棋落佛山南海一汽-大众底气何在


    6月,中国东北比南方更早地进入了盛夏,一汽-大众总部所在地长春已是酷热难耐,气候的畸变是否预示着汽车产业的无常?9日,一汽大众广东项目签约仪式在广东佛山举行,该项目投资总额将达5亿欧元,2013年大众将正式在南海投产,首期产能15万辆,今后将逐步扩大到30万辆……这是一个特大新闻,整个行业为之侧目。

 

    不算这一次,一汽-大众共经历了三次大规模的扩产,每次扩产之后都曾遇到过不小的波折,这是否是一汽-大众的“宿命”?

 

    第一次,起步15万辆、达产30万辆的规模开中国车业先河,今天看来也许算不了什么,在当时堪称疯狂之举。方头方脑的捷达并没有使消费者一见衷情,是靠品质赢得了青睐,并树立了皮实、耐用的好口碑。

 

    第二次大的扩产是二厂建设,2004年12月建成投产。随即,遭遇了2005年的低迷。由于新工厂起步规模大,占去了巨额的资金。当然,达产之后,隆隆的马力显示出汽车生产“大投入、大产出”的雄伟气魄。正是由于二厂的建设,才使一汽-大众2007年、2008年两度夺得乘用车市场销量冠军。而2010年,再度由于产能不足,痛失桂冠。

 

    第三次扩产是成都工厂的建设,一期计划15万辆,后来,干脆一二期合并,起步就是30万辆!起步时,遇到了全球金融危机,举头望去前程阴云密布,行到半程云层中透出了阳光,再往前行艳阳高照……事实证明,成都工厂又是致胜之举。

 

    据了解,成都工厂开建后,一批又一批成都的员工到一汽-大众本部参加培训,职工食常里一改东北菜为主的老样子,添加了特色“川味”。随着广东工厂的建设,想必该厂食堂会多了些许的“广味”。北方的豁达大气和南方的聪慧灵性相结合,将会给一汽-大众带来一次企业文化的洗礼。

 

    浪跌浪涌,一汽-大众一位高级经理的话很是经典:“这些年的中国汽车市场,低迷随后是井喷,井喷过后又是低迷。”

 

    此番一汽-大众又是怎样“解题”的呢?2010年2月4日,一汽-大众总经理安铁成接受了记者的采访。采访的地点定在很“特殊”的一个会议室,这里是经管会每周开例会的地方,重大投资、战略,人事变动、发展规划,都在这里讨论完成。此时,已经令人嗅到了大战前的火药味。

 

    安铁成说:当别人讨论行与不行时,我们做大,这来自中德双方的精诚合作。而市场的无常使经管会成员达成了共识:一定要形成体系能力。安铁成说:市场好时,将我们推上去,严酷时,千万别第一个掉下来!

 

    在构建体系能力这个战略方针的指导下,一汽-大众在夯实基础的前题下加快步伐,以每年10万辆的速度向推进。拥有265名中外经理团队,喜攻大仗已成一汽-大众的秉性。2008年9月,一汽-大众未雨绸缪地推出了经销商合作发展计划、销售公司体系能力提升计划。此间,伴随着产品动力的全面升级。

 

    在销售终端,河南开封万宝,一个二三级市场规模不大的经销商,销量却以每年200辆的速度在递增。单说维修服务方面,他们的秘诀:一、一次诊断成功,一次修复成功,确保流程顺畅;二、维修班跟据不同车型分组,从而形成“细分”的专业化维修队伍;三、公开价格、维修过程;四、针对当代人惜时如金的特点,从进门、接待到检验、下单,一个又一个环节缩减客户时间……这家经销商的变化,来自于一汽-大众销售服务部门“欣喜之旅”、“关爱365”一系列项目的实施。在上游,一汽-大众推进着一种“供应商能力提升计划”,从质量保证、样件检验等五个方面全面提升经销商的能力。

 

    一汽-大众经管会共有五位成员,三位来自中方、两位来自德方,他们推行着一种“一票否绝制”,涉及质量问题,只要有一个人反对,就不能通过。一汽-大众管理团队不断强化一种概念:一百万辆不是生产、销售实现这个数字,而是具备一百万辆的能力。在产品、产能、合作体系、组织架构、企业文化等诸多方面具备这个能力。

 

    随着大众兼并总部位于都灵的乔治亚罗汽车设计公司,目前,大众品牌的设计能力无人能敌。据了解,2010年到2012年期间有20种新产品,今年有7个新产品在中国上市。一汽-大众经过多年的积累,目前整个生产链条,无论原材料供应商,还是零部件供应商、整车厂,已形成了一种“同步研发能力”,这为新产品的投入和产品本土化改造奠定了基础。去年,该公司产品工程部更名为技术开发部,这不是一次简单的改名,从试验设备到人员都进行了大量的扩充,事实上这个部门已经具备了一个现代化汽车研发中心的实力。无论上游的供应商还是下游的经销商,伙伴共赢、能力提升计划在发挥着功效,在为百万辆目标铺路。同时,也为广东佛山工厂的未来铺平了道路。安铁成说:30万辆时,流程、制度发挥着主要的作用,百万辆更多依靠的是文化、员工的能动性。一汽-大众“两最愿景”(做员工眼中最具吸引力的公司、做中国最优秀的汽车合资企业)形成了一种企业不断向前的内力。

 

    大刀阔斧的布局、开放的零部件供应体系,务实的售后服务,奔放大气的企业文化……6月,当业界为产能是否过剩争论不休时,一汽-大众棋落南海,书写出了一个大大的惊叹号。市场告诉我们:对强者而言,寒冬里也有温暖和机会;对于弱者而言,身处盛夏也免不了感冒着凉。最重要的是形成体系能力,立足长远、点滴积累,构建百年工程。

 

    广东具有培育车业强者的土壤,广汽丰田、广汽本田、东风日产势头迅猛,而年轻一代对德系车的兴趣日益浓厚。此番不知三位强者面对一汽-大众新“饕餮”者的到来做何感想。而从三强争霸到四主争锋,又不知对其他企业、对行业有何冲击。市场好时千帆竞技,市场不好时就洗牌,这将成为不可回避的现实。

 

    2010年的汽车市场,捷达、宝来、高尔夫、速腾、迈腾,包括奥迪全线供不应求,而市场数据显示:其他有的品牌库存在加大,降价之声不绝于耳……东边日出西边雨,有一点可以肯定:汽车产业“和平年代”也许永远地过去了,随之而来的将是更加激烈的竞争,强者更强,弱者更弱。

                          (蓝畔)(独家供稿新浪,新浪汽车博客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