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管,必须以发展为前提


  

  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发布了截至到2010年6月底中国互联网发展基本情况的报告(http://www.cnnic.net.cn/uploadfiles/pdf/2010/7/15/100708.pdf)。在这每半年调查统计一次的例行报告中,照例有些鼓舞人心的好消息。例如,“截至2010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到4.2亿,突破了4亿关口,较2009年底增加3600万人;互联网普及率攀升至31.8%,较2009年底提高2.9个百分点。”又例如,“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2.77亿,半年新增手机网民4334万,增幅为18.6%。其中只使用手机上网的网民占整体网民比例提升至11.7%。” 网民数量的持续增长是网络业持续发展的基础,明年中国网民数量将轻松跨过5亿大关,预示着网络业美好的前景。

  

  

  

  但是,在每半年必报一次的常规统计指标中,有几个我在过去25份系列报告中从未发现过的反常数字,相当刺目,与整体趋势反道而行:我国域名总数从去年年底的1680万下降为1121万,降幅高达33.4%,也就是说中国网络业持有的域名在半年中三分之一消失了,回到了2007年底的水平,倒退了两年半。其中.CN域名从去年年底的1346万下降为725万,降幅高达46.2%,也就是说中国网络业持有的.CN域名在半年中将近一半消失了,回到了2007年中的水平,倒退了三年整。.CN在域名总数中的占比从80%降至64.7%。中国网站数量从去年年底的323万个下降到279万个,半年内网站消失了44万个,降幅达到13.7%。如果用个形象化的比喻,域名相当于网络世界的商业化土地,网站相当于在土地上开发的房地产项目。虚拟世界中土地的大幅减少,房地产项目破产连连。如果和过去几年域名和网站数量年增长率百分之几十的情况比,目前网络业的境况比上述数据显示的还要糟糕。这怎么也难以与网民数量持续增加的情况联系起来。需求越来越大,供给却越来越少,市场经济环境下不该如此啊。

  

  

  

  出于可以理解的原因,CNNIC非常牵强地解释了一下为什么域名和网站大幅减少。它说域名减少是有些域名有效期终止,却没有说明域名到期现象年年都有,为什么今年会有如此多的域名到期。它还说网站减少是世界性现象,而提供的数据完全驴唇不对马嘴。其实产业倒退的真实原因只要是关心网络业的人都知道,那就是去年年底到今年年初轰轰烈烈展开的网络整治运动。

  

  

  

  在吸取文革教训,发誓决不再搞任何运动,不折腾的中国,掀起一个网络整治运动当然要有它非同小可的理由。深层次的理由难以一言半语地说明白,但表面上的理由却是清楚的:扫黄打非。于是,一个网站只要被发现哪怕是一条信息一张图片涉黄,这个网站,有时是这个网站所在的服务器,有时是这个服务器所在的机架,有时甚至是这个机架所在的运营机房都有可能被停运,被查封,涉及的域名和网站被取消。年初进入运动高潮时,中国公民个人注册本土化域名(以.CN结尾的域名)的合法权利都被取消了。后来虽然有所松动,但个人注册程序之繁琐,也大大降低了从业者的兴趣,转而去注册国际通用的域名了。结果,在今年上半年,本土化域名少了600万个,国际通用域名反而增加了50万个,大量网站也转移到了国外的服务器上。

  

  

  

  运动的正面效果有多大很难说清楚,但运动的负面效果却是显而易见的。第一,互联网本土化的趋势受到了严重打击。本土化域名在网络世界中的数量严重下降(参见附表1),最好的省份降了近20%(福建,湖南),最差的省份降了88%(陕西),几乎被灭门。这也间接增加的今后网络监管的难度,可谓事与愿违。第二,互联网业发展的前景受到了严重威胁。到目前为止,网络业主流服务中规模化的公司(年收入过亿)不过20几家,与270万个网站相比是十万分之一的概率;能够健康生存的公司(年收入在千万到亿之间)不过200多家,是万分之一的概率。这就像一座产业金字塔,基座越大,宝塔尖才会越高越大。基座受损,整座金字塔也会倒塌。现在大规模的整治运动高潮虽然已经过去,但损失已经造成,业内气氛仍然十分压抑。很多潜在的损失会在未来逐渐显现。第三,产业风气大坏,急功近利者众,认真创新者寡。越来越繁琐严厉的监管,越来越说不清楚的游戏规则,越来越高企的运营成本,越来越看不清楚的产业前景,都使得业内公司不愿做长期的,创新的投入,使得中国网络业与世界领先水平越拉越远。

  

  

  

