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兰来了,又走了,仍未见东风。
和往次一样,标致雪铁龙集团(以下简称PSA)总裁菲利普·瓦兰这次来中国的行程又是极尽低调。要不是6月22日,在PSA中国举行的“2010全国儿童交通安全训练营活动”启动仪式上意外的亮相,外界知道瓦兰中国之行的恐怕不多于三个人。
自去年6月1日上任以来,这可能是瓦兰第六次或者第七次来华,用他本人和上述三个人交流时的话来说,“我几乎平均每两个月就来中国一次。”
这一次,瓦兰似乎想把低调贯彻到底,意外亮相却早有准备的鲜有回答媒体提问,并且对此时来华的行程和目的只字未提。
只是,一个全球总裁来参加中国部门组织的效仿宝马举办的一次小活动,瓦兰之行又跟低调有点相悖,个中缘由耐人寻味。合理的解释是,恰好赶上这个活动,被中国部门拉来做个秀。
即使瓦兰和PSA中国没有透露瓦兰此行的任何行程和目标,媒体还是挖出了瓦兰和长安集团董事长徐斌、总裁徐留平进行深入交谈的细节。
其实,瓦兰此番来华目标仍然是落实与长安汽车集团合资一事。与长安高层会面是行程安排之一,另一个更重要的行程是亲赴原哈飞(现隶属长安)深圳基地考察,这里将是PSA与长安合资公司的生产工厂。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一个全球总裁对合资中国事倍躬亲,足以显示PSA对中国市场的重视。按理说,合资工厂选址这类细节的事情远轮不到他亲自来考察,应该是低他几级属下做的事情。
但事实上,详细了解了瓦兰全部行程会发现,这些都不是瓦兰此次来中国行程中的亮点,瓦兰此行最大的亮点是“低调”。“低调”得没有任何与中国另一个大汽车集团东风汽车集团——过去十几年PSA在中国最重要也是惟一的合作伙伴会面的安排。
时值东风汽车集团人事调整接近尾声、新任总经理人选呼之欲出的关键时期,熟悉中国市场的人都明白,这时与东风高层会见,是重修旧好,畅谈美好未来的最佳时机。毕竟新领导上任描摹新未来是人之常情。
况且,还有一个前提是,PSA与长安只是合资在即,新车型、新计划出炉仍需一段时间的等待,短时间内能够帮助PSA实现销量,抓住中国市场快速发展机遇的还是合作多年的东风。这里有PSA旗下标致和雪铁龙品牌成熟的合资公司、成熟的产品、成熟的生产线。
目前尚不清楚瓦兰这样安排的真实原因。不过,从过去几次瓦兰来中国的经验来看,“忽略”东风已经司空见惯。至今已经披露出的瓦兰中国之行中,只有两次在相关新闻中隐约提及到与东风的会面。
一次是去年6月30日,就任总裁不足一个月的菲利普·瓦兰来到中国。媒体对于这次之行普遍的报道是“瓦兰此行除了了解中国市场外,其最重要的目的就是与东风方面的会面,以缓和与东风的紧张关系以及加快标致系列产品的在华投放。”对于这次会谈,瓦兰曾多次提及。是其重视中国市场、重视东风的“代表之作”。
另一次是去年11月,在“东风雪铁龙C5下线暨神龙公司第二工厂投产仪式”举行前,“湖北省省委书记罗清泉与东风公司总经理、党委书记、神龙公司董事长徐平,PSA标致雪铁龙集团总裁菲利普瓦兰就如何进一步加快神龙公司发展进行了亲切会谈。”当时瓦兰是否与徐平单独畅谈,没有明确的报道出来,只能设想进行了“亲切会谈”。
再之后便没有更多的消息。耐人寻味的是,至今在媒体报道中、网络上都难觅PSA和东风一把手——瓦兰和徐平的合影照。而且在瓦兰主动放风“我与东风汽车总经理徐平商定,每年神龙汽车要有两款新车型问世,神龙在国内的市场份额要达到5%。目前神龙第三工厂的建设正在考虑之中。”时,对于神龙三工厂,东风始终三缄其口。
其实,PSA与东风之间剑拔弩张的关系早已不止停留在猜测阶段。在PSA在中国寻找第二个合作伙伴,与哈飞签署合资框架协议的时候,甚至,传出东风不满欲兼并哈飞的消息,后因长安重组新中航汽车业务,此事才告一段落。
或许瓦兰此次行程安排有其特别的用意,只是外人短期难以理解。
不过,一个很明显的事实是,中国汽车政策允许一个外资在中国有两个合作伙伴,而但凡在中国拥有两个合作伙伴,且做得好的,例如大众、丰田等,都是能在两个合作伙伴间把握得游刃有余,最终形成协同效应。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统计,2009年的中国轿车市场,法系轿车的市场占有率只有3.61%,远远落后于日系车的24.85%、德系车的19.25%、美系车的13.01%和韩系车的9.60%。
PSA在中国的表现已经落后于其他跨国汽车公司,要想在中国这个竞争空前激烈的市场取得更大的市场份额,PSA应该学习大众和丰田。
在最近这次行程中,瓦兰意味深长地向媒体表示:“我以后每隔两个月就会到访中国一次,这样也能定期与东风、长安集团进行沟通。”
希望这是一个好的开始,下次瓦兰中国之行不再“低调”。
记录激动时刻,赢取超级大奖!点击链接,和我一起参加“2010:我的世界杯Blog日志”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