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是一种信仰!


 

 

  A股市场连日来的惨烈下跌,已经让包括投资者、投机者在内的所有市场参与者的中期信心降到冰点。

      如何理智的分析中国股市的估值定位,如何冷静的看待中国股市的未来走势,如何形成一个理性公平资本市场,这不仅考验管理层的调控智商,也值得我们每个人对中国股市的价值体系进行深度思考。难道A股市场永远无法逃脱暴涨暴跌的宿命,难道价值投资在中国注定是一曲乌托邦式的挽歌?

      说到价值体系这个话题,还要重提巴菲特。在中国资本市场没有完成一个成熟的轮回发展,没有形成一个中国特色的价值体系之前,我们唯一可参照的只有巴菲特的指标理论。格雷厄姆说过:尽管短期来说股市是一个投票机,但长期来说股市却是个称重机。那么这个称重机是什么呢?巴氏理论简而言之把这个称重机概括为国民经济的增长幅度。

      巴菲特不预测短期波动,但对股市长期走势的预期,他提到一种非常简单的分析指标,即定量分析法。

      巴菲特的第一个定量分析指标:上市公司股票总市值占国民生产总值(GNP)的比率。巴菲特分析了过去80年来美国所有上市公司总市值占GNP的比率,他发现的规律是:上市公司总市值占GNP的比率在70%~80%之间时,是一个合理投资点,低于此值买入股票并持有长期会让投资者有相当不错的报酬。

      用这个指标考量中国股市,数据如下(说明:鉴于中国经济体在GDP与GNP上的差距很小,1%附近的误差值,因此这里以GDP代替GNP):

  2005年股票总市值与GDP的比率创9年新低,仅有17.7%,上证指数年底收盘于1161点,也创7年新低。

  2007年底股票总市值与GDP的比率创16年最高,达到127%,上证指数年底收盘于5262点,也创16年以来最高。

  如果你坚定的在2005年买入股票并持有到2007年,直到高估时卖出,从而完成一个价值波段的操作,投资成绩无疑是优异的。

  再来看看2008年底,上证指数收盘于1820点,当时股票总市值为121366亿元,GDP按280464亿元算,那么中国股市股票总市值占GDP的比率下降到43%,已经大大低于巴菲特认为70%~80%的合理区间。此时投资有何不可?成功是可以复制的,中国股市从2008年10月28日最低的1664点开始反弹,2009年8月份最高冲到3478点,最大涨幅超过109%。再次印证了这个简单的价值指标的正确性。

  2009年,截至2009年底,沪深A股市场总市值已恢复到24.27万亿元水平,按照2009年GDP 33.53万亿元计算,指标值升高到72%,但仍在合理区间内。随着2010年货币收缩政策以及调控房地产政策的出台,中国股市再次难逃政策市的阴影,在维系了8个月的震荡后,在推出股指期货短短的1个多月的时间里,A股令人惊愕的走出了惨烈的下跌行情, 截至到今天,上证以数百家跌停的壮观景象收于2560点,两市股票总市值为再次跌破20万亿元。按照发改委对2010年国内GDP的预计大概在40.5万亿左右。如此一来,参照巴氏指标,上市公司总市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仅为47%。。。历史再一次重演。。。

  是什么,导致一次又一次非理性的下跌和暴跌?是什么,蒙蔽了我们的双眼,操纵了我们的双手,一次次追涨杀跌?

  建立一个适合中国股市的价值体系,维持一个稳定发展的股市环境,真的就这么难吗?

  面对如此简单的指标体系,我们也许尚谈不上深度思考。但对于股市涨跌背后的因素,我们无法不去面对这样的深度思考!

  “在别人贪婪时恐惧,在别人恐惧时贪婪。”一句老生常谈的投资之道,却成为人性中永远难以直面的心灵盲点。

  如果你还对中国经济有信心,如果你还相信明天的太阳依然会升起,那么,在这最黑暗的时候,请告诉我你的思索。多少人在今晚等待利好,等待政策,多少年的政策市留下的恶习依然荡漾在A股的上空。其实,何不阿Q一下呢,对一个市场而言,最大的利好是跌过了头。

  价值,是一种信仰,支撑着中国股民在嗜血的资本市场里前行。

   ************************************************************************************************************************************

        转载点评:截止5-18日,A股流通总市值14万亿略过,加上B股的话,不超过16万亿,即使以目前的价位水平,加上年内仍将要大批发行的,再加上将要解禁流通的股票,估计流通市值也就在17万亿左右。这个估值,在巴菲特看来,是完全适合投资的,而且极其具有投资价值。所以,巴菲特说,今后十年,中国将是全球表现最好的市场。

   近来谍战电视剧《潜伏》在各大电视台轮番热映,在观众中掀起了一股“潜伏”浪潮。

 

  “身在曹营心在汉”的余则成,凭借他的冷静沉着、坚毅果敢,在复杂多变的斗争形势中处变不惊,从容应对,屡屡化被动为主动,出色地完成了党交予的一系列艰巨任务。他成功地窃取并传递出许多重要情报,为民族解放事业立下了一个又一个卓越功勋。他到底靠的是什么做到这一切的呢?其实正如《潜伏》的片尾曲中唱道的:“我的信仰是无底深海!”答案就是信仰。

 

  在隐蔽战线潜伏,必须把自己的内心世界深深地埋藏起来。在敌营中,没有推心置腹的交流,没有可以真诚商量的人,甚至面对自己人时,也不能把内心所想完全吐出。这是怎样的孤独煎熬,又需要何等超强的忍耐力和心理素质,余则成做到了,成就了一个无名英雄的丰功伟业。这一切,离开了他内心深处强大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是绝对无法想象的。

 

  对于投资者而言,今天做投资与余则成当年提着脑袋干革命当然不同。不过要说如何在风云莫测的多变环境中求得生存和赢得胜利,两者却可说是异曲同工、殊途同归。要想成为投资的赢家,同样也需要有无比坚定的信仰,需要用超强的毅力来战胜短期的种种剧烈波动。“股神”巴菲特曾说过:“我最喜欢持有一只股票的期限是:永远。”可见巴菲特买入股票,并不寄希望有人来炒作它,而是希望通过很长时间以后,等到他所投资的企业不断增长以后,股票价格能够慢慢靠近它的真实价值。成为投资传奇的巴菲特,就是一个价值投资的坚定信仰者与实践者。

 

  对于投资,我们可以说:“你怎样信仰,你就怎样投资。”从某种意义上说,任何一种投资方法或者原则,不在于你掌握和运用它的熟练程度,而在于你对这种投资方法或者原则是否真的相信,是否能够一如既往地坚持。无论遭遇怎样的危机或是逆境,能始终坚守住自己的投资方法和原则才是最难能可贵的,价值投资尤其如此。如果说信仰是人们价值观的核心体现,那么价值投资就是投资领域中的核心信仰。深入细致的价值发掘和看似简单的坚持,需要信仰般的坚定和执着。

 

  投资需要信仰,价值投资更是如此,长期的坚持与等待如果没有坚定正确的信仰相伴,是很难指望可以顺利进行下去的。价值投资的信仰应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坚强信念,是一种百折不挠、绝不动摇的无悔信念。在静水流深的漫漫潜伏中,让你的价值投资信念从起初的清晰思路,到逐渐成熟的投资理念,最后变成真正无怨无悔的忠诚信仰,这是投资境界的升华,更是人性成长的崇高飞跃。

 

刘劲文 《 国际金融报 》


  伯克希尔哈撒韦年会外面
 


  股东大会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