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和幸福是两架钟表


文 /刘翔平(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教授)


◆书名:《转弯遇见幸福》
◆著者:易圣华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年 8月
◆定价:25.00元


现代竞争社会,人们都重视成功、追求成功,下意识地认为,成功了才有幸福,因为成功所以幸福,不成功的人哪有幸福感可言。现在,追求了这么多年成功的人终于开始意识到,成功并不等于幸福。
所谓成功是指你实现了既定目标,你把事情办成了。成功更多是从结果来定义的,你的努力有所回报,你的投入产生了效益,你名利双收,比没成功的人更有运气。
而幸福则是一种身体和心理的快乐感受。幸福更多是从状态来定义的,是可遇不可求的。幸福是你与心上人一起散步的时刻;是你逃避了城市的汽车流,呼吸着山林的新鲜空气;是你在海边消磨着时间,晒太阳的时光;是睡梦中的微笑;是全身心投入地看一场电影。幸福是放松的身心感受,是一种安逸的经验。它是自然的流露和表达内心深处的涌动,你追求的话,它反而消失得无影无踪。
显然,成功是一种追求,是主动的紧张和激动,是焦虑的期盼和精心的策划,是受交感神经直接支配的过程,表现为心跳的加快。而幸福是一种被动的体验,是下意识的放松,是包容和忘却,是受副交感神经支配的过程,表现为心跳的减缓。成功取决于智商、运气、努力,而幸福取决于人们对世界的看法、情绪的健康水平和环境的质量。
总体来说,成功和幸福的关系是相互独立的,可以比作是两架并行的钟表。如果你的成功之钟走到了上午9点,幸福之钟也恰好走到了上午9点,就意味着你是成功者的同时也是一个幸福的人,因为正好两架钟表走到了同一时刻。如果成功之钟走到了上午9点,而你的幸福之钟只到了上午7点,意味着你虽然成功,但不够幸福,你可能收入不低却焦虑地生活着,你无法享受你的成功。第三种情况是成功的钟表只有7点,但幸福之钟却走到了9点,你虽然平凡,但内心却有安全感和幸福感。你坚信明天的生活会更好,有亲人需要自己,你会幸福地接送孩子,平静地与邻居交流感受,参加同学聚会。你的生活并没有被不成功所困扰。最后一种是既不成功也不幸福,你待业并抱怨着。
当从两个独立的立场来审视成功与幸福的时候,人们的价值观变得复杂和多元,对生活的理解开始丰富而灵活。追求到成功之后,人们发现自己离幸福并没有想象的那么近,社会发展的动力就需要重新诠释了。
成功并不是生活的目的,只是达到幸福的手段之一。当把成功看作生活的唯一目标时,我们看到了它对身心健康的损害。成功的机会有限,世界上的资源有限,而人人都想成功,所以成功成为一种博弈的游戏,也许你的成功意味着别人的失败,你拥有了资源意味着别人失去了资源。但是,幸福机会无限,你幸福了,并不意味着别人的幸福失去了,更可以通过影响别人的心情,让周围的人更加幸福。可人们对于自身的幸福却视而不见,人们更倾向于羡慕别人的成功,却不羡慕别人的幸福。在追求成功的同时,我们能否适当停下来听一听内心的呼唤呢?能否以一个追求幸福的态度来对待人生,对待成功呢?当我们把幸福当作是一个重要的生活目标引入社会发展观时,社会发展的动力机制可能就要发生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