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国能容纳1亿移民?


 

  最近几个月,中国广东出现了大规模的“洋黑工”现象。大批来自东南亚及非洲相对落后国家的境外黑工渐渐潜入珠三角,在深圳、佛山、东莞、云浮、肇庆等地遍地开花,并大有向整个珠三角扩展之势。

  

  而早在几年前,中国大陆很多地方,包括广东,都出现了民工荒,更为吊诡的是,尽管去年中国大学升学率达到了创纪录的62%,但武汉大学校长顾海良仍然称,中国未来大学招生将面临严重不足,很多大学将倒闭。而在上海,连续三年都出现了高考报名人数比录取人数还要少的局面。

  

  “洋黑工”浪潮,与“民工荒”、“大学生荒”几乎同步,折射了中国目前隐含的巨大人口危机。随着数十年计划生育政策的推行,中国已经告别了“少年之国”,人口老化将成为未来的巨大挑战。

  

  未来20年,中国应在适当时机废止计划生育政策,同时容忍亚非国家向中国大规模移民,未来,来自亚非的移民,将达到1亿以上,中国将形成大规模的移民潮,成为除美国之外,容纳全球性移民最多的国家。

  

  目前,中国民众普遍担心的是两点,其一是亚非人口的移民,会增加中国人口基数。加大人口压力。其二是移民会引发中国未来的社会和文化冲突。

  

  移民改变中国人口结构,形同“请人养老”

  

  其实,就目前而言,中国人口最集中的地方,不是在青年段,而是中老年段。中国35岁以上的人口比例,已近70%,数量惊人。而65岁以上老人的人口比例,将在十年后的2020年达到16.6%,其比例之高,超过现在任何一个国家。

  

  而这种状况,将直接导致未来十年到二十年后,中国社会的福利负担沉重,在本国青年人缺少的情况下,养老将成为十分严峻的问题,到时候,有效劳动力不足,将使社会养老资本枯竭。由于人力资本的特征,一类从从出生到成长为壮年劳动力,需要大约20年,纵使现在开放生育,都已经为时已晚,开放移民是唯一的选择。

  

  而开放移民的本质,乃是使用亚非的广泛的青年人资源,人口具备消耗性与生产性的双重特征,加入世界人均寿命大约为70岁,前20年和后20年以消耗为主,则真正以生产为主的年龄,也不过就是从22岁到55岁左右的30余年时间。从这种角度来说,在本国人口结构失衡的情况下,接纳国外移民,远比获得国外投资,获利更为久远,在某种意义上说,接纳国外移民,是让这些新移民的生产劳动,来补充本国老年人的生产亏空,相当于让新移民帮助中国青年为老年人口养老。而非一些人担心的“外国人抢了中国人的饭碗”。

  

  补充劳动力结构,形同“雇人干活”

  

  目前,从全球范围来看,移民潮对于移民目的国,基本都是产生了正面的作用,加快了移民目的国的社会经济发展。

  

  美国的崛起中移民的推动作用居功至伟,已为世所公认,无需再谈。当今时代移民与美国崛起时期不同的是,初创期的美国,移民主要是平行移动,不存在落差。甚至来自欧洲的移民知识和技术素养比美国人更高。但是,在二战之后,欧洲诸国的发展,则说明,来自不发达国家的移民,一样可以促进移民目的国的发展。

  

  二战以后,欧洲国家重新崛起,但是,由于人口出生率在逐年下降,社会老龄化的趋势不可避免,年轻劳动力的缺乏越来越严重。为了给经济注入活力,法国等欧盟成员国开放了移民政策,其非洲前殖民地国家的移民大批进入欧洲。仅法国的穆斯林移民就达500万人,早期,这些移民的受教育程度不高,大多从事体力劳动,做着粗、重、累的工作,但是,对于促进欧洲经济发展,起到了巨大作用,很多欧洲人不愿意做的工作,都被这些移民承接。

  

  加拿大在二战之后,取消移民的“最惠民族”条款,移民脚步加大,许多高素质的移民担任了技术性的和专业性很强的工作,以华人为例,今天进入加拿大的华人大都是有文凭、有技术、懂专业和外语的新一代脑力劳动者,同时,加拿大还有很多移民还承担许多加拿大人不愿干的工作,如到西部、北方的工矿企业工作,或在大都市的建筑业工作等。无论是富有技术和文化的移民,还是一般移民,都对加拿大的经济繁荣作出了不可或缺的贡献。

  

  在未来中国,来自亚非的移民,也将起到类似的作用,随着中国大学教育的普及,年轻一代人知识素养,都已经提高,本次民工荒的出现,一定程度上说明了问题,以前在青年人中,上过大学的少,除少数精英成为白领阶层外,多数青年均流向了工厂流水线,2009年,中国大学升学率,已达62%,未来大部分青年,将告别流水线,而走向写字楼楼,虽然产业升级和技术革新可以降低用工数量,但是,仍然存在着大量的流水线工人,每年仍然有数百万的缺口,人口只有4亿的美国产业工人有1亿,中国有3亿产业工人,亦比较合理。这时候,开放亚非移民,乃为上策。十年时间移民一亿,其实并不多。

  

  同时,由于全面开放移民,新的移民不仅有产业工人和低端服务业从业人员,东南亚国家的技术人员,也可以移民中国。中国比欧美落后,比亚非发达,其实,可以存在梯度式移民。如,改革之后,美国是很多中国人最理性的移民国,但是,由于不是所有人都可以去美国,比中国发达的日本和韩国,以及欧洲国家,也是不错的选择,同样,对于未来的亚非移民来说,如果不能去欧美,中国也应该是不错的选择。

  

  为什么中国不会发生类似欧洲的移民问题?

  

  同时,很多人担心,国外移民过多,将使中国未来发生严重的社会文化冲突,在某种意义上说,这种可能性不大。

  

  中国能够避免似今日的法国和德国的移民困局,恰恰在于中国人口基数的庞大。

  

  2009年,中国人口约为13.34亿,至2020年,将达到15亿,而将来的一亿移民,占中国人口总比例不过是6%,

  

  法国总人口有限,而其移民比例,达到了12.25%,法国外来移民的主要族裔是信仰伊斯兰教的非洲人和阿拉伯人。这批移民逐渐在法国形成了一股新的政治势力:德国的8200万居民中有730万外国人,即平均约每12个人中就有一个外国人。移民比例大约为9%,其中,最主要的是土耳其人,而土耳其人亦信仰伊斯兰教。目前,欧洲的2000万移民中,大多数是法国,德国,意大利等曾经的非洲殖民地国家。由此,构成了欧洲移民的独特性,即,大部是信仰伊斯兰教。与欧洲本土文化冲突比较大。

  

  而中国则不然,中国本来人口基数大,开放一亿移民,也不过占总人口的6%,仍然远低于欧洲国家的平均移民水平。不至于对于中国种族构成造成根本的冲击。同时,中国的移民将更多元化,更多的也许是来自文化接近的亚洲,更容易为中国文化所同化,不容易形成似欧洲那样的文化冲突现象。

  

  原文发于英国金融时报

  

  英语标题:Why China can admit the immigrant of 100,000,000 Asian-Africas

  

  繁体中文:為什麼中國能容納1億亞非移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