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穿衣问题
电商公司如果是男装或者女装类的公司穿衣就成了问题。我有幸在两类公司都打过杂。到底穿什么?要不要买公司的衣服穿?基本上有两种状况。一种公司鼓励员工穿本公司的衣服。当然是可以内部价格购买。从折扣上就体现了公司对此类事情的支持程度。在我所从事的男装公司5折购买确实让很多员工自掏腰包买公司的衣服穿。。买到最后的结果是上百人的公司很多男同胞都穿一样的衣服上班。有时候跟老总穿的都是一样的。相当于一个流动的宣传模式。。。
还有一点就是对竞争对手的态度。某日开早会公司购买了一款竞争对手的衣服然后早会上有采购部门对此款衣服进行批判。。后来总结的结果是:比我们做工款式面料都烂的衣服都能卖这么火。。那我们的衣服没理由不热卖。。这种激励政策至今让我有点后怕。。。。。
25公司的展示窗口
我个人认为公司最好的形象窗口是两个点一个是洗手间上文提过还有一个就是仓库。像我所经历过的几个公司每天的出货量都是千单以上的碰到淘宝首页的硬广就是接近3000单以上的出货量。这样大的出货量对仓库的管理和整洁程度都是一个考验。在这个问题上需要高度的前瞻性。宁可停发货1-2天也要对仓库进行整顿。试想下如果日出几千单仓库依然干净整洁那是多么让人敬佩的事情。难道这不是最好的展示么?
26流程问题
有些公司特别是迅速发展期的公司。流程的建立是一种阵痛。要么狠心决心一定要把流程建立起来。权责分明。再细的环节都能找到源头。要么继续将就下去。将就下去的结果是提高沟通成本。到最后的结果是一件事情问了N个部门N个人都说不清楚。你做你的,我做我的。到最后部门间的矛盾就激化了。一出现状况就是你推到我。我推到他。。部门间就变成了敌人。。所以该上流程的时候必须上。流程建立以后也需要慢慢完善并且得到很好的执行。千万不能让流程也成了摆设。偌大的墙面挂着流程图到最后拿来作为参观用。。。
27 放权不能变成口号
有些公司提倡放权让大家作为公司的主人进行管理。但是到了实际工作的时候,就是另外一套。常常出现的状况是A部门主管请示老总 老总说去加油干吧 现在是你展现自己能力的时候了
然后做一样 老总就来干涉下 问东问西 然后明明已经确认下来的方案 被老总这一句那一句就变得面目全非了 对于像渠道部门这种以业绩说话的部门 好比业绩就是自己的恋人 正在缠绵时候 导演说咔。。那就继续调整酝酿。。。然后再次上阵 过了一会导演又咔。。。N次以后 演员就发飙了:这戏没法拍了。。。
28守诺言
作为一个公司的中层主管或者老总 必须守诺言 说出去的话就像泼出去的水 如果不确定的时候千万不要给下面的人出豪言 一旦诺言放出去 如果没有兑现 一次还好 多了下面的人就没有任何动力了
还谁替你做事 所以不要放空言 (虽然这很难,因为一般放豪言的时候自己也认为一定能兑现的)
29游戏时间
在下班时间,员工能在公司玩游戏么?我认为这个可以适当放宽。因为电商企业公司强度和压力是相当大的。试想跟公司的领导坐在电脑面前一直玩DOTA .CS或合作或厮杀。从某个层面会让彼此走的更近。感情自然也上去了。这里就是一个度的问题
30个性化
每个人都是不同的。作为一个管理者或者公司的上层有可能的话记得每个员工一些个性化的东西吧。当然这个需要时间和有心。比方说作为一个部门主管。平日里自然慢慢的会对每个人有不一样的认识。每个人都不一样。所以在大的管理模式下也需要差异化对待。。有个成语叫因材施教
31业绩目标的设定
每个月的业绩指标如果一块庄稼地 总希望到结果的那天丰收的越多越好。 所以有些公司在制定业绩指标的时候总有点过的思想 明明一个月预见基本就在400万左右 非要设定600万 到最后每月25号了 就开会把业绩指标下降或者完成百分之80吧。。。。何必呢。。完成百分之80对下面的销售人员来说没有任何意义。当初设定个合理的业绩指标完成了大家都开心。
32售后问题
