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计人们很快将淡忘这两家公司:一是悍马,随着收购交易终止,通用汽车正考虑彻底关闭悍马的生产线;一是腾中重工,当这场惊天大收购烟消云散后,谁还会去关注这家偏居四川成都的此前就默默无闻重型机械生产商呢?
因为结果并不令人意外,在某种程度上显得已无讨论的必要。当去年6月,腾中重工收购悍马消息曝出后,我的看法就是,这场交易难以达成:“在中国,一桩过早张扬的交易,并被置于公众的显微镜下进行观察和热议后,这桩交易通常就离流产不远了。”(参见《环球企业家》2009年6月20日杂志《腾中收购悍马迷局》)
不过,值得一说的是,这桩交易仍留下一些谜题待解。
一是,腾中重工虽然经此一役,收获了超高的知名度和曝光度,但它仍然是一家神秘的不透明的公司。它的实际控制人到底是谁?它的财务状况如何?最初传出的5亿美元(后缩为1.5亿美元)收购资金从何而来?
二是,到底是谁动了收购悍马的主意,或者是谁策动这家公司发起这场收购?对接下来呈现的几乎一边倒的反对声浪,提出此空想计划的人,真的对此毫无防备?愚蠢至此,也可以说真是一个谜。
三是,到底是谁阻止了这场交易?中国商务部和发改委一直声称,未收到腾中重工收购申请文件。但在过去数月中,一度又传出腾中实际上提交了申请,但又被打回需补充材料。事实真相的一个可能是,按照流程,腾中重工应该首先向四川省相关机构——商务厅和发改委等提交收购材料,然后由后者向国家部门报批。谜团是,这些申请材料现在究竟被扔在哪个部门的抽屉里?既然没有看到申请材料,商务部自然无从批准或者否决。不了了之,正是解决问题的典型中国式智慧。
接下来看,腾中重工到底从这场闹剧中收获了什么。向一个国际品牌提起一场大胆的收购动议,的确是快速出名的捷径,但很难说现在的灰头土脸的结果让腾中重工由此获益。腾中重工一直没有很好地回答:它的确做好了准备,以完成这起并购和主导接下来的重生计划。公众只看到了粗略的概念和简要的想法(打造绿色悍马、工厂移至中国等)。从某种意义上说,现在达到的知名度,对腾中重工来说,是不需要的,奢侈的。因为它的产品并不面向普通消费者,也并不能增强它的既有合作伙伴、供应商和客户的信心。而且,也没有改善它的政府关系,反而给后者添麻烦。总而言之,对改善它既有的商业生态环境,毫无益处。
最后,我还好奇一点是,通用汽车方面,为何在此交易中相当“配合”腾中重工——一个显而易见的不合适的接盘者。或许通用汽车的确太急于甩掉这个已经锈蚀的品牌和资产了。
忘掉腾中重工悍马交易吧
评论
12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