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河南栾川汤营大桥垮塌事故


          解读河南栾川汤营大桥垮塌事故

    事故:724日下午520分,潭头镇汤营村伊河汤营大桥——该河段上下游4公里内唯一一座连接南北两岸的群众生产生活桥梁整体垮塌,桥上众多滞留人员不幸落入水中,已造成至少50遇难

   原因:大桥遭遇最大洪水,桥梁垮塌

    抢救:事件发生后,栾川县嵩县出动军民至少4000人昼夜拉网搜救。经过解放军驻洛某部舟桥团官兵、驻洛武警支队指战员以及栾川县、嵩县干部群众的昼夜搜救,救出1名落水群众,发现28具遇难者尸体,目前仍有13名群众下落不明。

   进展:汤营村及周边群众进行逐人逐户认真排查,反复核实失踪人员数量及身份。

   灾情

 (1)雨量大:722——2510时,栾川县降雨量达到234.8毫米。整个降水过程造成洛阳市被冲毁桥梁34座,洛阳市至栾川县快速通道等13条道路中断。

 (2)水流急:伊河潭头镇段遭受有历史记录以来的最大洪水冲击,河道行洪流量最高达3150立方米/

   经历:此次“大难不死”的幸存者李向红,浑身多处擦伤。涨水时,他和外甥等人在桥南看洪水。当时桥上挤满了附近的村民和来九龙疗养院的游客有近百人。一瞬间,我站的桥南侧最先垮塌,身旁的十多人全掉水里了。醒来时,发现自己被挂在下游 200米外的柳树上,当时水很大。

   反思:暴雨洪水造成人员死亡的主观原因,一是一些地方对山洪灾害防御知识宣传不够,基层干部群众防灾避灾意识淡薄,缺乏避灾自救能力,面对山洪灾害,束手无策。二是对山洪灾害防范和应对准备不足,预警和组织群众撤退、转移不及时。三是对有安全问题的危桥、险桥等公共设施,既没警示标志,发生洪水时也没组织人员把守,造成了群死群伤事故的发生。

   教训:此次事件的发生,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造成了极大损失,教训极为沉痛,能避免的事故要尽量避免,要切切实实以此为戒,防止类似情况再次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