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色之徒手记】绿色暗蕴丝瓜叶


丝瓜藤1.jpg

路边的围墙上爬满了丝瓜藤,丝瓜还未结果,蔓藤只见一朵朵盛开的黄花和一大片硕大的叶子被风吹得哗哗作响。这是一种平凡的植物,在仲夏之际,在农舍墙边,在沟中坎上,我们都能看到它拖着长长的青藤,伸展宽宽的绿手,一簇簇,一条条,盘着青丝,开着浓香的黄花,垂着细长的青果,到处滋生着,攀岩着,缠绵着。它太平凡了,以至于看到他们也没人注意他们,但它有一个美丽的名字,丝瓜。

undefined

丝瓜英文名:fruit of Towel Gourd, Suakwa Vegetablesponge

别名:天丝瓜、天罗、蛮瓜、绵瓜、布瓜、天罗瓜、鱼鲛、天吊瓜、纯阳瓜、天络丝、天罗布瓜、虞刺、洗锅罗瓜、天罗絮、纺线、天骷髅、菜瓜、水瓜、缣瓜、絮瓜、砌瓜、坭瓜。

丝瓜原产欧洲南部和亚洲西部,经“丝绸之路”从西域流布中原,经印度传入中国南方,而具体年代却不易寻考。明代汪颖《食物本草》中说,“丝瓜,本草诸书无考。”药书上始载丝瓜,见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丝瓜,唐宋以前无闻;今南北皆有之,以为常蔬。”其实,宋代对丝瓜已有记录。宋代诗人赵梅隐《咏丝瓜》“黄花褪来绿身长,白结丝包围晓霜,虚瘦得来成一念,刚偎人面染指香。”宋杜北山·《咏丝瓜》:“寂寥篱户入泉声,不见山容亦自清。数日雨晴秋草长,丝瓜沿上瓦墙生。看来这个普通的蔬菜还是很得诗人待见的。

著名画家齐白石老人也对此物情有独钟,有画为证:

 丝瓜(齐白石).jpg

丝瓜是我常吃的蔬菜之一,清淡可口。可我更关注的是它有天然染料之功能。前几年就做过染色实验。昨日在公司大门口见满墙的丝瓜藤碧绿欲滴,前几天大雨滂沱,这几天阳光充足,丝瓜藤伸展得更多了,真是给点阳光就灿烂。不禁摘下一些大叶子,拿回来做系统实验。重点在于寻找绿色。采用的纤维布有全棉针织布,真丝素缎,羊绒针织布四种。通过四种不同的媒染剂实验,在棉针织布上可得浅黄,浅粉绿,米色,米黄四色;在丝绸上可得黄绿,浅绿,军黄,土黄四色;在羊绒上可得黄绿,绿色,深土黄,土黄四色。究其绿色来看,在羊绒上最为理想,其次是丝绸。看来蛋白质纤维比较适合丝瓜叶染色。颜色不算很深,特别在棉上的上染率不高,一是有染料浓度不够的原因,二是还需要在上染率上下功夫,找到更好的上染方法。

丝瓜叶染色 副本.jpg

天然绿色染料,历来极难,虽说有资料记载最早染绿的植物是荩草,可那只是黄绿色,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绿色。古诗有“绿兮衣兮,绿衣黄裳”,估计就是荩草染色的,还有一种称为“中国绿”的冻绿,因一直没有材料试验,结果尚不可知。军绿是已经有了很多的染料来源,但一种植物染绿色,目前还只有丝瓜叶。

有人戏称丝瓜为“小家碧玉”。并非藏在深山人未识,就是身居闹市也无人知!昨夜,伴着丝瓜香气入梦乡,梦中再见满墙绿藤,星点黄花化作绿绸飞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