电商公司到最后拼的就是售后了。在产品差异化日益缩小的今天。提倡客户体验的当下最后拼的就是售后问题。当然要真正意识到这个问题不是所有的公司一开始就把这个问题提上议程的。很多公司客服部门跟售后部门经常是头重脚轻的现象。客服部门越多越好。售后几个就觉得饱和了。因为客服是直接产出业绩的。售后就有点像搽桌子的味道。。当然要意识到售后的重要性一般就是发展到订单上去后客户投诉变多。然后业绩慢慢下滑。然后恍然大悟 哦原来我们一直不重视售后 这样是不对的。但是当业绩日益上升的阶段很多公司高层看着业绩曲线一天天在上升 你跟他说售后 得到的回复是:现在业绩每天都上升 客服都忙不过来了 哪有更多的人分去售后啊 。。。。呵呵。。。所以一般要痛过才知道原来是这么疼
33 转变角度
我们一直都是顺向思考。。。我们很难逆向思维。。我们有时候逆向思维。。。但是我们逆向思维以后又回到了常态 这里要提出的就是我们要经常逆向思维 我们要把逆向思维体现在公司各个部门各个环节 从客户角度出发 最好变成一种习惯 比如仓库发货慢了 我们要提前想到投诉会随之而来。在包裹里放入致歉信把负面影响降到最低点 比如说得到差评除了我们做好解释工作 我们是不是需要考虑提前这些问题是怎么来的 为什么我们发货慢 ---- 找到原因了---- 我们搞预售对预售到货时间估计错误 ---采购部门没有及时反馈给客服部门---这里面牵扯到很多东西。权衡利益调整预售时间。
34 预售问题
接着上面。。到底要不要搞预售。。预售确实有很多方面的好处。。首先预售是一种尝试性销售可以让公司的采购风险规避到最低。试错性销售模式对于很多以快速轻型销售的电商公司而言确实效果显著。。当然凡事都有两面。。对预售的时间 应急预案 都要有个统一的协调 制定不同的方案 比方说A预售时间延迟的情况 电话解释工作 主动道歉 让顾客第一时间得到信息---记得顾客有知情权 采购部门联系工厂 能发到公司多少就先发多少 把负面因素降到最低 B如果预售期跟实际到货期差距比较大的情况下 除做好上述工作 页面速度进行调整 要么下架 要么把到货期 调整 页面上道歉信息 这里不深究只是打个比方 经常听到很多同行反应:最近我们公司搞预售搞的大家很累啊。。该死的预售害死人了 。。。。不要习惯性预售 不然真的万劫不复
35数据问题
这年头电商公司对数据的重视可谓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就派代里面关于数据分析的帖子实在是太多了。一般电商公司发展的初期对数据的敏感性不高最多也就是今天的销售是多少,赚了多少。。。还有种现象月销售额千万的电商公司居然公司里面看不到数据。。没人分析数据?当然有。不过只是个别人在分析数据。下面的人最多也就知道个淘宝的后台的数据而已。不要把数据变成决策层的事情。让大家都分享数据。重视数据不是一个人的事情。让数据深入到每个人的日常工作中。细分数据。比方说把退换货都细分到每个客服。这时候我们就会发现某个客服的退换货率高于其他人很多个点。。那这个时候就需要重点去分析了。她对产品不了解还是她工作态度有问题。又比如客户咨询量与下单数-转定率的多少也能够看到客服的实际问题。 退换货数据分析细分到质量问题。颜色问题。尺码问题的比例,就能很好的给采购部门进行一定的采购帮助与调整。诸如此类让相关部门每个人都清楚关于自己的数据。而不是几个人在那边分析。往往最好把数据直接的给相关的部门相关的人意识到实际问题 。
36 阅读
服装类电子商务企业设计部门,采购部门需要大量的国内外当季杂志。这点很多电子商务公司都实行的比较好。但是其他部门就基本没有任何阅读的刊物了?其他人也需要阅读?中层领导需要管理类的书籍特别是电子商务类的管理书籍。团购一些优秀的书目定期举行阅读分享会。普通员工细分到各个部门也需要阅读。鼓励阅读。阅读可以让人静下心来。每个月出去吃吃喝喝我倒是觉得买些书更实在。。
37少谈贡献
