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要对“间谍案”轻描淡写?
“您是在最需要的时刻来到莫斯科的——你们的警察正在充分地施展本事,把许多人都关到了监狱里。”正当美媒体热炒“俄罗斯间谍网大案”之际,俄总理普京6月29日晚在莫斯科郊外的新奥加廖沃官邸会见到访的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对于普京这句半认真半开玩笑的表述,而克林顿支支吾吾地报以淡淡的微笑。
“说实话,大家不都在做同样的工作吗!”还没有等克林顿对前一句话做出实质反应,普京紧接着又若有所思、一语双关地说道。而当克林顿还没有参透普京这个“同样的工作”是指“派间谍”还是“抓间谍”之时,普京又调整语气说,“我希望这不会对两国关系最近取得的良好发展势头造成影响,所有珍视俄美关系的人都应该这样理解此事。”
就这样,克格勃出身并曾被派驻海外的普京在“三言两语”之中向克林顿谈起了美俄关系中眼下最棘手的问题——“美国接连抓获11名俄罗斯间谍”。细心人发现,与几年前发生的“间谍案”不大一样的是,白宫和克里姆林宫这次均表现出了以前并不多见“默契”,都在不约而同地强调“间谍是间谍、重启是重启”,认为此事不应影响美俄关系的“重塑”大局。
对于俄罗斯的“大度和超脱”,美国似乎也“心领神会”。事发后,美国白宫发言人吉布斯称,该事件不会影响美俄改善关系。他透露,奥巴马上周接待梅德韦杰夫之前就已知此事,但奥巴马在会谈中并未提及这件事。美国官员还表示,虽然被捕的俄罗斯间谍团伙拥有世界级间谍所需的一切,但他们在长达10年的间谍生涯中未曾把什么实质性的秘密送回莫斯科。所以,美国当局不打算以“间谍罪”来指控这11人。
记者发现,“俄罗斯间谍案”被曝光后,俄罗斯高层官员对此也是“三缄其口”。除俄外长表示“美方没有对我们做出解释,我希望他们会做出解释”之外,绝大多数俄罗斯高官都不愿意对媒体谈及本人对此事的看法。近日,俄记者多次试图得到俄总统外事助理普里霍季科、俄总统新闻发言人纳塔利娅、俄杜马国际事务委员会主席科萨乔夫等人对此事的深入评论,但均未成果。据知情者透露,俄罗斯高层似乎也想把这并不太愉快的一页尽早翻过去。
其实,情报工作在很多国家都是政治、军事、外交等工作的一种辅助,是体现本国外交政策的一种手段。很多国家都派了情报人员在别国活动,这是个“心照不宣”的潜规则,但何时抓间谍,抓后如何处理,是高调热炒还是低调冷处理,其中玄机值得玩味。虽然俄美高层都不想让这起“间谍案”给正在复苏之中的俄美关系带来新的不确定性因素,虽然俄罗斯人没有把这笔帐记到奥巴马头上,但一向不愿意“吃哑巴亏”的俄罗斯人对于美国“鹰派”打出的这记直拳又会如何应对呢?人们尚不得而知。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无论美俄关系如何应对这起“间谍案”,两国的“暗战”永远不会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