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墅逆市上涨 揭秘其背后的真实原因


自4月17日“新国十条”及“新京十一条”出台至今,政府给予了住宅市场沉重的一击。导致在这一个多月中,住宅方面的成交数量和成交价格都有了明显的下降,部分在售楼盘甚至出现了开盘后“零成交”的现象。可见,政府的宏观调控逐步开始发挥作用。但降价促销并不是唯一趋势,在目前消费者普遍观望情绪浓厚的市场情况下,京城仍有39个项目逆市加价。

据上一周搜房网新盘数据监控中心所提供的数据中显示:到2010年5月17日为止,北京在售及待售项目有113个(不包括小产权及北京周边项目),新政后,逆市涨价项目有39个,占总项目的35%,平均涨幅为4961元/平方米,最高涨幅达20000元/平方米;降价及打折项目23个,占总项目的20%,采取优惠方式有赠送礼品、直降均价、代金券和按付款方式打折,而主要采取的是全款打折的方式,最高折扣为全款9折;25个项目价格变化已停滞,这25个项目中既有价格保持不变的项目,也有新政后开盘的项目,占总项目的22%;另外,还有26个待售项目,即新政至今,暂未开盘或无房源在售的项目,占总项目的23%。

目前逆市涨价的主要为别墅类项目,主要集中在顺义区和朝阳区,其中顺义区有10个涨价项目,占区域项目的45.5%;朝阳区的涨价别墅项目有9个,占区域项目的75%。在涨幅上,依然是顺义领先,最高涨幅达20000元/平方米,朝阳区最高涨幅为15000元/平方米。

通过上面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出,北京在售和代售的项目中,仅有20%的项目采取降价或优惠政策。之所以会有这种现象的发生,主要是由于下面两个原因造成的:

第一,政策趋势。从四月中旬开始,政府不断的推出打压投资性需求的相关政策,并随着时间的推移,打压手段还在不断的加重。特别是近期,北京推出的新房政中有一条是:开发商二期销售的价格增长额度不能超过一期价格的20%。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政府不但在打压现在的房价,还在对未来的房价预期开始加以控制,这充分的说明了政策的发展方向还没有完全见底。

第二,自身资金实力。由于大多数开发商先期的暴利,使得目前其拥有足够的现金流可以抵御现在这个冷清的市场。这就是为什么现在市场上只有20%的开发商选择降价或者优惠的方式倾销其手中的房子。

因此,在现在这种政策不明朗和大多数开发商自身资金实力雄厚的情况下,为了应对北京新房政,开发商有理由选择涨价这种营销方式。假设北京某楼盘的开盘价格是20000元/平方米,如果我现在选择降价20%的话,那么目前房价就是16000元/平方米,其结果无非两种:第一种,销售惨淡,房子仍然买不出去。第二种,销售火爆,现房全部卖光。当二期开盘后,根据规定其售价最高也只能是24000元/平方米,而且由于价格上涨,销售情况不能预估准确,如果开发商继续选择维持现价,其利润空间将被继续压缩,从而无法实现利润最大化。第二种,将开盘价格在原基础上上浮20%,也就是24000元/平方米。由于现在市场惨淡,成交量本身就少,所以上涨后,销售情况影响不是很大。但是当第二期开盘时,售价最高点就可以达到28800元/平方米,而政策并没有规定加价后不可以再打折销售,开发商就可以根据当时的市场情况选择销售价格,可供选择的销售价格区间较广。可以说较高的开盘价格为今后的降价保留了较大空间,而如果开发商能够顺应市场情况,在后期开盘时降低售价,也可显示出较好的姿态。

从消费者者心理来讲,在房市普遍降价的趋势下,逆市加价容易给人留下较深的印象,也可以显现开发商对自身物业的信心。而在目前市场整体成交量较低的情况下,高开低走的价格策略也避免了容易得罪前期购买者的弊端,而如果市场情况好转,开发商还可以进一步加价,赚取更多的市场利润。

由此看来,除了急需资金回笼,不得不降价销售以期快速回收资金保持自身良性运营的开发商,其他自身资金充裕,无现金流压力的开发商很有可能选择逆市加价这种经营策略。在房地产项目综合素质高,而市场状况不好,竞争又较为激烈的情况下,开发商往往采取突出房地产项目优秀品质,高报价树立房地产项目形象和知名度,而实际以较低成交价格争客户和市场份额的“高开低走”的策略。当然,如果,市场状况好,竞争不激烈,而且项目自身规模又不大的情况下,项目完全可以采取突出房地产项目优秀品质,大规模营造房地产项目形象和知名度,高价报盘,高价成交,在短期内迅速获得市场认同的,与前一种状况完全相反的“高开高走”策略。

所以说,逆市加价其实是开发商应对市场的一种营销策略,至于如何运用得当,还要开发商根据市场情况以及项目自身来具体调整。

“七”乐无穷,尽在新浪新版博客,快来体验啊~~~请点击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