电商公司很多提倡贡献。。要么直接写进公司理念要么间接的表达这层意思。何谓间接的表达.比方说管理层对准时下班的员工产生反感。有些经常加班的就各方面重视。不管你下班在公司具体做什么。反正管理者的思路基本是晚上还在电脑前的都是好员工。又比如基本每个公司都实习单休。(当然更好的一些的都是双休+法定假日)有些公司对不休息的员工给予工资上的重视。凡是休息时间上班的员工照样按平时上班算工资?这条款值得深思。
我以前所从事的一家电商公司。下班以后看你还在电脑前。那时候的总监就过来让我回去。不要加班。。。我心里非常异样。。所谓该休息时候就好好休息该上班时候好好上班。效率是第一的。
38促销活动---爱心捐助
这年头很多电商公司把爱心捐助跟促销联系在一起。比方说一个订单捐一元到几元不等给灾区。这年头哪里都受灾。。要么地震。然后一张偌大的店铺首页地震受灾地区的儿童。要么干旱偌大的一张开裂的庄稼地 要么是希望小学 要么是被大雪覆盖的受灾区 最后来偌大的一张捐助数额图片 你到底是捐助还是作秀?把捐助搞成这样真的不伦不类 当然了捐助本身是值得肯定的 但是做法值得商榷
39 忧患意识
电商圈风云突变 有些B2C平台说倒就倒比方说千寻。。倒闭前几天收到相关内部员工的提醒 :不要给我们发货了。。这公司快不行了现在很多人都已经走了。。公司现在半瘫痪状态了
又比如那个XXX快递公司 月结的半月结的公司 少的损失几千多的上达几十万 到后来快递公司内部人拿不到工资拿客户的包裹往家里送 顾客收不到货 围堵公司 一塌糊涂
某日某个大型的活动 公司订单从500单飞到4000单 发货发着突然发现公司特制LOGO纸盒没了。。。正好接近晚上7点 打电话联系 最后搞到一批纸盒 高价买来 然后公司把纸盒纳入库存数据
预留一定数量的纸盒 跟采购商压缩纸盒采购到货时间 吃一堑长一智 但是每次都摔一跤这个成本就太高了 所以没事就想想最坏的事情 说不定就又找到个漏洞
40 每天见到最多一个面孔?
电商公司做服装类的见到每天大家见到最多的是谁?是公司的模特。。。每天见到。。可能的话让他(她)出现在大家中间吧。。因为帅哥美女都是大家的最爱。合影留念都蛮好。(此条纯属娱乐)
41 摄影
其实电商公司员工年龄层次都是比较年轻的。有些电商公司的摄影也喜欢耍大牌 只拍模特 从来不拍自己的员工 但是我曾经有一个打杂的公司的摄影就特别喜欢拍公司的员工 N多张笑脸留在了记忆中。多好的事情 重视每一张笑脸 不管已经离开的或者在职的 这些面孔都为公司的发展做了一点点贡献 记住他们 有些公司还弄了笑脸墙 蛮好
42模拟考试
有些电商公司还组织模拟考试 考谁?考什么科目?
比如一个客服培训好以后正式上线接待客户 这个时候公司会组织一次考试 一般一个部门10几个人同一时间段M该考生 问产品信息 问快递公司 问退换货处理方式 问乱七八糟的问题
装单纯 装野蛮 装复杂 怎么难弄怎么来 但是客服一般都不会知道 因为这个是秘密
还比如全公司举行一次危机事件模拟 比方说当天某款衣服到货时间延后 各个部门处理流程 比方说某款产品已到货好几天但是未入库 各种状态下各个部门具体一步步怎么处理 然后点评
多搞这样的活动 各个部门的协调性就有质的飞跃 马上就能发现问题 也让大家更清楚流程的具体操作 对各个部门的权责分工更深刻理解
43发泄场所
电商公司电脑辐射很大。每天大家都对着电脑 接不完的电话 一天下来身心疲惫再所难免 客服部门 售后部门更是如此 售后部门天天被客户骂 投诉 碰到有些无理取闹 野蛮的客户 有些新来的MM都哭了 最近 康康公司跳楼也跳得厉害人家搞了个发泄室 其实电商公司针对某些部门也可以同样采用这些方式 客服部门可以用部门经费买些零食 吃零食有助于缓解压力 (听说是这样)具体怎么操作具体看 有心就一定能让员工缓解些压力 很多客服都会抱怨:这不是人干的工作 有些客服 一面嘴上臭骂 一面打字:对不起 亲 。。。。。。。
44 剥削模式
