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参加了一些研究机构会议,就第二季度的投资策略进行了交流。沟通中,一个焦点的问题是对于当前经济状况和政策取向的判断。经济是否已经过热了?如果回答是,那么政策是否会及时出手调控?如果回答是,那么怎样的政策会对股市构成压力?
对于当前的经济状况,我们的判断是,已经显露过热的迹象。从宏观来看,第一季度,无论是投资、消费还是出口,全面取得较高增速。预计第一季度的GDP增速可能在12%左右。
从微观来看,中游领域出现价格抬升的迹象,显示不少行业的产能利用状况趋向饱和,由此具备成本转嫁能力。
还有一个检验的指标,就是对外贸易的差额。如果国内需求旺盛,以致国内产能无法满足,那么就将通过净进口来补足,出现贸易的逆差。这种情况,在经济过热、产能遭遇瓶颈的2004年第一季度曾出现过。据说刚刚过去的三月,进口大增,也可能出现了贸易逆差。
对于政策是否会及时出手调控,我们的判断是,会。因为如果不及时出台新的调控措施,那么我们预计过热的迹象会在第二季度加剧,特别是投资的增速将明显提高,因为地方政府、企业对未来可能被调控的预期会持续存在,这会导致开工行为的提速。当然,这种情况下,由于需求加快释放,供应环节的产能瓶颈可能更为明显,(核心)通胀压力也会显著提升。
至于怎样的政策会对股市构成压力,我们认为是带有行政性质的调控举措。一是因为行政手段,如严肃清理地方融资平台、叫停某类投资项目、信贷额度控制加码、开征新的房地产税收等等,对经济和心理的冲击显然强于加息、加准备金等市场化的手段。二是因为投资者已经对市场化手段有所预期,以致其出台并不能构成新的冲击。
未来三个月股指将维持区间震荡,既不会趋势性上涨,也不会趋势性下跌,运行区间为(2750,3250)。建议中等偏上仓位:60-80%,主要看好政府报告中的“调结构”涉及的新经济板块。
“七”乐无穷,尽在新浪新版博客,快来体验啊~~~请点击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