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林寺方丈释永信入围年度中国营销标志人物”。
看到这个新闻标题,您是不是以为这是愚人节哪位网友的恶搞?不,这是真的,这是《新营销》杂志评选出来的,评委会认为,在释永信之前,少林寺不过是一处破败的小庙而已,把一个名不见经传的频临破产的机构经营成一个品牌形象和经济效益双丰收的“国际知名企业”,释永信功不可没。
“促成俄罗斯总统普京参观少林寺”,“促成美国500个武术爱好者朝拜少林寺”等等,都是公关营销的大手笔。建立少林寺网站,开淘宝网店,举办各种文化交流会,在各种电视媒体及报纸媒体频频曝光,向公众分享佛教文化,甚至传播少林寺的经营方法,宣传少林寺的新药等等,可以说,少林寺与公众进行了良好的传播和沟通。这几年,在释永信的带领下,少林寺旅游事业一日红火一日,知名度与经济效益都在增长,对带动登封县乃至河南省旅游经济的发展都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虽然释永信曾在媒体公开说:“炒作不应是少林寺的主要任务”,但是网站“新闻公告”栏目更新十分及时,“少林寺戊子年“精进七”活动系列报道”已经连续十三篇,手笔之大,角度之纵深,一般商业企业也只能自叹弗如!想想也是,假如少林寺当初完全没有任何宣传,相信对于globrand.com少林寺的了解我们没有那么深,而少林寺仍然是一个破败的小庙,他无法建立“慈幼院”、“少林书局”等完全公益性的事业。
“新闻炒作”,近年来的兴起是有目共睹的,明星在进行“新闻炒作”,教育机构也在进行“新闻炒作”,就连媒体本身也在进行“新闻炒作”,非营利性的NGO组织,宗教团体重视“新闻炒作”的作用,已经不是奇事。
机构组织如此,个人也不例外,名星、导演、作家、律师、医生、职业经理人、学者等等,个人品牌的树立,也十分重要。名医,名导,名律师,名作家,名星,名学者,与不著名的相同职业人士收入相距甚大。
在美国,这已经成为一个产业,称之为“声望产业”,尤其在好莱坞一带盛行。美国的声望产业界认为,通过声望产业制造,能够将一个拥有略高于基本技能的从业者制造成任何时代都无法想象的高收入知名人士,也可以将一个普通人成为一个名人。
(本文节选自《新闻公关策划实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