  监管是必要的,但监管的前提必须是促进网络业的发展。如果颠倒过来,为监管而监管,甚至以监管谋利益,不惜以产业萎缩和倒退为代价,事情就变得很荒谬了。一个不成长,不发展,甚至可能走向萎缩和倒退的产业有什么监管的必要呢?上世纪80年代中期,中国在经济特区是否应该存在发展产生了一个长达数年之久的博弈。反对者说,因为特区存在种种开放带来的问题,所以必须严格监管,甚至不惜取消特区。支持者说,特区有问题是必然的,开放会有各种弊病出现,但是,问题和弊病必须也只能在特区的发展中加以解决,倒退是没有出路的,一定要杀出一条血路来。幸亏特区支持者中有一位一言九鼎的邓小平,所以今天特区的改革开放方向成为全中国的发展方向,特区的问题和弊病未必完全消除,但在可控范围之内。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网络业,监管必须有利于产业的发展,在发展中解决和控制问题与弊病。简单一句话,发展才是硬道理,监管必须服从发展,阻碍发展的监管必须改变。

  

  

  

  附表1. 中国互联网域名减少情况

  
附表1. 中国互联网域名减少情况    

    全部域名     CN域名     .CN域名所占比例    
    2009.12     2010.6     减少%     2009.12     2010.6     减少%     2009.12     2010.6     减少%    
福建     1,191,797     1,075,975     -9.8     850,388     680,104     -20.1     71.4     63.2     -8.2    
湖南     429,936     271,291     -36.9     376,958     214,552     -20.9     87.7     79.1     -8.6    
其他     1,898,727     1,488,862     -21.6     1,871,890     1,459,880     -26.0     98.6     98.1     -0.5    
北京     2,960,600     2,319,472     -27.7     2,493,725     1,777,987     -28.8     84.2     76.7     -7.5    
湖北     360,061     247,427     -31.3     298,636     172,549     -32.2     83.0     69.7     -13.3    
江苏     661,777     501,740     -24.1     447,261     264,672     -40.9     67.6     51.8     -15.8    
辽宁     263,459     181,421     -31.2     199,910     101,528     -44.1     75.9     56.0     -19.9    
广东     1,639,609     1,211,749     -26.1     1,144,525     631,888     -44.8     69.8     52.1     -17.7    
                                                 
全国     16,814,809     11,201,900     -33.4     13,455,541     7,243,001     -46.2     80.0     64.7     -15.3    
                                                 
黑龙江     192,071     99,446     -48.2     162,128     68,919     -47.5     84.4     69.3     -15.1    
宁夏     22,736     16,755     -26.3     13,373     6,951     -48.0     58.8     41.5     -17.3    
山西     104,985     74,964     -28.6     73,309     37,746     -48.5     69.8     50.4     -19.4    
重庆     163,285     117,622     -28.0     126,571     64,316     -49.2     77.5     54.7     -22.8    
云南     71,979     46,415     -35.5     53,044     25,913     -51.9     73.7     55.8     -17.9    
天津     146,003     103,262     -29.3     91,728     43,928     -52.1     62.8     42.5     -20.3    
河北     317,036     253,538     -20.0     183,844     87,141     -52.6     58.0     34.4     -23.6    
安徽     171,045     110,782     -35.2     130,886     61,019     -53.4     76.5     55.1     -21.4    
甘肃     35,009     21,834     -37.6     25,913     11,694     -54.9     74.0     53.6     -20.4    
河南     277,049     214,566     -22.6     222,431     100,173     -55.0     80.3     46.7     -33.6    
广西     139,687     76,447     -45.3     112,129     49,432     -55.9     80.3     64.7     -15.6    
海南     74,574     50,929     -31.7     51,432     22,607     -56.0     69.0     44.4     -24.6    
吉林     108,742     66,936     -38.4     76,779     32,838     -57.2     70.6     49.1     -21.5    
内蒙古     53,244     35,876     -32.6     38,051     15,687     -58.8     71.5     43.7     -27.8    
贵州     84,090     36,952     -66.1     71,358     22,157     -59.1     84.9     60.0     -24.9    
浙江     1,586,760     806,391     -49.1     1,310,420     504,587     -61.5     82.6     62.6     -20.0    
四川     360,141     255,928     -29.4     242,836     97,951     -61.8     67.4     38.3     -29.1    
青海     17,189     13,334     -22.4     8,111     2,874     -64.6     47.2     21.6     -25.6    
新疆     44,534     26,604     -40.3     28,887     10,229     -64.6     64.9     38.4     -26.5    
上海     1,451,303     825,961     -43.1     1,048,726     368,164     -64.9     72.3     44.6     -27.7    
西藏     11,080     6,645     -40.0     8,040     2,518     -68.8     72.6     37.9     -34.7    
山东     1,180,977     448,231     -62.1     972,783     199,225     -79.5     82.4     44.4     -38.0    
江西     246,765     84,847     -65.6     213,009     45,036     -79.9     86.3     53.1     -33.2    
陕西     548,559     109,698     -80.0     506,460     58,726     -88.4     92.3     63.5     -28.8    

数据来源:CNN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