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的角色力
党双忍
根据个人的学习、观察和思考,我以为在领导过程中,领导者的角色是经常变化的。在一定程度上,领导的角色力决定着领导力。要使得领导更具有效力,领导者要着力扮演好以下6种角色:(1)向导;(2)主心骨;(3)伯乐;(4)勤务员;(5)标杆;(6)医生。这6种角色,随着情景而变化,不同层级的领导也具有不同的角色。适应这些变化,做好每一种角色,领导者应当具备相应的素质、能力、技巧。把每一种角色做到位,是领导者的素质,也是领导者的能力;是领导者的本分,也是领导者的职责,是领导科学,也是领导艺术。
第一、领导者是“向导”。
向导就是“领路的人”。领导的作用首先就是“领”。引领行动,根本是引领思想,影响力根本是思想的影响力。歌德有一名言:“我们的生活就像旅行,思想就是导游者,没有导游者,一切都会停滞,目标会丧失,力量就会化为乌有”。
一个群体、一个团队、一个组织,往哪里走?跟谁走?这是首先要回答的问题。革命需要方向,改革发展需要方向,这就是大思路、大主意,就是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领导者,就是走在最前面,引领方向的人。旗帜就是方向,领导者就是举旗的人。
领路的人,举旗的人,必然站得高看得远,高瞻远瞩,见多识广,远见卓识;必然胸怀开阔,胸有成竹,统揽全局;必然具有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的基本功;必然是先进力量的代表,有着把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的思想“路线图”。
每到年关,每个组织,回望过去,展望来年,分析形势,理清思路,规划布局,明确目标,采取举措,动员力量,部署执行。这就是总体设计,就是行动路线图。不仅如此,一个领导者需要表到准确的演讲“口才”,一个组织需要具有感召力的“口号”,凝聚力量,带领追随者奋勇前进。
高度决定态度,眼界决定思路。领导的高度和眼界,既是水平问题,也是立场和标准问题。要善于从本地区、本单位、本部门的实际出发,体现党的要求,国家的需要,做出无愧于时代的业绩。要学会用政治上的“望远镜”和“显微镜”看问题,知荣辱,明进退,尽职责。
第二,领导者是“主心骨”。
领导就是“拍板”,“拿主意”,“做决定”。面对日益变化的复杂情势,一个组织会遇到许多新情况、新问题,需要请示领导,需要领导的主见,胆识,决断力,需要权衡利弊,作出科学决策。逢山开路,遇河架桥。如果得不到及时的决策,组织就会失去“主心骨”,成为“无头的苍蝇”。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偏听则暗,兼听则明”。科学的决策,需要领导者站在时代前沿,在掌握必要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调查研究,广开言路,集思广益,与时俱进,求实创新。科学决策,需要领导者实践民主,推进民主,用民主的方法、商量的方法、讨论的方法,在解放思想的过程中统一思想,在统一思想的过程中解放思想,拿出最智慧的办法来解决问题,做出经得起实践检验的决策。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创新是艰难的,探索科学发展路子是艰苦的过程,也是充满风险的。领导者要敢于负责,追求卓越,担当风险,担待责任。做到大事难事勇担当,面对矛盾不回避。在决策资源有限的情况下,要有主见,但不固执;考虑全面,不优柔寡断;果敢决策,不贻误时机。负好责任,干好事业,履行好使命。
第三,领导者是“伯乐”。
“人才是第一资源”。科技创新与管理创新是一个国家腾飞的两个轮子,而人是两个轮子的轴心。韩非子《八经》:下君尽己之能,中君尽人之能,上君尽人之智。晏子云,国有三不详:有贤而不知;知而不用;用而不认。
“领导是用才之才”。识人用人是领导者的基本职责。领导要有伯乐之能,发现和培养“千里马”,造就无数可用之才。世界上先有伯乐然后才有千里马,先有好领导然后才有一流人才、一流队伍。有了好领导,平庸也成才,平凡也伟大。
“治国就是治吏”。领导者要有爱才之心,识才之眼,聚才之方,用才之道,激励之术。做到客观公正地了解评价和选用干部,公正合理地看待和处理问题,坚持原则不动摇,执行标准不走样,履行程序不马虎,遵守纪律不放松。用好“助听器”和“望远镜”,既要看是否“靠得住”,又要看是否“站得住”;既要重视“显绩”,更要重视“潜绩”;成绩要看足,问题要看透,原因要明细。
第四,领导者是“勤务员”。
信任是领导力的基础。“把老百姓不放在心上,老百姓就不让你坐在台上”。要赢得追随者的信任,就必须让其得实惠,不吃亏,常开心。 “人民利益至上”。“我是人民的公仆,是人民的勤务员”。这是共产党员的政治本色。我们的一切,都是为群众利益工作,做群众工作。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权为民所用。这也是中国共产党取得政治上的强势,推进中国革命和建设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的核心竞争力。