凡是公司 都存在剥削 无非就是轻重而已 传统行业剥削比较常见 电商公司的剥削就相对隐性一些 往往有些电商公司的剥削比传统行业更厉害 这不是危言耸听 确实是这样 比方说仓库盘点 几千平的仓库几十万的衣服 晚上开始盘点到早上6.7点 一个月盘几次 真的很可怕 有些电子商务企业客服工作时间每天超过15个小时 QC部门一个人每天QC400多件衣服(衣服经过漂染其实对人体很有伤害)诸如此类的例子 千万不要让电子商务企业走向传统企业的剥削模式
45重视员工的QQ签名
电商公司的员工在我看来很多都是很可爱的 为什么怎么说呢? 有些员工喜欢用QQ签名发泄工作中的不顺心 经常可以看到N个版本 诸如:万恶的顾客怎么有这么多变态的人啊(一看就知道是客服部门或者售后部门的员工写的)业绩啊。。。什么时候是个头啊(一般是渠道部门的同事)我变成了抠图机器(一看就知道是设计部门抠图的员工) 诸如此类 部门主管应该重视这些细节 往往这些是员工超负荷工作下的一种发泄
46重视内在
很多电商公司非常重视产品的外在细节 从摄影(单反相机镜头都是肯下血本)模特都是找相对有知名度的 外拍场景动不动就去国外 设计部门设计一个比一个优秀 包装一个比一个大气豪华 但是很多公司却不肯多在产品上下力气 一般服装类的公司的衣服单体成本都控制在百分之20-30左右 如果能把重视产品外在的力气用在产品本身那路就会越走越长 有些公司的产品往往销售业绩还是比较一般的 但是产品本身的评分是相对来说很高的 这样的公司能走下去 因为有产品的竞争力 回头客就不会少
47 对于参观的问题
有些电商公司对来公司参观的人不管是什么样的人都持欢迎态度 记得有次有个客户来参观 我们总监在老总的示意下 吃饭 陪去本地的景点参观 虽然没谈成合作但是让我感觉很舒服 开放的态度自然会越走越宽 有些公司对参观坚决持否定态度 除非比自己公司名气大的 小鱼小虾一律都不允许参观 美其名约公司有很多机密? 相对比较搞笑的事情就是HR经常招一些同行的间谍来公司上班 让人捧腹
每个公司都是从小鱼小虾走过来的 忘本很危险
48公司文化
其实这两篇帖子都包含了很多公司文化的细节 公司文化的建立不是一朝一夕的 只要肯用心 只要肯吸收 有些东西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开放 包容 慢慢就会形成自己的特色 这些外在的附加值 比多几百块工资更重要 也是形成公司向心力的基础 让每一个员工充满一种自豪感 这种自豪感的建立就是公司文化的体现 很多电商公司在电商圈都是非常知名的 但是一个奇怪的想象就是公司内部员工一点都没有自豪感可言 外面的人这么说的:你们公司很强大 产品太有竞争力了 你们公司前景让我们很羡慕 内部员工的写照是:我们公司这么强大么?我怎么不觉得?这些现象就是公司没有形成自己的特有的公司文化 自然员工也不会有自豪感可言
49离职的艺术
作为一个打杂的 作为一个电商圈的人 不可能在一个地方呆好几年 当然不是全部都这样的 一般呆1-2年就算久的了 当然有些B2C巨头的老员工都服务公司十几年了 所以作为很多喜欢自称为打杂的人总要选择自己的未来 离开所在的公司 这个时候离职就需要加上那么点艺术 什么才是艺术呢 就我个人而言 做好工作的交接这个是前提 把工作全部透彻的交接好 整理好工作的相关资料 让交接的人能最快时间上手 然后整理好自己的办工桌 如果是住在公司提供的宿舍 打完好卫生 迎接下一个来公司的新员工 跟公司要好的哥们朋友 吃顿散伙饭 去酒吧喝一口 然后安静的离开 就这是我字典里的离职艺术 为什么要这么做呢?因为我们热爱电子商务 我们热爱这个圈子 要想在这个圈子混 很多人都是转个弯就碰到了 这样事情大家应该深有体验 所以为了自己的职业前景 漂亮的离开 去下一个地方寻找自己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