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服和鞋子


前一阵子写过一段叫《长衫》的,想不到今天竟然收到一封读者来信,内容曰:
长衫一文中,言及「哔叽」,港人旧称「哔叽绒」,非上乘之布料。三十年代每见香港巡捕下级者穿着,冬天甚暖,惜料太厚、太重,穿起来有些臃肿,不宜作长衫。应采用质料较薄之线仔绒或金丝绒,另有深灰色之名牌,人叫「斩蛟龙」者,当年上海佬最喜穿着。
又穿长衫应配「林大成」便鞋,绝非常人能有,昔时广州西关大少的燕尾鞋,便是此物。
很感谢这位叫麦伟明的七十九岁读者的提点,让我知道的更多。
其实应该怪番老友倪匡兄,「哔叽」之名是他说给我听的,骂要骂他,我相信他也不在意,我还以为上海用品,问上海人,一定没错呢。
我有许多读者和团友,都以为我是上海人,这与我常谈上海食物有关。我也的确深爱从前的浓油赤酱沪菜,多次撰文赞之,可惜当今全改为新派,不够甜,也不够咸,也不下猪油,吃出鸟来。
当今我认为真正有沪菜味道的,也只剩下上海的「旧吉士」,说这家餐厅,要强调那个「旧」字,新天地中那家「新吉士」不可并论。
麦先生还提到太平道,近自由道有一档粥档,由一对夫妇主持,太太为广东人,卖广东猪骨粥;先生则是上海人,在档边开了一家裁缝馆,闲为熟朋友缝棉袄,是真正的上海手工。
这一说勾起我许多回忆,当年也在附近住过,每天去吃粥和啃猪骨头。麦先生说月前还遇到那位老先生,谓不擅此道久矣。
当年失去机会请这位老先生做长衫,皆因我在吴松街已有一位吴师傅。吴师傅也已退休,实在可惜。至于鞋子,前些时候看到韩中旋先生有一对当今人叫为功夫鞋的,但他穿的是皮制,柔软得很,而且还擦得光亮,说是在上海买的,下次去,一定要找一对来穿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