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科普工作就是推进财富增长


人民网《科学文化:直面科普的衰落》一文指出:至少近十年来,传统“科普”类书籍一直是许多出版社的鸡肋——不出吧,似乎需要有这样一个种类;出吧,几乎没有市场。有少数受到学者的好评,但“叫好不叫座”,仍然不畅销,而且又几乎都是从国外引进的。

文章对“科普”类书籍遭到冷落的原因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分析。可以说,这是一篇发人深省的文章。

推进“科普”工作会给整个社会带来财富,无论是精神的还是物质的。

首先,会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诸如健身、养生、防病以及生活的方方面面,如果都能在科学常识的指导下,人们会少走多少弯路,减少多少浪费,减轻多少痛苦。

其次,会提高创新能力。目前,青少年缺乏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已经引起了很多有识之士的担忧。之所以会造成青少年缺乏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与“科普”工作不能与时俱进不无关系。

第三,推进“科普”工作会给社会带来物质财富的增长。现在“科普”类书籍遭到冷落,而那些五花八门的教辅书籍却长期以来畅销不衰,假如二者能够颠倒一下,效果会如何呢?从外国一些科幻大片的创富神话我们不难得到一些启示。

推进“科普”工作的益处还远远不止这些。

推进“科普”工作要靠政策引导和实际行动。眼下最好的办法就是采取措施推动“科普”走进校园,走进课堂,走进社区,走进部队。

当然,在推进工作的同时,要防止变味的“科普”,防止只为赚钱的“伪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