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投资VS世界杯


基金投资VS世界杯

  举世瞩目的2010南非世界杯开战已经进入小组赛第二轮了。看着看着,忽然发现世界杯与基金投资竟有十分相似之处。我在这里晒晒,看看有没有一定道理。

  我们为什么宁愿任由“股票下跌”这个“魔咒”掏空我们的口袋还看世界杯?这与基金投资的道理基本相同:基金是受人之托代人理财,我们投资它就是相信它的投资才能强于我们,即使它给我们带来了亏损。而足球杯,甚至连我这对足球一窍不通的球盲也看到天昏地暗,道理只有一个,我们自己不能踢,但它是情感之寄托,希望自所在,喜怒哀乐之所倚。

  足球粗看起来仅仅是两阵对法,其实不然。世界杯赛程分为预选赛阶段和决赛阶段两个阶段,决赛阶段又分为小组赛、复赛和单淘汰赛,最后才能决出冠军。在这整个过程中,谁能出线谁能获取冠军是一个充满变数的过程,换一句话说,世界杯赛你不是跟一个球队在战斗而是跟所有球队在斗法,这与基金跟整个市场进行的博弈异曲同工。

  足球之所以这么吸引人,它的魅力之一在于你永远不知道下一个胜者是谁,即使在赛前某支球队的夺冠呼声多么地高。就犹如法国队,就在阿内尔卡骂主教练多梅内克被轰出国家队一天之后,法国队昨日再爆内讧。据球队领队、法国足协官员瓦伦丁说,法国队球员集体罢训,他本人也已辞职。这只是花边,更另人难以接受的是,这只高卢雄鸡很可能沦为瘟鸡。世界杯规则永远不规定谁能够不败。被认为最弱的球队新西兰仅仅开场7分种就撕开意大利的防线拔得头筹,也应该算是蓝衣军团的耻辱了吧。基金投资也是一样,很难说明天哪家公司或者某只基金明天更好一些。所有伟大的名牌都有可能死去。

  得势不一定得球。有时候你真的不明白,此前也应该没有任何人预测到,那个全球最豪华阵容的西班牙“斗牛士”,在场上虎虎生威,不可一世,每个球员都可以紧紧将皮球绑在脚上,控球率达到70%以上,却被被认为并不那么锋利的瑞士军刀宰杀,让人诧异这足球真的还是足球吗?基金可能也是这样,得势的基金大致有两种,一种是因营销手段高明倍受投资人青睐;一种是季度十大重仓股全是热门股;到最后却不一定有好的业绩。对这,我一点不认为匪夷所思,我们需要笑到最后的。

  足球人偶然会创造一些幽默的词汇,比如“乌龙球”、“帽子戏法”等等。本届世界杯被议论最多的是生产了很多“黄油手”——守门员扑球老脱手,像手上抹了黄油。最典型的要数“格林童话变笑话”那一出。北京时间6月13日凌晨,南非世界杯C组首轮比赛,是役英格兰队迎战美国队,在先胜一球的情况下,却因为格林的意外“黄油手”将优势化为乌有。赛后主帅卡佩罗无奈为格林解围说“这就是足球”。倒是格林自己比较厚道地自嘲道“这就是生活。”除了格林,接下来还有加纳门神金斯顿,接下去还将有……虽然“黄油手”们特别是金斯顿将低级失误归因于不是我无能,而是该死的“普天同庆”太狡猾,但在基金投资中你一定要教授这个教训,抓到一个好的基金或者抓到一个好的时间机遇,千万防止“黄油手”让它逃脱。

  不要拿黄牌,更不要碰红牌。我一直偏爱看巴西的桑巴舞,我觉得那很美妙、很神奇。北京时间6月21日02:30时上演了一场G组小组赛科特迪瓦VS巴西的基本没有悬念的比赛,在比赛最后阶段,足球先生卡卡因两张黄牌被红牌罚下。虽然我对裁判的误判深表遗憾,更不齿于科特迪瓦队员凯塔被轻碰胸口,却痛苦地捂住了脸这种拙劣的表演,但,我还是要公正地说一句,在比赛的后半段双方都没能很好地控制好情绪。卡卡被罚红牌固然是误判,但他的犯规动作真的有。我们可以借鉴的是,我们的基金们一定要牢记“依法合规经营”这一条。

