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电子商务与专业市场为何脱节调查


  广州专业市场成交增幅逊往年 在线商城有名无实

  广州专业市场“在线”升级已成为顺应现代流通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而眼下来看仍然困难重重。尽管现在政府和专业市场运营商们都对这一网络化进程投入了莫大的热情,但成效甚微。在日前由广州专业市场商会主办的“广州专业市场行业战略联盟大论营暨2010年第二届第三次会员大会”上,有业内专家就指出,多数专业市场建设的网站都不能满足电子商务需求,流于表面。

  广州市经贸委表示,将全力打造“网络商都”,已草拟了《广州市关于加快推进流通领域电子商务应用的指导意见(稿)》,正在广泛征求意见。其制订的目标就包括至2015年,广州要力争达到开展电子商务的商贸流通企业超过70%,年交易额10亿元以上的市场全面推广应用电子商务等。

  “三现”交易占多数

  传承千年的广州专业市场亟须转变商业模式已毋庸置疑。据统计,受金融危机影响,广州市去年亿元以上的专业市场有157个,比前年新增5个,成交额1809亿元,同比增长仅4.5%。从往年专业市场新增数到成交额的同比增幅,去年的成绩都明显逊于往年。

  广州市经贸委副主任王华俊表示,未来将是有形市场和虚拟市场结合的天下,而广州专业市场现在仍以传统的“三现”交易方式占多数,这与广州建设国际商贸中心的要求尚有较大差距。电子商务不但可以从根本上提升和改造传统交易模式,还可有效实现市场商流、物流分流,解决传统市场带来的交通堵塞、环境污染等一系列老大难问题。

  “广州专业市场的经营者多是房地产开发商,在过去三十年从实体经济上夺得了制高点。而现在要抢夺市场先机就必须夺取虚拟经济的制高点,利用互联网再次'圈地’。”阿里巴巴CEO卫哲认为。

  从企业方面来看,热情也不输政府层面。不论是已经成熟的市场和正在建的市场,都将推广电子商务视为必经之路。目前,也有多个市场已经建立起了自己的“在线商城”,但多数有名无实。

  有电子无商务现象普遍

  实际上,积极致力于渗透到专业市场的阿里巴巴去年也并未获得“丰收”。“去年广州有100多家专业市场老板到杭州考察了阿里巴巴,但到目前为止仅新塘牛仔城一家与我们合作。”阿里巴巴专业市场及展会发展总监王钢在这次大会上如是说。

  记者在阿里巴巴网站上也看到,其专业市场频道的首页上仅有新塘牛仔城和上海世贸商城两个市场挂在上面。而新闻类资讯也久未更新,仍停留在去年。

  王钢表示,这说明阿里巴巴去年的1.0版本不能满足专业市场的需求。他分析称,现在专业市场建站容易运营难。其团队研究发现,有电子无商务是普遍现象,市场往往建站后引不来商流。同时,建站后没有专业人员维护,使网站不具备交易、商务和信息展示功能。“以新塘牛仔为例,该频道今年1月上线后出现很多问题,因为运营团队不具备专业能力。经过我们派驻人员后,线上交易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王钢称,但是一天几千个订单接到后,其仓储和物流又跟不上,出错率非常高。

  市场商户兴趣不大

  与阿里巴巴合作的市场尚问题频出,其他市场自建网站困难更不言而喻。不过,王钢昨日也表示,阿里巴巴与专业市场的合作已在升级,不但要提供电子交易平台,引入商流,后续还要将运营和订单处理纳入到合作的范畴。

  但是真正的运营还需要市场商户的积极参与,否则有电子无商务的现象还是不能有效解决。十三行红遍天服装批发市场里的服装遍销全国各地,但记者在市场里则难以找到电脑的影子。在一楼经营女裤的沈先生就表示,没有开设网上商铺的意愿,“我们都是以走量为基础,对资金回笼速度要求快,必须现金交易。”他说这里的批发商都是小本买卖,即使是熟客也必须先由物流公司先垫付货款才能发货。

  还有商户也表示,现在兴趣并不大,大多数买家还是要实地看货,客流为王,否则现在铺租如此高昂,他们也不会宁愿“缩”在这小小的格子铺里面了。

  近五年广州亿元以上专业市场增长情况

  年份市场数成交总额(亿元)同比增长

  2005年99个780.5549.6%

  2006年116个1295.3947.7%

  (全部市场增幅)

  2007年118个138815.9%

  2008年152个————

  2009年157个1809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