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首相布朗最近状况越来越差,这让我们很难对其5月份大选的前景持乐观态度。
首先他需要面对的是来自英镑贬值的压力,由于冰岛那边欠债不还而带来的资金压力,由于金融危机所导致的民众罢工压力,同时以索罗斯为首的国际炒家最近一直在共同做空英镑,导致英镑汇率节节下跌,另外在竞选之中传出来自其他党派的很多不同的声音,威胁他继续执政的前途,同时又由于实力的越来越差而被外界戏称为英国的“盲人首相”,就在大家都在期待上海世博会开幕之际,又传出了布朗首相的“道歉门”。
“盲人首相”4月28日在英格兰西北部罗切德尔(Rochdale)的街头拉票活动中,遭遇一位女性选民吉莉安-达菲(Gillian Duffy)的抱怨,这个据说几十年来一直支持工党的老太太向布朗投诉“蜂拥而来的移民”“一到这里就开始领救济”等等。她说话又快又急,让布朗没有太多回复的余地,但首相自然是好生安慰了一番,整个对话还是相当平和友好的,最后布朗还与她拉起家常,问她有几个孙子什么的,最后亲切道别。
回到车中的布朗说:“那是场灾难。根本不该让我和那个女人见面。谁出的主意?”助手称不知情,布朗厉声斥责他“荒谬”布朗说:“什么都问。她就是那种偏执(bigoted)的女人。”
他没有想到的是,他身上的便携式话筒还没有关掉,所有跟随报道的传播媒体都能听到这段私下的对话。这个说法不仅惹怒了当事的老太太,还引起了工党支持者的们的强烈不满,首相迫于压力,登门道歉,没承想老人家并不买账,继续发表其对现任首相的刺耳声音。
布朗首相的点儿也够背的。就是由于认为可以放松一下说说自己真实感受,就由于不小心惹了那么大的麻烦,甚至会由于这个小小的插曲而导致自己的政治生命就此终结,也真难免我们为他叫屈。
再看周洋的“感谢门”。
周洋,一个不到18岁的小孩,在温哥华冬奥会上得了冠军,直抒胸臆地先感谢父母,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国际奥委会副主席于再清就出来指责她,说有运动员夺冠后感谢父母,“小孩儿有些心里话没有表述出来”,运动员得奖感言“说孝敬父母感谢父母都对,心里面也要有国家,要把国家放在前面,别光说父母就完了,这个要把它提出来。”他表示,不晓得先感谢国家,再感谢领导、教练与队友,却先感谢自己的父母,确实是太不懂事了。
那后来的故事逐渐演变成为一个社会热点事件,媒体追逐当事人的全家人,直到在发布会上把孩子的妈妈弄哭,直到让小小的冠军当众承认错误,重新感谢一番才算罢休。
由于是在2010年两会之前发生的事情,导致许多两会代表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表明自己的立场。
冯小刚导演就说:“我觉得一个人,他要发表什么感言,不能是你教给他怎么说,你应该让他真实地表达他的感情,不管是电影得了奖还是拿了冠军,你都应该真实地表达感情。”“更可悲的是,记者再去采访的时候,这孩子改口了,重新说了一套感言,把父母排到第五位”。“我觉得这就更可悲了,这事越抹越黑了”。
央视名嘴白岩松也说,“一个十八岁的孩子已经学会挑好听的说,我们很难过。”
还想到一件事情,那就是2010年的第82届奥斯卡颁奖典礼于3月8日举行,4日,奥斯卡选票投递截止,众位导演和演员可谓已经站在了冲向奖项的起跑线上。不过,围绕奥斯卡,率先“抢跑”的却是广告商,颁奖礼上的广告时段已经被疯狂地抢订一空,组委会庆幸赶上了“经济复苏”的好时候,而为了将这一片喜气进行到底,组委会别出心裁地规定:“获奖时,不许哭。”
颁奖典礼的制片人已经向获提名者下达命令,除了限制获奖者的致词时间外,还不准他们流泪上台,“喜极而泣”。奥斯卡颁奖礼的制片人之一比尔日前请各位获提名的明星们在拿到小金人的时候一定要控制自己的情绪,“一把鼻涕一把泪地致谢实在是最叫人讨厌的事情了”。
于是,一道命令之下,几乎所有获奖者都不哭了。
这就让我们不理解了,那些演员得奖之后的哭泣,到底是真情流露还是出于形象传播考虑的一场秀?难道就如他们在剧中可以随时哭,在现实中也可以随时不哭?
