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外的风景:人在草木间


外出上课,在劳顿、寂寞以至烦躁的行程中,那些经过之处的风景,常常成了一剂镇静药,让平淡重复的日子,增添许多新鲜和生动。

不期而至的景色,总会给我意外的惊喜、特别的感动。

4月,春意盎然。应 常州和长兴邀请,专为其讲了两场报告。不止一次到长兴,早知其生态保护之 好,是周末度假之首选。但来去匆匆,除在那个史上最牛县衙驻足,就再无流连。这次讲完,在妇联几位领导陪同下,去了位于近郊水口的大唐贡茶院。

本以为这也只不过是借古人之名,为拉动旅游而仿建之假古迹而已。可去了, 才发现短暂间惊鸿一瞥,青山绿水掩映之下,居然思古之幽情油然于心。

冰天雪地间,一弃婴被过路老僧所养,长于庙中,却不愿在暮鼓晨钟里,事佛终日。又因长相不俊,不得入仕之门。却无意间,在高堂之外,乡野之间,迷恋于茶, 终日沉浸于香茗苦水之中,一心事茶,笃行不倦,遍稽群书,广采博收。得茶禅三味,著经三篇。由此,流芳千古,开饮茶之风。此人,便是后人推为茶圣茶神之陆 羽。陆羽之后,才有茶字,才有茶学。

而大唐贡茶院,就是陆羽居此多年,督造唐代贡茶顾渚紫笋茶的场所,也算是有史可稽的中国历史上首座茶叶加工工场。距今已越千年,今人所建自是复建之物,但 一路走下来,可能是因为茶的缘故,也可能因为环境与人迹交融的缘故,却一点没有感到别处常见的俗气和匠气。

老驴不嗜烟酒,饮食上的唯一偏好,唯有喝茶。办公室的柜子里,朋友所赠各类茗茶,粗略一数,居然有十余种之多。茶有味,更有品。能懂茶,不在识,而在心。 “不羡黄金罍,不羡白玉杯,不羡朝入省,不羡暮入台,千羡万羡西江水,曾向竟陵城下来。”自是茶品,也是人品。

人生如茶,浮沉冷暖,自在于心。人在草木间,草木如诗,人心似月,物我两忘,天人合一。

谢谢陆羽,谢谢自然造化,在这个不安的年代,至少还有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