尾的高端产品,售价可能会在4万元每平方米以上。不过在品质上肯定要做到最好,做到物有所值”,他继续说道,“该项目主要不是考虑量和利润而是重点打造公司品牌的一个载体和机会。”
他同时还透露,阳光100的该项目总体量在140万平方米左右,而今才消化70万平方米,还有将近一半的体量没有开发出来。
不过,对于市场传言阳光100已经退出重庆阳光100城市广场的传言,上述负责人却表示,他不便透露,那是集团的事情。
丁工同样也对记者表示,他不清楚那个项目的情况。不过记者在路过该项目的时候,阳光100标志性建筑的红房子的名字确实已经改成了渝能·明日城市。
模式之辩
然而在阳光100上市几经沉浮后再提上市之时却遭到了市场对其发展模式的质疑。
在以二三线城市为主要战场的阳光100为了迅速做大规模,在2008年正式提出了“阳光100非控股直营”模式。该模式是在项目所有权与管理权分开的前提下,阳光100通过占有合作项目公司30%~40%股权,输出阳光100品牌和管理标准、流程和制度,由阳光100全权负责项目的开发建设和经营管理。加盟单位按照合同规定向阳光100置业集团总部按照项目销售收入的4%支付品牌许可和管理服务费。
这种模式对阳光100初期的发展可谓功不可没,可是在冲击上市方面却受到了市场的质疑。
“这种模式的弊端明显,尤其反映在上市估值的问题上。看似项目多,但由于每个项目只占其中小部分股权,导致最终资产过少,估值不足。同时,由于对项目并未控股,也会影响投资者的选择,会使资本市场对其的兴趣大打折扣。”有市场人士评论道。
更有评论毫不客气地指出,阳光100的品牌在目前中国的房地产市场上做得也不算太好,无论是它的这种模式还是品牌都很难受到资本市场的热捧。而且它和恒大、龙湖等企业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虽然恒大之前受到市场的诟病颇多,但是它的巨大土地储备和开发项目却非常受资本市场追捧。
然而对于市场对于阳光100这种模式的质疑,丁工毫不客气地向记者表示,那是有人胡说八道,那篇文章根本就没采访,稿子也已经得到了处理。阳光100的很多项目都是控股或者全资的,而且那些没有控股的项目也不会装到上市公司里面去。
那么阳光100的上市前景到底如何,这将等待市场给出最后的答案。
记录激动时刻,赢取超级大奖!点击链接,和我一起参加“2010:我的世界杯Blog日志”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