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华商报》一篇题为《陕西志丹县政府将减员200人部门副职最多2人》的文章报道,为了提高行政效能,志丹县政府启动精兵简政工作,将把原先800余名政府工作人员缩减至600余名,政府机构及其职能也将得到重新整合。
志丹县此次行政机构改革的亮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规定县政府不设秘书长、副秘书长。这应该是一次“革命性”的改革,不但能够更好地发挥县政府领导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也为今后遏制“文山会海”减少了一道障碍。二是规定不配县长助理,各部门不配领导助理。这是规范用人制度的一大进步,因为长期以来,“助理”就是个不明不白的尴尬职位,我在《副职如妻妾,助理如丫环》一文中已有表述。三是规定凡男年满52周岁、女满50周岁的正、副科级领导职务,均改任同级非领导职务,这就有效避免深圳大部制改革导致“1正12副”的笑话,也有效打破了“领导干部终身制”的弊端。四是县政府部门领导一般配正职1名,副职1至2名。这应该算是本次改革的最大亮点,这样的改革,将突破“官员臃肿、副职过多”等机构改革中无法逾越的瓶颈,对中国行政机构改革,将发挥标杆性作用。
过去,我们把行政机构改革的突破点,过多地寄希望于发达地区,以至于深圳大部制改革曾一度引起轰动,但深圳政府机构改革后,不少部门依然保留10名以上副职、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更是1正12副,如此“拆庙不减住持”的机构改革,显然成了“夹生饭”。即使机构改革实行“党政联动”而备受社会赞誉的顺德区,精简机构之后,最多依然是“1正5副”。
而在一个并不发达的省份,且多年受“周老虎”困扰的陕西省,竟不断出现突破体制藩篱的事件,对“转型期社会”的改革起到了极为正面的示范作用,其意义不可小视。此前,曾报道神木县推行的“全民医保”,解决了老百姓“看病难”的大问题,可以说是“中国第一号民心工程”。一个简单的道理就是,神木县能做,其他更多地区也能做。此外,作为西北地区欠发达县,吴起能够实行“全民免费教育”,其他地区还有什么理由让孩子“上不起学”?
陕西省这三个县在不同方面所进行的改革,之所以有可操作性,就因为改革的出发点是为了提高行政效能、减轻老百姓负担,真正体现的是“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这样的改革,虽然因损害了某些集团的利益而受到阻挠,但有强大的人民在作后盾。
希望类似的改革,能及时引起中央的重视,并尽快在全国推广,那将是国家之福、人民之福。
我的相关文章
副职如妻妾,助理如丫鬟
王荣不负众望,工商局在深圳谢幕
深圳拆庙不减住持,机构改革成“夹生饭”
顺德减2/3机构,最大亮点在“党政联动”
县政府1正11副,两年后继续在任仅5人
沾化15县长助理免13名,发改委怎么办?
20位副秘书长:职数“没有最多,只有更多”?
新闻链接
陕西志丹县政府将减员200人 部门副职最多2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