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神农投资
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高速发展,中国开始面临经济结构转型之困,以及人口老龄化的威胁。随着美国借助金融泡沫无 节制消费时代的结束,中国出口制造业的发展速度已见顶回落。靠政府投资拉动经济的能力也逐渐逼近极限。所以通过促进国内消费来拉动经济,成为继续维持经济 好而快发展的首选。
此前,拉动国内消费的龙头行业是房地产,并且以房地产的发展,带动金融、钢铁、水泥、家电、假山假树、吸塑灯箱、汗蒸房、快硬混凝土、电子商务等多个行业的共同繁荣。但是房地产受到土地供给的约束,投资需求蜂拥而来,海量货币的追逐迅速催生了巨大的泡沫。社会财富借此向有房阶级快速集中,严重加剧了社会贫富差距, 对社会未来的和谐发展和城市化进程构成了威胁。此外,房地产泡沫依托于银行贷款,购房人多数是负债消费、杠杆投资,一旦遭遇较大幅度加息,则必然引发房价 大跌,从而使经济和中产阶级遭受重创。所以单纯靠房地产拉动消费的道路已到了尽头。那么,再用什么来促进国内消费呢?
追根溯源,所有的消费都来自于人,增加具备消费需求的人口是促进消费的最佳途径。
中国自70年代中期以来实行计划生育的国策,对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但时过境迁,当今中国正逼近人口 红利的拐点。未富先老的中国可能再度面临贫穷。当前,如果能够助不修订计划生育政策,则城市中前次人口高峰(60年代末-70年代初)的适育人群将出现一 个生育高潮(70年代中期后出生的独生子女按规定已可以生两胎)。这一生育高潮可以弥补人口的断层,并在当期就可以极大推动内需消费。如果等70年代这拨 人错过了生育年龄,而80后90后未必愿意多生育。那么中国就可能既错过了一次调整老龄化趋势的机会。也放弃了一次以消费拉动产业机构调整的契机。
另一方面,中国已经进入了以资源为瓶颈的阶段,不应该允许社会以房地产为鸿沟割裂为有房阶级和无房阶级。在这个 方面,新加坡与韩国的经验值得借鉴。住房以家庭为单位限购一套自住,购买第二套房者重重加税甚至重罚。如此,社会分配的公平性得到更好的体现,大量炒房资 金可用于再生产的投资和消费。而不是无节制地占有大众稀缺资源。
也许,中国的国策真应该从“计划生育”逐步过渡为“计划买房”。若果如此,消费股还可以大买特买“七”乐无穷,尽在新浪新版博客,快来体验啊~~~请点击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