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美德以防止犯罪的名义出场


  社会秩序基于正义和美德。正义防止直接的侵犯,美德则赋予福利和关怀的接受者以无职责的权利。付出者无法定职责“履行”美德,然而仍然承诺一种职责。当美德以防止凶杀和恶而出场的时候,是一种秩序型构上的倒错。当正义原则受到践踏而其他执行机制失效时,具有暴力潜能的第三方执行保护正义。而当当正义遭到践踏,非正式执行机制失灵,正式执行机制也失灵的时候,与不正义而来的是秩序的瓦解。此时,美德在不适当的时刻被不适当地抬出来。经验了秩序瓦解威胁的人们试图重拾美德。公安部发言人武和平坦承,“犯罪是社会综合因素的一种反映,因此作为治安问题,不能单纯从办案角度去解决。一是要通过排查化解在基层出现的矛盾,给弱势群体以关心、关怀,及时解决他们的困难。”

  

  关怀弱者最紧迫的选择不是领导下乡“揭一揭锅盖,摸一摸被褥”,送一桶油、买一袋米。不是这些,关怀弱者最紧迫的是恢复正义,恢复他们被剥夺的基本权利:生命权、财产权和自由。比送米送油,摸被子揭锅盖更糟糕的是威胁使用更强大的武力。公安部发言人武和平强调,公安人员将震慑犯罪分子使其不敢以身试法。“如果犯罪分子胆敢再采取这种手段,我们将依据刑法的有关规定和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枪支的规定,坚决执法,毫不客气。”这种威胁不仅毫无作用,而且激发更多的暴力犯罪。从已经发生的数起惨烈的屠童案来看,作案者事发前就没有准备活着出来,他以必死之心来作案,在此情况下,以死亡来威胁犯罪分子,能有多少作用?正视问题吧。有报道显示,温总理在正视问题,奇怪的是,相关各部门则在搪塞问题。

  

  当美德以防止犯罪的名义出场,折射出来的是这个秩序得以维系的所有措施已经用尽。我们已经穷途末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