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是要通胀,还是要通缩了啊?


“到底是要通胀,还是要通缩了啊?”我的朋友问。

  要回答这个问题,就要先搞清楚几个问题。

  1、什么是通货膨胀:即在纸币流通条件下,因货币供给大于货币实际需求,也即现实购买力大于产出供给,导致货币贬值,而引起的一段时间内物价持续而普遍地上涨现象。其实质是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供远小于求】。通货膨胀在现代经济学中意指整体物价水平上升。

  2、什么是CPI:消费者物价指数(Consumer Price Index),英文缩写为CPI,是反映与居民生活有关的商品及劳务价格统计出来的物价变动指标,通常作为观察通货膨胀水平的重要指标。

  3、M2(广义货币增速)=名义GDP+通货膨胀率

 

  在中国,CPI中并不包括地产和股票等资产价格。可见, CPI不等于通货膨胀,或者通货膨胀并不一定立即导致CPI上涨。但货币的增量发行一定导致通货膨胀。但是这个通货膨胀到哪里去了呢?答案是到资产里面去了。在全球化大生产的今天,工业品的产能是可以快速提高的,但是资源确是有限的。因此当货币显著增加的时候,特别是这些货币最终主要流入机构和少数富人阶层的口袋里后,并不能立即表现为对工业品和日常消费品的需求激增和供不应求。但却表现为资产价格上涨和对奢侈品的需求增加。以我国2009年M2为30%,名义GDP9%估算,通货膨胀率应该是20%以上,但是CPI目前仅仅勉强为正数,那么资产价格的上涨绝对超过20%。但资产价格的上涨并不是无关痛痒的。一方面,这必将导致社会贫富的严重分化,使社会断裂为有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另一方面,资产价格的上涨最终会通过成本提高和需求增长两条途径传递到普通商品价格上,从而推升CPI。这就是中央为什么开始提出控制通胀预期的原因,因为通货膨胀实际已经以资产价格上升的方式来了。如果不加以控制,则必将传导到CPI上,当实体经济不景气的时候,就会产生滞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