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下一个大危机--医疗、医药
杨昌顺博客首页:www.yangchangshun.com
杨昌顺原创及相关文章
目前,中国发生了一个严重的行业质量问题--奶粉事件,引起了全国乃至全世界的重视。明天,可能引起重视的,是中国的医疗、医药行业,因为他涉及全民族的健康。
在一百多年前,中国人开始逐步引进西药,特别是西方人发明了抗生素之后。西药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变成了特效药、科技的代名词。在国民政府时期,政府多次提出废除中医。建国后,我国的卫生部们打着废除旧医学的幌子,大力发展西医。毛泽东知道后,倡导大力发展中医,于是在中国兴起了新一届的中医热。但是,卫生系统还是大力发展西医,因为西药具有疗程短、目标明确的特点,因而广受欢迎。但是,每一次的几十、上百万人药物中毒事件因为受害者的分散而没有引起重视。特别是改革开放后,农村的赤脚医生全面退出,我国医院政府投入的减少,使基本上所有的医院都是逐利性的,几乎所有的医生更是逐利性的。在双重逐利的基础上,医院为了逐利而不择手段。比如,提高收费标准,引进大量不必要的大型设备,做大量的手术(不管是否必须做,照做不误)。目前,中国有70%的手术患者不应该做手术,但照做,因为手术收费高,有红包拿,同时做大量不该做的检查。医院对医生大量开大方药、贵药不管不问。而医生对待病人,更是把病人当成摇钱树对待,因为开出的药品里面自己有10%-50%的回扣。所以,医生对待一名感冒病人就敢开出上千元以上的抗生素药品。而我们的受害者本人,反而很高兴,因为觉得药方越大、药越贵,疗效越好,反正医药费可以国家报销。最后损失最大的还是国家,最终受害的是我国广大的无知的病人。以先锋五号来说,前十年也许一支、两支就可治疗好扁桃体炎。但今天广大的病人10支、20支、30支能治疗好也数万幸。今天,我国六十岁以下的城市人口中,产生抗药性、耐药性的人口比例,至少90%以上。一种在西方国家严格使用的抗生素,在中国几乎当饭吃。一个在西方需要大病才打一、两天点滴的,在我国只要一进医院,不管病大病小先打点滴(指抗生素)。今天一个小小的肝腹水,就会要几乎100%中国人的命。目前,中国人的免疫系统几乎90%的人都存在问题。我国人口中,几乎已经没有多少能抗击更大的疾病的能力了。几十年前,别人称中国人为东亚病夫,但是几十年后,中国人今天的身体连当年的东亚病夫都不如了。
又如我国的中药,卫生部于2006年规定我国医疗体系只准用国家药典上的品种,非国家药典品种不准使用。今天国家药典上的品种基本都是人工化了,中药一旦人工化,其药性很大部分会改变或变成一堆废草。以灵芝为例,我国人工灵芝及灵芝孢子粉吃上一年能见效的没有几味,但用野生灵芝,一般一个星期就见效明显。在我国存在着有用但没有上国家药典的品种不能使用,上了国家药典没用的中药反而可以大量使用。我国中药药典规定的只有几百种,但我国实际可使用的中药有一万多种。以德国为例,他们的政策规定,只要德国历史上使用过的草药及国家一类学报上发表过文章的草药都可以使用。但是,在中医药的故乡,中药治病反而受到更大的制约。在我国,企业或个人如果要申报上国家药典的中药新品种,几乎是不可能的事,除非他是傻子,因为要让一味中药上国家药典,至少要十年功夫,数千万人民币的投资。等做好了这些事后,也许可以上国家药典了。但是,目前国家没有任何一部法律规定要保护这家企业的知识产权,结果还是大家都可以生产、销售。所以几乎所有的企业都不会去做这样的事。再加上一种全新的中药制剂,几乎全部都是复方,又要再花十年时间,你想生产全新的复方中药的可能性可能为零。
一个拥有5000年养生文明史的国家,不去发展自己的养生文化,反而去关心微量元素缺多少、维生素缺多少。结果是造成更大的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的伤害。
所以,中国面临着一个更大、更复杂、更多利益集团所影响的关系民族前途的大危机。如果处理不好,我们这个民族不用等别人来消灭,自己就把自己消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