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位主席的监管观


  两位主席的监管观

  在2010陆家嘴论坛上,中国银监会主席刘明康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尚福林分别作了经验分享,值得一读。

  刘明康主席从持续提高银行业的监管有效性的几点总结上,来看待金融变革。银监会成立七年多来,一直致力于构建有中国特色的银行业有效监管体系,目前已经取得了明显的进展,并且经受住了这场国际金融危机的考验。主要观点为:较强的风险吸收能力是全球银行业、金融机构持续稳健经营的重要基础。在监管标准方面,中国银行业卓多监管要求是全球最为严格的。所用的监管工具应当简单有效,不应该过于追求复杂而不管用的模型,不应该过多的依赖和迷信外部的评级。

  这就是说,中国的金融监管符合中国国情,实用、有效,具有创新性,而且在全球最为严格的,并且经受住了这场国际金融危机的考验。从他讲话中“提高银行业风险吸收能力的三点经验”、“推动银行业金融机构强化自身建设方面的三点经验。”、“推动银行业体制、机制建设的三点经验。”、“秉持科学监管理念方面的三点经验。”详实的内容,我们看到中国金融家的自信!看到银监会为我国银行业科学发展和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作出实实在在的贡献。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尚福林就“优化金融市场结构,更好地发挥资本市场的功能,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发表观点,尚福林主席表示,将进一步深化改革创新,培育和完善市场化运行机制,推动形成有利于市场稳定健康运行的体制机制,增强市场的效率和活力。“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需要进一步优化融资结构。”、“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需要稳步推出与实体经济相协调的金融创新。”、“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需要充分发挥金融系统的合力。”、“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需要循序渐进地提升金融服务业务国际化水平。”尚福林在论坛上表示,随着市场的逐步深化发展,一些新的情况出现,比如说企业并购重组过程当中,有一些内幕交易等情况,上升为市场监管的一些主要矛盾。

  关于资本市场为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尚福林主席作了深入详细的说明,有广度和深度,也有新的理念,中国资本市场主动适应新情况、新形势和新变化,进一步深化改革创新,培育和完善市场化运行机制,推动形成有利于市场稳定健康运行的体制机制,增强市场的效率和活力。加强和改进市场监管,及时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尚福林主席特别提到“企业并购重组过程当中,有一些内幕交易等情况,上升为市场监管的一些主要矛盾。”这将会引起资本市场各方的的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