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天半的时间读完了《杜拉拉升职记》,很久没有这样的冲动一口气读完一本书了。毕业六年了,读书的时间越来越少,尤其是读这样书的日子更是远离了。
毕业时从来没有动过念头进外企,一直不了解那个行业是个如何的风格,所以也便成了一个心结,甚至是一种遗憾。合上这本书,心中似曾也以勾勒出外企的一个画面,好像有些近在眼前。
做人。在中国,不管你是国企还是外企又或是民企都离不开做人,可能那些老资历的人在你入行的第一天告诉你最多的一句话便是:学做事先做人!诚然,做事是一时的,做人是一辈子的。然而我想既然这么多的人告诉你做人是如此的重要,也从另一个角度告诉你,很多人、至少是有些人没有学会如何做人。成功的人总是少数的,成功也是有机会和运气的成分的。在《杜》里面,她若没有中国区总裁何好德的赏识和大力推荐是难以有成就的,所以,我听到有的刚毕业的学生告诉我,国企中要出头就要“朝里有人”,看到说这话是他们那种似乎有点怀才不遇的感觉,好像又有点到外企就必能大展拳脚的人。我发现他们或许是错的,每个国家、民族或许都有他们自身的特殊文化背景,但是只要有人存在的地方就是社会,人是群居动物,是动物就会有感情,就会有偏好。
执行。近年不少企业都在大力宣扬执行力的建设,但是越是声势浩大,就越表明之前的建设似乎收效不大。正如杜拉拉提到的,在DB那种工作的氛围和工作的专业水准就是一种福利。执行力在很多时候欠缺的大概就是一个强执行的大环境。在不少企业中,追求者扁平化的管理,却又消弱着主管们的权利,主管在不少时候不停的要揣测大老板的意思,不断的在“授权”与“决策”之间徘徊。
人际。一直认为外企的人际是比较自由的,尤其是在美国这样一个崇尚自由和个性的国家更应该如此,直到看了这本书,看了拉拉的处事方法才知道,任何自由和个性都是有限度的。在拉拉早期和李斯特的争执过程中,拉拉做了很多本不该属于自己分内的工作,而她的上司也仅仅是以300多元的加薪打发了她。但是拉拉始终明白一点,那就是一定要和自己的主管尽力搞好关系,你的主管尽管有这样或那样的不足,但是他的经历和阅历毕竟还是比你要多很多,尤其是在信息渠道方面,可能有如多你并不了解的信息在起着作用,所以一味的批判你的主管是很不明智的选择,至少在评价你工作的时候,他是最具有发言权的。