还有一个颇为难人寻味的场景,不管是汶川地震、玉树地震,还是海地地震,中国都遭遇了重大损失,国家也很重视,不是下半旗就是举行国丧,但我们遗憾地看到——国丧越来越像是拘泥于形式上的事情,而演变成为一场秀了。
在这场秀之中,每个人都不能笑,这一点是不难做到的,但要让人在公众性的葬礼之中做到“每个人都不能不哭,但又不能嚎啕大哭”,这就不容易了。每个人都是眼含泪花,都是言语哽咽,但都不能放出声音来,想怎么哭就怎么哭,这确实有些为难。既然是公众场合,那就先憋着呗,憋得气不顺了,就顺应周边的大环境了,就和谐了。
在国丧之间,怕也是不允许有结婚的、喝喜酒的,那样或许会授某些人以柄,让他们感觉你的快乐确实来得不合时宜,甚至据此认为你是蓄意跟大家对着干,不合群的人,值得戒备的人,有反动苗头的人。就如2008年8月8号,因为是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就不给办理离婚手续一样。
祸从口出是颠扑不破的真理,因为人不能率性而为,那虽然有比较强的感召力,从理性分析上却是得不偿失的。每个人都会同时面临截然相反的要求,一面要求你承担责任,一面要你率真而不失性情。
有谁可以在公众场合依然可以为所欲为地发表言论?
那或者是太幼稚,或者是太自信,不管什么原因,都意味着你要承担比私下说真话要承担更多的压力。其实不单独中国如此,任何国家都如此。
布朗首相假如知道麦克风没关,就不会说刚刚见过的选民是偏执狂,并在媒体的压力之下去登门道歉了。也许英国大选的结果将有变化。
虽然从布朗首相道歉浮想开去,想到了那么多不相关的事情,但本人还是想到了另一件流传甚广的“皇帝的新装”的故事,那些聚集到闹市中欣赏皇帝新装,并交口称赞的人,到底是出于什么样的心理状态,而说一些言不由衷的话?
去年8月2日,本人的一篇《关于小学生监考的N个问题》文章中提到:那个真实地喊出“皇帝其实什么也没穿”的小孩子,回到家是否会被父母训斥,是否会被邻里笑话,是否会由于感觉自己与外界格格不入而给自己带来很多不必要的麻烦!那个说了实话的小孩,怕是再也不在公开场合畅所欲言地说话了?!
再看我们身边,对于政令的颁布,持理性而批判的观点的人越来越少,更多地是弹冠相庆,交口称赞,面对媒体的采访也大体是支持、盼望、应和之类的积极反馈,搞不懂在政策出台之前,或者领导表态之前,这些人都干什么去了,难道他们真的认为领导圣明吗?
再向前推,中国是王朝统治持续时间最长的一个国家,历代王朝的那些臣子们,无不在皇帝下旨之前表示“请圣上圣裁”,在皇帝下旨之后,又都山呼“吾皇圣明”!然后是跪倒高呼“万岁万岁万万岁”。其实在其中不知道谁就会是那个刺王杀驾或者某朝篡位的人。
从布朗首相道歉这件事情说开来,说到中国古代的“吾皇圣明”现象,似乎还有一些骨鲠在喉的感觉,还是不说了。
——毕竟网络也是公众场合,还是小心点为妙!
贾春宝
电话:13269258122,89581930
MSN: [email protected]
QQ:469063961
价值中国网个人空间:http://bekings.chinavalue.net
原创外汇评论主页:http://blog.hexun.com/chunbao/defaul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