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言集纳(三十五)


 

 

短言集纳(三十五)

 

1、读范书林《“非常态”的历史纠葛

——近代中国的半殖民化与近代化》

 

读后评论2009-12-23 12:31:35

读了你关于社会“常态”与“非常态”的两篇文章。

就中国与西方对比,大约还是类似下述提法较为客观地反映了两者的重大差别:明后期至鸦片战争前,中国虽然也有资本主义萌芽,但数量微小,发展极缓慢。——由此实际上可以作出推论:假若没有西方列强的侵入,中国社会自身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演变既非常缓慢,也不会属于“常态”的或较正常的演变。而西欧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演变则快得多也顺利得多。但由此决不可能得出以下结论:中国自身不可能演变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一些中国学者或准学者就是这样认为的。

半殖民化的纠缠。半殖民化的刺激,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要求,而半殖民地秩序的确立与殖民侵略势力的不断深入,又严重地阻滞了中国社会朝向近代化的正常迈进。实事上,中国近代化的蹒跚步履,每前进一步,既远离了中世纪一步,又偏离了社会发展的正常轨道一步。正是由于半殖民化与近代化之间的这种复杂纠葛,造成了中国近代社会发展的非常态结果。(引自范书林文章)——这样的提法,实际是以往较权威的看法或学界较普遍看法。但我以为,或许类似以下提法更客观:西方列强侵入中国,以巨大的外力使中国快速演变为畸形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这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近代化方式,并且终究会走向列强主观愿望的反面。

范书林留言2009-12-23 16:21:42

先生对在下拙文的关注,先生所提中肯并严谨,愿多多赐教!

 

2、评蜀人三只眼贺子珍预言江青会害死毛泽东》

 

从个人角度讲,贺子珍由选择毛泽东到后来的闹翻并离之而去,完全是她应有的权利,无可非议;从历史的角度讲,贺子珍当年不肯与毛泽东妥协,才使江青能在后来呼风唤雨,而这也正是贺子珍后来的最大遗恨。但真实的、既成的历史是无法追悔的。一定程度上可以解脱的理性思维是:即使没有江青后来的罪愆,中国也难避免一段时期里极左的盛行,因为那首先是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而毛泽东1956年后的极左思维也决非起因于江青。

2009-12-25 11:13:21

 

3、评荆林波中国经济为什么被俄罗斯迅速超越?

 

荆林波(中国社会科学院财贸所副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日志原文20091224

BW中文网讯,俄罗斯在叶利钦时代,一场史无前例的革命给俄罗斯的经济带来重创,然而,普京接掌政权后,俄罗斯的经济很快走出困境,朝着国富民富的目标大步前进,其发展变化令全世界惊叹更令中国汗颜。2007年,世界银行发布了二份极具震撼力的报告。第一份关于俄罗斯经济状况的报告指出, 俄罗斯经济增长是符合穷人利益的经济增长。第二份报告涉及中国,中国在2001年至2005年间,中国经济以每年10%的速度增长,但13亿人口中最贫穷的10%的人口实际收入却下降了2.4%

俄罗斯的经济增长,始于1999年,从1999年至2006年,年均增长约6%,经济总量增加了70%。然而, 俄罗斯人的工资和人均收入却增加了 500%,扣除通胀后,人均收入实际增长超过了200%。八年间,俄罗斯的人均实际工资和人均实际收入的增长速度,比人均GDP的增长速度,高出二倍。俄罗斯的老百姓,实实在在地分享到了经济增长的成果。当下,俄罗斯人平均月工资10800卢布,约合人民币3650 元。其中莫斯科人均工资最高,目前人均约 2万卢布,折合人民币6700元;与中国接壤的远东地区最低,月均工资在950010000卢布(人民32003360)之间。实际工资增长大大超过GDP的增长速度,只是俄罗斯人分享经济增长成果的一个方面。

读后评论2009-12-25

无论是着眼于经济学还是分析实际经济问题,这篇日志都太混乱了。

1、其中关于中国的人均工资收入的增长明显低于GDP增长速度,无疑是重要的。但对于这一点,中国的理论界或实务界目前已经形成了共识,确实也极须改变此种现状。

2、就如一位网友已经指出的,俄罗斯的人均收入本来就比中国高。因此,所谓俄罗斯超越中国,逻辑上和实际上都无法成立。目前俄罗斯的整体经济水平无疑仍显著高于中国。

3、文中说,1999—2006年间,俄罗斯人均实际工资和人均实际收入的增长速度,比人均GDP的增长速度,高出二倍。”对此,有必要作出具体说明。因为,文中提出“人均实际工资”“人均实际收入”两个概念,而不是常用的“人均工资”“人均收入”,这就少不了具体解释。如无较特殊的原因,“收入增长比GDP增长速度高出二倍”,经济上怎么可能长久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