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票制,在各种反对声中继续我行我素,继茂名后,肇庆成了广东省第15个征收年票的地区。按照珠三角发展的思路,很快,广东省21个地级市将全部实行年票制,然后地区之间互认,最后全省互认。也许用不了多久,在广东某一隅的车主你,就都要“被年票”,为广东另一个角落的地区城市道路建设做贡献了。
在被年票的车主中,农民车主无疑是最吃亏的群体。
在农村,农民用车,一般以货车,或者小型客货两用车为主。车对大多数农民而言,并非代步的工具,而是生产的工具,家有果园的,可以用车拉几袋肥料过去,等果子成熟了,也可以用车把水果拉到市场上去卖。因此,农民的用车范围很大程度上被限定在家、市场、农场这三角区域内。年票互认范围在扩大,而农民用车的范围却被限定,年票互认优惠,与农民并没有太多的联系,特别是广东偏远地区的农民,如果年票一旦因为互认范围扩大而提价,首先受损的也是农民。
广东各地的年票收费标准中,车型的划分与每款车型的收费数目都十分混乱,很多地区因为担心城市居民反对声音过大,都纷纷把私家车的收费调到一个较优惠的档次,而农民用车又再次被遗忘。在茂名,微客与商务轿车收费标准竟相差1000元,只因微客比商务轿车多一个座位;在肇庆,农民常用的非营运轻卡与营运轻卡一样价,但后者过收费站的次数可能要远远高于前者;对比各地年票收费标准,轻卡、微卡、微面等农民常用车型收费都要远远地高出一截。
各地年票制的推出,不仅没有考虑农民车主的便利与实惠,甚至还变相取消了原先的优惠,例如南方农村报去年曾报道了《茂名推年票制变相取消绿色通道》(2009年12月3日头版)。
据媒体报道,在广佛肇年票互认后,今年“五一”期间到肇庆的游客多达103万人次,同比增长18.6%,实现旅游收入2.52亿元,同比增长24.8%,“其中以自驾车出游的游客为主,约占总人数的八成”。在这一串数字面前,不得不感叹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但在这个人群中,又有多少是农民车主?
实行了年票,自然要取消次票,相关部门的理由也很简单,收费站都撤了,次票已经无法再收了,以往一年路桥费远低于年票的农民车主,就要为一年路桥费高于年票的城市车主埋单,因为公路局不可能做赔本生意。为了能逃避高额的年票,肇庆、茂名很多农民车主只能选择到广西入户。
打开百度网页,输入“年票制”,可以搜索出60多万篇年票制的文章,持反对的态度文章鳞次栉比,其中不乏一些掷地有力的文字。但舆论的压力仿佛没有对相关部门造成任何触动,“被年票”依然在继续,农民车主吃亏也还要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