掀起美财长突访中国的盖头


掀起美财长突访中国的盖头    
 
近段时期, 中美关系风起云涌, 美国人拿人民币升值压中国, 虽然声称推迟审议宣布中国为“汇率操纵国”,尽管最近美方态度有所软化,但敦促人民币升值的声音一直未断。其国会中对中国批评得最严厉的人士之一、纽约州参议员查尔斯•舒默(Charles Schumer)暗示,希望推动立法,让美国在计算对获得补贴的进口商品征收紧急关税时,纳入汇率失衡因素。
 
面对黑云压城城愈坚!中国人对美国的胁迫大胆说不,人民币汇率应由中国人民说了算!但斗争应有理有节。君不见,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北京会见了来华出席博鳌亚洲论坛年会的美国前财政部长、博鳌亚洲论坛理事亨利·保尔森。几乎同时,央行行长周小川在清华大学发表题为"金融市场交易的频率特性"的演讲。周小川表示,现行的人民币汇率政策有其历史渊源,小型开放的经济体和大型封闭经济体,应实行不同的汇率政策。事实上, 人民币中间价10个月来再创新高。人民币名义汇率已经有所动作。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中间价报6.8259,续创了自2009年5月25日(该日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为6.8235)以来的新高。
 
在这样的背景下, 美国财长蒂姆•盖特纳(Timothy Geithner) 突然于北京时间4月8月对中国进行计划外的访问,将与负责经济事务的副总理王岐山进行会晤。蒂姆•盖特纳为何而来?让我们掀起他的盖头来看个究竟。
 
世界银行发布的《东亚及太平洋(601099)地区经济报告》指出,面对资产价格上涨及经济持续扩张的双重压力,中国经通货膨胀调整的人民币汇率可能升值。经济合作与发展发展(OECD)在其最新报告中称,中国应该允许人民币升值。而周小川则表示,对于小型开放的经济体和大型封闭经济体,应实行不同的汇率政策,有些变量对大国来说,是内生性的,而对小国来说则是纯粹外生性变量。所以要把国内国际的情况综合起来研究。现行的人民币汇率政策首先是由其在我国的历史演变以及其在发展中所提供的经验教训决定的。目前的汇率政策是我国在集中型的经济制度向市场转轨过程中产生的,有一定的历史依据。全球范围内汇率变化也对我国的汇率改革有一定影响。
 
盖特纳突访中国, 进一步表明了美方态度有所软化, 盖特纳是在印度进行为期两天的访问后,紧接着前往北京的。美国财政部宣布推迟决定是否把中国列为“汇率操纵国”,加上双方采取的一系列其它和解措施,加大了中国转变汇率政策的可能性。但两国关系仍存在紧张,中国决不会在有可能显得屈服于外力的时候,转变汇率政策。因此, 盖特纳在胡主席访美前2天突访中国, 说明美国对胡的美国之行是看重的, 也希望籍此找到化解国内、国际双重矛盾的平衡点, 进一步寻求与中国合作。
 
那么, 中方何以应对?在美方态度软化的情况下,中国自主决定人民币汇率重回"更富弹性"状态很可能已箭在弦上。人民币中间价走高,一方面是人民币存在升值预期,另一方面则可能受美元大幅下跌影响。似乎表明双方接近就有争议的盯住汇率制度达成谅解。中国既不能仅仅因为盖特纳访京就调整汇率机制, 让人民币仓促升值,也不能不闻不问, 而应该照顾彼此关切
 
因通胀幅度可能保持良性,央行可能不会在短期内加息,更高的利率可能会给人民币带来更大升值压力。中国需要时间来发展外汇市场,暂时不能让人民币自由浮动,能做的是“让人民币与美元脱钩”,提高人民币汇率弹性,同时增加外汇市场投机的难度。
 
总之,在主导全球经济复苏的历史性时期,中国影响力的上升必然让美国非常不安中美之间可能出现更多更严重的贸易争端。人民币升值问题将是中美对话的核心。这一状况可能带来两国关系的不稳定。盖特纳在印度发表讲话时称,人民币应该承担更广泛的国际角色,这将是"健康、必要的调整"。我们会听其言并观行。毕竟合作比对抗更有利, 且利在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