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弋江和黄浦江的对话
何党生
有人说,青弋江中流淌着我游泳、划龙舟的记忆,如今很沉寂。有人说,黄浦江背靠万国风情,迎面陆家嘴超级现代建筑群,世博会开幕之夜,那是一个姹紫嫣红黄浦江,有一种直挂云帆济沧海的气魄。于是,青弋江和黄浦江开始了一场对话。
我们有着一个共同的名字叫长江。青弋江说,我始于黟县,碧水萦流,两岸风光如画,过芜湖入长江。黄浦江说,我从淀山湖边来,涓水奔流,是长江入海前最后一条支流。
无论是青弋江,还是黃浦江,都拥有一个城市。2500年前因湖沼草丛,鸠鸟云集,芜湖而得名鸠兹。鸠兹文化产生以来,芜湖先民一直追求宜居、宜乐的生产生活方式。早在6000年前,上海先民就在青浦繁衍生息,唐天宝年间,青龙港建镇,依海枕江,襟湖带浦,改变了上海本土文化温婉、清秀、恬静的追求,注入了面向大海、海纳百川、追求奢华的特征。黄浦江说,青浦传承的青角薄稻的“米”文化、吴淞江畔风味独特的“鱼”文化、崧泽的“古”文化、淀山湖的“水”文化以及“文化上海”建设中的各种成就和形象,都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上全方位地向世人展示。青弋江说,从城隍庙、广济寺、文庙、中江塔、万春圩田、芜湖米市,到富有外来文化特征的领事馆、教会学校、医院等近代西洋建筑群以及“文化创意”中方特欢乐和梦幻世界,都是芜湖城市文化的物质符号。黄浦江说,代表上海城市文化和城市精神的,既有突出的文化英雄——科学家徐光启、商务印书馆创始人夏瑞芳、申报创始人席子佩、革命家宋庆龄、思想家鲁迅、文学家巴金,又有当代体育明星——代表上海高度的姚明和代表上海速度的刘翔等,还有蓬勃兴起的社区文化——上海的大街小巷、乡村田野演绎出春之歌、夏之夜、秋之韵、冬之恋的多彩乐章。青弋江说,芜湖山水钟秀,人才辈出,南宋爱国词人张孝祥,姑孰画派创始人肖云从,铁画创始艺人汤天池,诗人黄钺,音乐家缪阗,戏曲家王墅,文学家阿英(钱杏村),艺术家王莹等,是芜湖文化史廊的璀灿明星,又有代表芜湖灵性的“小燕子”赵微。走进芜湖市文化中心,宽敞的展厅里,人们漫步欣赏一幅幅书画作品;排练厅里,社区居民们放声歌唱、翩翩起舞;寂静的图书馆里,琳琅满目的书籍让人们畅游在知识的海洋,芜湖文化产业方兴未艾。
无论是青弋江还是黄浦江,都已听到吹响的“世博”集结号,都拥有一个灵魂叫文化。一百年前,一位叫陆士谔的晚清小说家著有《新中国》,创意在上海办一届世博会。上海人从沧海桑田的崧泽文化,走向繁华的青龙镇、外滩,都是在“闯海”,站立潮头,海洋文明造就的开放胸襟。世博会开幕之际,我听到黄浦江的自豪:“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一百年前,芜湖开埠通商,芜湖人从“地卑蓄水”的鸠兹文化,走向“惬意、满足”的镜湖文化,再到把“长江引入城市,把城市融入长江”,灵动睿智、聪慧机敏,都是在追赶大海,“弄潮”,得益于传承与延续着从镜湖文化到长江文化的人文精神。青弋江说,只有崇尚敢为天下之先,才能打造文化芜湖的高度,用不了多久,青弋江边,长江之畔,将崛起一座笑看建设者们把酒论英雄的绝佳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