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把银行的风险转嫁给股民


  中国农业银行的千亿融资之旅刚刚结束,光大银行(中国第六大股份制商业银行)又紧急进入了上会发审环节,预计将在A股融资200亿元左右。超大银行接二连三的IPO和群体性的再融资,让投资者颇为紧张和恐惧,纷纷采取了“以脚投票”,从而A股市场中的银行板块成为全球估值最低的银行股。而银行股的“遭殃”导致整A股市场极为狼狈,让所有的A股投资者损失惨重。

  在旁人的眼里,A股市场的银行板块现在或许充满着投资价值,毕竟目前10倍左右的市盈率已经成为全球银行板块最低的估值,而且银行股A、H溢价率由最高时的75%跌到目前的-20%左右。如此巨大的估值反差,除了人们对各大银行疯狂“圈钱”的厌恶,其实更担心银行股集体“圈钱”背后的隐患,担心房地产泡沫、“信贷井喷”和实体经济领域隐藏的不确定性风险,担心这些风险捆绑了银行,然后银行通过股票市场将这些风险又转嫁给股民,让股民为泡沫和银行的不良运作埋单。从目前商业银行补充资本金的举动来看,投资者的担心其实并不为过,商业银行的错误正在由股民来承担。

  但如果从二季度末1.3%的不良贷款率(比年初下降0.28个百分点)和4549.1亿元不良贷款余额(比年初减少425.2亿元)来看,似乎中国银行业的不良贷款继续保持了“双降”态势,若再加上186%的拨备覆盖率,似乎中国银行业的健康指标已经超过了国际一流银行。但我们扪心自问,中国的商业银行是国际一流吗?我想,只有市值勉强称得上国际一流,经营、运作、风险控制、服务态度和自我盈利能力等离国际一流还差得不是一丁半点,最多算的上是个三流银行,只不过有行政护航、有“圈养”的利润、有存贷利差、有股票市场的“绿色融资通道”,才让中国的商业银行有滋有味和养的“有肥又大”。但是,中国银行业市场化改革的初衷绝对不是简单地“圈钱”和风险转移,而是要真正地改变中国商业银行宜官宜商的弊端和模糊的定位,但从目前的情形来看,上市的商业银行还在像以前那样与地方政府和国企“勾勾搭搭”,官员“拉郎配” 的贷款不在少数,目前只是经营指标变得稍微漂亮了,但其模糊的经营本质并未因股份制而变得清晰透明。

  拿拨备覆盖率指标来说,186%似乎已经彻底覆盖了风险资产,但是我们拨备是按照的信贷资产的五级分类来计提的,那些安全的资产未必安全。比如7.66万亿元左右的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打捆贷款,在今年6月30日之前都被划归在安全类级别,只象征性地计提1%的拨备,而实际上这些贷款仅有50%有担保,而其中有担保的大部分都是用土地、房屋等作保,一旦房价出现下降,则担保品的价值自然会出现不足。最可怕的是那些根本就没有担保的贷款和违规贷款,据银监会初步统计结果显示,目前融资平台中项目现金流能够覆盖偿还本息的贷款约有2万亿元(占比27%),抽样检查后,可作为正常项目贷款;第二类是第一还款来源不足,必须依靠第二还款来源覆盖本息的贷款,有4万亿元左右(约占50%);第三类为项目借款主体不合规,财政担保不合规,或本期偿还有严重风险(贷款挪用和贷款做资本金)的贷款占比23%(约为1.5万亿元),而同期银监会公布的整个银行业的拨备约在1.3万亿元,整个银行业的拨备也难以覆盖地方融资平台的窟窿,186%的拨备覆盖率指标显然是一个有缺陷的指标,事实表明那些划归在“正常类”(计提1%的拨备)的信贷资产往往不正常,那些信贷主体不明确的打捆贷款很有可能“有去无回”。因此,希望商业银行要提高自身的经营管理能力,要洁身自好。金融决策层和监管部门不要被这些漂亮的指标给迷惑了。

  从中国商业银行漂亮指标的制作路径来看,主要还是通过IPO圈钱和再融资来实现的。当巨额的资本圈来之后,总资产变大会把风险资产的比例变小,如此以来分母变大,分子不变,不良率自然会变小,而真实的不良资产或者潜在的信贷风险却在快速膨胀。比如,去年的“信贷井喷”还不知道蕴藏着多少风险等待释放,但从目前商业银行急急如律令的圈钱情形来看,风险和问题应该不小,只是这些风险正在向二级市场和股民转嫁。

  当务之急,应该减少IPO的行政供给,减少用铺摊子的方式来覆盖风险,一次性圈钱只能在短期之内让银行的抗风的资产变多,但根本改变不了不良的经营习惯,长期会浮现出更多的问题和风险。所以,要尽量培养商业银行自我化解风险的能力,比如在资本金不足时,应该适当收缩贷款,而非铺摊子和扩张,更不能将风险转嫁给投资者。

  如果行政化“供给”太多,市场“圈钱”太甚,管理层和上市公司往往会忽略市场与投资者的感受,行政供给的IPO经常不是投资者最想要的,而且行政配置资源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尤其在目前中国经济结构转型的关键当口,如果忽略市场配置资源的功能,一味地、人为地推动行政化的转型,不但会浪费社会资源也会贻误中国经济转型的时机。

  为了防止行政错配资源,减少股票市场的行政供给迫在眉睫。靠股票市场圈钱来化解商业银行的不良指标非长久之计。

本博客推荐一个不错的证券网站  点 击 查 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