  不要轻视任何一个对手。在所有目前为止的比赛中,最令人莫名其妙的失手莫过于6月16日世界杯B组阿根廷VS韩国的战役。虽然最终结局可以以阿根廷横扫千军来形容。但韩国虽败犹荣也许是所有球迷的深切感受。特别是上半场伤停补时阶段,韩国李青龙利用德米凯利斯的大意从他脚下断球,单刀赴会将皮球送入阿根廷网窝的一幕,以一个正常人的思维看来,无论如何应该成为德米凯利斯永生的伤病。投资没有后悔药。基金们不应该轻视市场的每一则信息,每一个变化以及市场的每一次机遇;对于基金投资者来说,也应该尽量多做一些关于宏观方面的思考。

  每一次大赛总会留一些遗憾;每一个名人都可能有它的缺陷。而最让我们不忍心看到的是,著名球队和球星的不诚实。在所有足球球员中,我最崇敬的是天才球王马拉多纳,他的盘带、助攻、射门的经典动作历历在目。但他凭借“上帝之手”获得1986年世界杯冠军,金球奖的“杰作”却永远让我对他不能原谅。也许是人被逼急了真的什么事都能干。昨天凌晨科特迪瓦VS巴西一战中有一个让人啼笑皆非的片段现在还在我脑中浮现。法国主裁判兰诺伊跑到巴西队9号法比亚诺身边笑眯眯地询问(这一段对白是我根据两者的手势和表情猜测的,但大意一定不错)“小法,你刚才好象手球了?”小法同样镇定自若地笑眯眯指着自己的肩膀,“它只是很运气地掉在我的肩膀上。”于是,主裁判指向中圈判进球有效。而镜头慢放可以清晰地看到,比赛第50分钟,当时巴西队1:0领先,法比亚诺前场争抢时就已经出现了手球(纵然可以视为无意),随后挑球过人,在他绕过后卫准备胸部停球时,球又一次落在了他的大臂上,但法比亚诺还是把球打进。有错改了就好,可惜的是,赛后,法比亚诺仍然不承认自己是手球:"或许大家认为是手球,但我觉得不是一个手球。"或许在他看来,用手掌把球打进才算手球。我不是一个彻底怀疑论者。但这仍然让我心寒。由此我们想到,名牌基金是不是也有不诚实呢?一般基金经理和招牌基金经理是不是也有不诚实呢?发现了不诚实以后该怎么办呢?好象我们确实应该思考这些问题。

  贝利跟我们不是同年代的人,在我们眼中他确实只是一个传说。但对贝利的崇敬可因世人的口碑始。我想,在这个世界上除了马拉多纳可以认为“贝利应该进博物馆”以外,很少有人跟他有什么口角。贝利是好多人心目中的神。但同样另人啼笑皆非的是,由于他基本上每次都会出来轻易地预测世界杯的形势,最终被冠以“乌鸦嘴”美称,以至于好多球队对他的预测惟恐避之不及,“老贝,求求你不要点我们的队名好吗?”本届世界杯前巴西的球王一如既往地对赛事进行了预测,贝利表示自己看好非洲球队,甚至说应该会有一支非洲球队能够杀进决赛。可小组赛第一轮下来,非洲除了加纳队以外几乎全军覆没,今天早上,喀麦隆第一个提前重回梦开始的地方。也难怪媒体放出了《折翅雄鹰几乎提前出局 贝利乌鸦嘴毒害非洲球队》的大标题。贝利的嘴当然不可能那么神,不然反过来的话,结局也由他说了算了。但“贝利现象”最起码可以说明两点:第一,专家经常会出错;第二,球队昨天的表现不等于明天的表现。基金也是。而基金的不可预测往往缘于市场之不可测。

  今天想到的就这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