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创业需要让人安静、安心、安全的体制环境


   在德州接触的企业家、科技专家甚至地方政府官员,与我在中关村、无锡、深圳遇到的企业家、官员一样,总是提起创新创业者面临的三个困境:

   一是浮躁,全社会急功近利,浮躁,静不下心来做长期的努力。创新创业是需要时间的,需要持之以恒、需要百折不挠、需要废寝忘食、需要如痴如醉。尤其是在创新创业初期,默默无闻、需要耐得住寂寞孤独,坚持不懈而志向高远。但现在的中国人太实惠了,都想在短期内获得大收益,都想成百万亿万富翁,心静不下来。看来,中国经济发展的目标,中国人的生活目标是否定的太浅了,定的太势利了。人活着没钱不行,但不能只是为了钱,人还需要追求梦想、追求意义、追求比钱更重要的精神价值。如果没有这样一个社会目标,创新创业在中国是形不成气候的。所以我们的社会是否要安静下来,让每一个人能够静心。

   二是应酬太多,许多本来靠法治可以解决的合理合法的问题,现在都要通过拉关系套人情解决。每天的很多精力不能集中在做事上而是应酬上,成天吃吃喝喝不胜其烦,交易成本太高了。如何让大家创新创业时,能用最简单的程序、最快的时间办手续、在守法的基础上最少检查评比、最少外界干扰。所以我们的社会是否需要让大家安心。让复杂的人际关系简单化。

   三是 缺乏安全感,自己在拼命做事业,但是却总有不做事的人让你产生恐惧感、挫折感。背后手脚防不胜防。一些企业家经常收到这样的恐吓电话:当心,你的孩子在哪,我们知道。你的家在哪我们也知道。更严重的是,在体制不完善的环境中,什么是合法、什么是非法,界限模糊:如果不采取一些拉关系走后门的手段,事情办不成。如果采取这样一些手段,保不准超越法律底线。所以,即便把创新创业的事情做大了,做成了,也缺乏安全感。是啊!目前很多成功人士移民国外,是否有这方面原因。我们的社会太需要安全感了。

   目前缺乏安心、安静、安全的创新创业环境,可能是全社会的问题,是体制问题,不是那个地方的问题,需要从体制改革的深化去解决。

   一个社会创新创业的先锋是稀有资源,是高级人力资本,极其珍贵。如果他们缺乏安静、安心和安全,那对社会将产生诸多的负面和消极导向。现在报考公务员热、国有企业热、银行证券热是否反映了这种负面和消极的导向?

   为了中国建成创新型国家,让我们将依法治国,将体制改革的深化付诸实践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