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探汇改的影响和用心


此次在2005年汇改基础上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人民币汇率不进行一次性重估调整,重在坚持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看看这模拟两可的说辞,明眼人就知道人民币升值是虚招,比打压房地产价格来的更没有实质内容(见笔者早期文章《政策调控是凶狠的“假摔”》)。


        突然冒出汇改消息据说是受到来自美国压力,在G20峰会做个姿态而已。因为美国国会叫嚣中国人民币不升值,会把中国定为汇率操纵国,对中国产品征收20%的进口关税,中国政府给予缓和紧张关系而做的政治手势。其实美国征收惩罚性关税也是谎言,征收了中国的进口税,那么墨西哥、印度、东欧、东南亚,将近30亿国际产出供应者的提供如何抵挡?美国也只能叫唤,人民币升值不能解决他们的债务危机问题,真正对美国有利的应该是扩大出口,人民币升值对他们的好处也就基于此,美国改善贸易关系获得顺差,中国取消进口税比升值更有效,两家吵得欢实际还是公不离婆,称不离砣。寄望升值等于寄望一场政治秀!


        当前汇改不可和2005年启动的汇改同日而语,从2005年到2009年,人民币升值20%,股市指数大涨6倍,得益于欧美经济的繁荣外需泡沫化,现在欧美国家满身是蚁,对中国产品能抵触就抵触,能挑剔就挑剔,中国升值只能自害自身损害工业。


        平衡国际收支在人民币升值预期最低的时候提出来不失为一招妙棋,但市场千万不要误解了人民币就此会大幅升值再度押宝房地产价格,房地产股已经在此前大涨三天,报复性反弹20%,但终究还是会回归到一个区间震荡中去。没有实体经济支撑,没有人民币实质性地升值,赌房地产价格是相当危险。


       为什么这次汇改不会导致大幅升值呢?看看过去和现状:从60年代开始日元升值从350兑换1美元到80兑换1美元,升幅达到360%,但日本制造业产品照样横行全球,当时只有日本的制造业可以独步天下。90年代随后东南亚兴起中国兴起,现在非洲、南美和东欧都在对外产出,30亿人加入制造业和中国竞争,中国现在面临的压力比当年日本大得多,不要说360%的升值,就是升值幅度超过5%都足以引发大批工厂倒闭外迁。中国政府必然是很小心地控制人民币升值幅度,放弃盯住美元实际也是好策略,表明了中国不愿升值的意图。而且美元上升期被动对欧元升值的压力反而减少——如果欧元进一步下跌,推动美元指数上涨,中国政府甚至有充分的理由让人民币对美元贬值,既然欧洲债务危机还没有消除,那么美元指数创新高时,中国改盯一揽子货币,相对美元人民币是不升反跌的。我感觉人民币问题上中国走赢了美国,如果市场真的高兴,应该为中国调整经济结构的决心高兴,而不要为升值高兴。


        姿态做好了,决心也体现。政府的本意是振兴工业,保有中国的制造业竞争力,维护就业稳定,绝对没有放开升值之意。大家有升值预期也是好的,这样一来我们的企业会很紧张,尽快找到提高产出效率始终保持国际竞争力,市场想来想去,还是回到低碳新经济中去了,基本上与我的预期没有二致。(转载或沟通请联系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