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资本市场承载力更重要的


 

 

资本市场是金融市场的一部分,它包括所有关系到提供和需求长期资本的机构和交易。长期资本包括公司的部分所有权如股票、长期公债、长期公司债券、一年以上的大额可转让存单不动产抵押贷款和金融衍生工具等,也包括集体投资基金等长期的贷款形式

 

中国的资本市场从上世纪90年代正式启动以来,在起起伏伏、跌跌撞撞中走过了20年。近年来,为完善资本市场基础建设,先后进行了深化新股发行改革,启动创业板,创设融资融券和股指期货业务,使市场承载力有了极大的提升。2008年、2009年极其困难的情况下,内地资本市场融资额达到8862亿元,为中国企业在逆境中谋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但是,客观来说,中国的资本市场除承载力得到较大提升外,市场基础建设、运行健康状况还是远远没有达到应有的水平,仍存在很多不容忽视、影响资本市场发展的深层次问题。如一些企业通过造假骗取上市资格,IPO定价机制不规范、不科学,二级市场存在内幕交易,企业信息披露失真或提前泄密给关系人等等。如果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承载力越大,带来的风险和隐患就越大。因此,必须着力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严把融资、再融资的准入条件关,确保融资安全。对初次申报发行或申请再融资的公司,必须在申报资质、财务报表、盈利能力、分红情况等方面严格把好关,确保资料的真实性和信息的对称性,杜绝通过虚假申报材料骗取上市资格的行为发生,确保企业融资、再融资安全和投资者的利益。

 

规范融资和再融资行为。要制定并细化融资和再融资的规则、程序、频度、规模和标准,从政策上、制度上、操作上规范融资及再融资行为,要根据投资者的承受能力建立科学合理的IPO定价机制,严格监督执行,防止企业过度融资甚至恶意圈钱,维护融资和再融资市场的稳定,减少市场的起伏和震荡,保持住投资者的投资信心和热情。

 

及时公布融资所筹集资金的投向和使用情况。企业要严格按照融资和再融资申请报告声明的投资方向和项目使用所筹集的资金,并及时向投资者通报项目进度、资金使用情况和其它相关事项,使投资者能够及时、准确、翔实地掌握资金的动态,监督企业新建、扩建项目的进展情况和经营行为。

 

努力提高投资回报。证监会对企业融资项目的收益率应有一个基本的要求,并建立完整的投资项目评价体系,对融资和再融资项目进行动态全程监管;科学、综合地评价企业的业绩,细化分红规则,确保投资者的投资收益;建立有效的约束和激励制度,促进融资企业质量的全面提高,并努力提高市场的透明度投资回报水平,增大对投资者的吸引力。

 

严厉惩处融资企业的违法违规行为。建立健全资本市场违法违规活动快速反应机制提高案件查处效率和反应速度;加强监管部门与公、检、法等司法机关的协作配合,严厉打击资本市场犯罪行为,追求案件办理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建立上市企业退出和赔偿制度,对恶意圈钱、随意变更筹集资金的投资方向和用途、披露虚假信息、进行内幕交易、暗中操纵价格、损害投资者利益等行为严厉惩处,限制其融资或再融资,对性质恶劣或屡犯不改的坚决实行退出机制,造成投资者损失的,还应承担赔偿责任;及时披露违法违规案件调查情况,以震慑不法,警示投资者,实现打击与防范的有机统一。

 

营造一个健康的资本市场比增大市场承载力更显得重要。只有健康的资本市场才能真正形成投资吸引力,才能增强投资者的信息和热情,才能真正发挥市场良性融资的功能,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建设小康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