为了谁?依靠谁?是做好领导工作的一个根本问题。人民群众是历史活动的主体,是真正的英雄。把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愿望作为实施领导、思考问题、推进工作的根本立足点,把根扎在群众的沃土之中。常怀亲民之心,常念为民之责,常思富民之策,常兴利民之举。
以人为本,既是一种对人民群众主体作用和地位的肯定,又是一种价值取向和工作方式。领导者的心中要始终装着百姓。想问题,要充分考虑民意,看群众是不是拥护;办事情,要充分利用民智,集中群众智慧和力量,发挥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
第五,领导者是“标杆”。
“打铁先要自身硬”。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先做到。“标杆”具有无形的影响力,传递的是人格魅力,是决心、信心和毅力。
“榜样具有无穷的力量”。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领导者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做“官”先做“人”。一个党放心、群众满意的领导,必定首先是一个明辨是非、严于律己的人,一个品德高尚、情趣健康的人。品德就是能力,品德就是权威。领导者用高尚的道德情操感动人、教育人、领导人。这样的领导者,可亲、可敬、可信、可靠。
“做表率”是领导者的职责。领导者要做勤奋学习、学以致用的表率,少应酬,多读书,为有效地开展工作、推动发展打下基础;做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表率,多跑基层,了解民意,直面困难、正视矛盾,破解发展难题、维护群众利益;做发扬民主、团结共事的表率,善于集思广益,不搞“一言堂”,以行动促进领导班子团结,不断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做秉公用权、廉洁从政的表率,廉洁从政,慎独、慎微、慎初,抵制诱惑,经受考验,始终做到一身正气、一尘不染。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至远”。要以平和之心对“名”,以淡泊之心对“位”,以知足之心对“利”,以敬畏之心对“权”。始终坚持台上台下一个样,上班下班一个样,进家离家一个样,本地外地一个样。自觉做到条件变了艰苦奋斗的作风不丢,环境变了吃苦耐劳的精神不减,时代变了甘于奉献的传统不变,切实保持共产党员的政治本色。领导的作风是一个地区、一个部门、一个单位风气的“风向标”。领导者要坚守法律与纪律的“高压线”,公与私的“警戒线”,始终保持振奋的精神和良好的作风,弘扬新风正气,抵制歪风邪气,意气风发,团结奋斗。
“人无信不立”。朝令夕改是领导之大忌。领导者要说话算数,一言九鼎,言而有信。切忌首鼠两端,口是心非,两面三刀。
第六,领导者是“医生”。
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是领导的基本功。在各级,都存在“问题组织”、“问题班子”、“问题干部”的问题。当然,这里不是说腐败问题,而是指团结问题、和谐问题、绩效问题。应该直面“问题组织”、“问题班子”、“问题干部”。解决这些问题,是领导者的重要责任,是提高绩效水平的重要途径。
“打到两个主义,留下同志一道工作”。解决好组织问题、班子问题、干部问题,是“一把手”工程。主要领导要腾出精力,采取多种举措,多条途径,解决好这个“问题”。一个好的领导,就如同一个好的一生。对组织、班子和干部“健康”状况了如指掌,并不断使其在健康的轨道高效运行。
“惩前毖后,治病救人”。要区别情况,分类处置。首先,要做好“预防工作”,防患于未然,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其次,要善于发现“问题”,对症下药。对于因能力问题不能适应工作,要合理调配岗位,或者进行“食疗”,加强教育培训,提高技能水平。对于因组织内部沟通不够,思想上想不通,有疙瘩,如同有“瘀血”,需要摆事实,讲道理,做好思想说服教育,化解思想包袱,轻装上阵,努力工作。第三,对于那些“恶性”病变,或者疑难杂症,则要采取“手术”措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使组织重新焕发生机与活力。
领导的角色力
评论
编辑推荐
2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