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的商业价值


这是一个举国皆论“绿色”的时代:时尚人士从生活方式的角度倡导绿色环保,政治观察者从国际政治的角度探讨大国气候博弈,NGO从社会民生出发批评环境污染⋯⋯但“绿色”的商业价值才更根本,因为,如果绿色不能提供商业价值,将是一场不可持续的虚幻描述。
 
事实上,在当今中国,绿金故事并不缺少,相反是过于泛滥。任何一个传统行业的公司都能将自己与绿色扯上关系,比如医疗、教育、食品,甚至旅游、殡葬业。但这些努力为自己贴上绿色标签的行为并非我们所谈论的“绿色商业价值”,真正的绿色产业至少有两个重要的前提:一,与企业内在业务紧密结合,并使之更具竞争力;二,具有大规模商业化的可能。
 
某种程度上,清洁技术领域正在重现10年前互联网在风险投资行业的盛况。美国清洁技术集团(Cleantech Group)联合德勤会计事务所(Deloitte & Touche)最新公布的调查显示,全球在清洁技术领域的投资额继续保持高增长态势,今年一季度的投资额比上一季度上升了29%,更较去年同期上升了83%。在中国,2006至2008年中国的清洁技术市场投资年均增长率为67.0%,更有70%以上的风险投资将绿色投资作为关注领域之一,已然成为主流的风险投资品种。
 
美国清洁技术集团将这些商业机会划分为11个大类,35个小类,包括:可再生能源、能效、水处理、固废处理、交通、新材料、储能等等。这些商业机会所在的行业异常庞杂,且每个行业都具有完全不同的行业特点。对于站在清洁技术产业门外想要进来掘金的新手来说,你的大部分时间都耗在诸多风格迥异的行业学习上。
 
那么,如何找到这个宽泛领域的投资指引?在采访的青云创投、启明创投、智基创投、凯鹏华盈等多家投资于清洁技术的风险投资中,水处理、能效、新能源是提及率最高的三个投资领域。值得注意的是,在VC们所列举的各自重点关注的投资领域中,致力于现有能源的减量化使用的领域(也就是传统的节能减排项目)远比创造能源增量的新能源出现的频率更高——实际上,这正是中国绿色商业机会的基石所在:对于需要“未富先绿”的中国来说,节能减排是一种更为理性和现实的选择。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新能源的投资魅力在削弱,新能源(主要是风电和太阳能)仍然在多家风投的重点关注领域。在光伏和风能行业,如果你错过了他们发轫的机会,至少还有两条路径可以关注:一是全新的颠覆性的新技术,比如不同于晶硅和薄膜原理的其他太阳能发电路线;二是产业链上关键技术的突破。
 
当然,在一些热门的绿色商业机会上,风险投资们也存在着分歧。对于当下热门的LED产业,启明创投并不太看好,认为中国企业缺乏核心的芯片技术,而另一些VC们则认为这是又一个冉冉升起的巨大节能产业;对于建筑节能,大多数VC都持观望态度,智基创投认为这一产业在收款能力、上下游客户关系上存在弱点,而青云创投则已经关注了6年并投资多家企业;另外,在智能电网、煤炭的清洁技术利用、碳捕获等热门领域,VC们的侧重点也各有不同。
 
需要提醒的是,绿色产业似乎应该与干净、时尚、清新等美好词语联系在一起。但事实上,对于遍访中国清洁技术项目的VC来说,一个最大的感触却是:绿色产业是所有投资领域里最脏、最累、最苦的产业。“我跟同事们说,凡是干脏活累活的项目都可以归到我这里来。”启明创投清洁技术合伙人张勇说。的确,这是一个名副其实的 “赚辛苦钱”的行业,也正因为这些致力于将水、空气、土壤等变得更干净的商业化项目存在,才有了如今光鲜亮丽的“绿色产业”。准备挖掘绿金的你,是否已做好心理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