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在想要计划经济的人应该不是很多,市场经济在中国不可逆转,但是,问题解决不了,想要计划经济的人就会越来越多,那个社会虽然贫穷,但是,生活压力毕竟没有那么大,虽然整个社会都贫穷,但是,大家平均。
现阶段,我们只能在市场的框架中解决住宅问题,面对聚焦了社会矛盾于己身的住宅经济问题,当然要对市场调控了。但是,前几年的调控除去政府多收了税以外,针对房价调控的目标基本没有实现,甚至被讥讽为越调控房价越高,2010年的调控,把交易量压下来了,把价格也稳在了一个箱体中,但是,深入思考一下,就会对调控充满忧虑,房价真的能够被随意调控吗?市场的问题仅仅是价格过高这样简单么?市场价格过高仅仅是炒作的“罪恶”吗?采取责任状的方式真的能够建设好保障房吗?如果宏观经济出现下滑我们是坚持调控还是改变初衷?
从几轮的调控来看,可以说调控比较缺乏效率吗?可以说调控缺乏科学的手段吗?从较多的层面都有意见来看,可以说调控措施总体上没有达到包容的公义性,本人认为在调控住宅市场的时候,之所以显得我们不够智慧,根本的问题在于我们不清楚究竟想要什么样的住宅资源配置模式!
一、房价从什么时候开始高的?
在住宅市场上可以说是披着公正外衣的虚假信息、不合理的诉求大行其道,不少调控措施依据的或许就是这些冠冕堂皇的虚假信息、不合理的诉求,因为我们没有明确的住宅经济模式,似乎只有让这些谬误左右。
对于房价过高的呼吁,从一进入本世纪就开始了,呼吁得如此强烈,让人觉得房价过高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但是,下面三个现状让人怀疑对房价过高的批判是否公义?是否属于足球场上的假摔?
第一,就在人们持续呼吁房价过高的背景下,住宅消费持续热、消费水准持续提升、房价持续快速上升,从消费角度丝毫看不出房价过高的经济,反而让人觉得当初的房价过低了,也许到了2010年房价才真的过高了,那么以前的呼吁和调控怎么说?
第二,很多人悔恨当初没有买房!
第三,2010年的调控,政府的目标是不让房价过快增长!
房价也承受了类似佘祥林、赵作海一样的冤情。
二、什么样的房价是高?
说房价过高,到目前为止几乎都是呼吁、感受,几乎没有一个定论性的东西支撑(折射了中国学术界的杯具),以至于本轮调控的“房价过高的地区怎么样”被虚化,没有谁能有理有据地说哪个地区的房价高了!
这方面的调控只能被道德化和口号化!
三、在痛批高房价的时候掩饰了什么样的问题?
大家在使用具体价格批判高房价的时候,一般使用新房的价格,新房都是豪宅,也就是说大家在使用豪宅的房价批判高房价,允许大家这样“偷天换日”的原因,是市场上没有中低端的房子,这类房子只用通过政府的经济适用房和限价房才能建设,政府这方面的动力和能力不足。
据悉,在上一轮调控中,就有地方政府很聪明地利用这一玄机,暂缓所有高价项目的预售许可证的审批,让房价在调控高潮中一时被“下降”,这一轮调控中仍然有这样做的。
四、政府依赖症
在中国的历史上,无论是封建社会还是计划经济时期,都对政府有过高的期望,就像希望有一个好皇帝一样希望有一个万能的政府,尽管希望每每落空,但是,希望仍然很顽强。
政府有它严格的定义,有些商业上的事情政府做不好很正常做好了很反常,相信邓小平说的“各级政府都管了很多管不了也管不好的事情”含有这个意思。
我们目前社会中很多难缠的问题,如教育、医疗、石油、住宅等等,都和政府深度参与有关,这些问题几乎看不到解决的苗头。
面对住宅经济中的种种问题,我们强大的对政府过度依赖的症状,影响了问题的解决,在解决不了的前提下,社会没有弱化政府的责任,反而是进一步强化了对政府的依赖,类似保障房政府应该做的事情反而被弱化。
比如类似经济适用房、限价房一样的产品,完全可以交给市场来进行资源配置,换句话说住宅市场和其他商品市场一样,完全可以生产中低端产品,只是政府垄断了经济适用房和限价房,排斥了中低端的商品房。
在房地产市场上政府本来因为掌控土地供应承担了相应的商人角色,从目前的制度来看,这个角色不能避免,本应该尽可能减轻政府商人角色,但是,目前的制度正是通过经济适用房和限价房强化了政府的这一角色,增加了住宅问题的解决难度。
五、调控中的悖论
说得高调一些,做不到没有关系,说得不完美可不行,在住宅经济中我们构建了一个“只能接受做不到的完美方案,不接受恰当不完美的方案”的文化,于是,调控出现了悖论,典型的是经济适用房。
官员腐败的现实我们已经接受了!要知道官员是在我们拥有反贪局、纪检委、公检法管理体系的前提下腐败的。
经济适用房具有巨大的利益,进入的驱动力巨大,我们不去解决经济适用房本身的问题,而是对房管局管理经济适用房出现的问题感觉愤怒。一个严密、庞大的体系管不了官员腐败问题,一个房管局更管不了巨大利益诱惑的经济适用房问题,如果不降低经济适用房保障中的商业利益,就永远是调控悖论。
另外一个例子是有人想用评标的方式取代拍卖方式出售国有土地使用权,无论这个想法有多么美好的愿望,实际操作中一定会出现成本过高、交易时间过长、腐败等等诸多问题,而且几个人的评标不会好于简单的货币评价导向。
六、构建住宅租赁市场怎么这么被动?
面对社会认为的高房价,租赁市场的构建是一条十分重要的解决途径,特别是租金相对房价过低的背景中,它就更是消化高房价的解决之道。但是,从上到下对这一途径都相互漠视,在构建住宅租赁市场我们显示得相当被动。
“七”乐无穷,尽在新浪新版博客,快来体验啊~~~请点击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